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2004年6月中旬,中国两家民营财团——中瑞财团和中弛财团相继在浙江温州挂牌和宣告立;到6月25日,浙江民企强攻中小企业板,三家企业跻身创业板“新八股”;再到8月18以15家企业集团为股东、民营资本占85.71%的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整一个20年的夏季,呈现出浙江民营资本的最新动向: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在制造业等领域发达以的浙江民企,正涌起一股将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发展的浪潮。  相似文献   

2.
《今日浙江》2008,(19):33-33
北京浙江企业商会是浙江在京创业者的大家庭,以“服务企业、服’务会员”为宗旨,以“民主办会、两级办会”为方针,致力于推动京城50万浙商的共同发展。经过7年多的发展,商会不仅成为浙商共同议事解难的桥梁和维护浙商合法权益的平台,更成为凝聚浙商共同价值观、促进团结的纽带。  相似文献   

3.
夏宝龙 《今日浙江》2013,(21):10-11
浙商是浙江发展的生力军,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浙商兴,则浙江兴;浙商强,则浙江强。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在浙江改革开放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高度评价浙商:“浙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实践者,是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开拓者,是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贡献者,是浙江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实践证明,浙商是我们浙江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浙江今后发展最为倚重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廖康 《两岸关系》2014,(2):40-41
<正>2013年10月底,推崇"浙江经济"和"浙江人经济"融合发展,汇聚天下浙商财富和智慧的第二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举办。浙商大会两年举办一次,是浙江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浙商盛会也是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战略平台。第二届浙商大会期间,以"情系浙江互融发展"为主题的浙台经贸合作平台推介暨台湾浙籍乡贤交流座谈会作为专题活动之一,由浙江省台办、省发改委、省工商联同时主办。  相似文献   

5.
星光璀璨风云浙商 2005年度,是谁站在600多万浙商的最前列?是谁引领浙江经济的方向?2006 年1月17日晚,有一位女性走上了2005 年度十大“风云浙商”的颁奖典礼台。她,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晓光。组委会给她的评价是:从遥远的“鸡毛换糖”年代到今天的国际大舞台,这位乡村女孩完成了从一个小商贩到企业家的转化,组建义乌财团登陆上海滩;为了突破产业升级的“天花板”,以她为首的义乌企业家们,开始以虫蛹化蝶的姿态, 飞舞起他们的翅膀。  相似文献   

6.
感召浙商回归家乡创业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在准确把握浙江省情、深刻分析当前发展形势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决策。既要鼓励浙商“闯天下”,又要鼓励浙商回归家乡投资创业,实现“闯天下”与“强浙江”的统一。这是浙商发展轨迹、发展规律使然,是浙江发展形势所需。  相似文献   

7.
杜德荣 《今日浙江》2005,(18):26-27
在活跃的浙商后面,有着聚集、团结、维护浙商的力量--浙江企业联合会的身影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3年底,在浙江省外经商办实业的浙商为400万人,若加上在境外创业的100万人,目前大约有超过500万的浙商在全国各地和世界五大洲创造着财富。“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有商机,那里就一定有浙江人”。在活跃的浙商后面,有着聚集、团结、维护浙商的力量——浙江企业联合会的身影,它在浙商发展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又与浙商的经营状态、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既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引擎和后盾,又在信息平台、维权机构、政府桥梁方面发挥纽带作用。“聚…  相似文献   

8.
《今日浙江》2010,(8):42-42
2009年4月10日上午,由浙江省浙商研究中心,陕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主办,陕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渭南分会承办,《今日浙江》杂志社协办的首届“浙商华山论坛”暨陕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渭南分会成立大会在陕西省渭南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9.
浙江国信控股集团成立以来的三年,是一个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基础、增后劲、树形象、求发展的过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一个产融结合的控股集团公司体系已基本完成,有效地增强了国有资产的控制力;通过子公司增资扩股和推进产权多元化,扩大企业资本,增强了整体实力;制订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10年的奋斗目标。经  相似文献   

10.
《时代主人》2007,(10):F0002-F0002
目前,在江西从业的浙商有近30万人,上规模的企业6000多家。他们在经营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总是喜欢找“娘家人”——江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浙商们都把这里作为自己的“家”。  相似文献   

11.
双周观察     
《今日浙江》2013,(4):6-6
夏宝龙:浙江明天的发展还得依靠浙商 2月17日,省委书记夏宝龙在全省工商界人士座谈会上说,浙江过去的发展依靠浙商,浙江明天的发展还得依靠浙商。希望广大浙商努力把自己的企业做久做实、做强做大,同时带动更多企业发展,为浙江发展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2.
《浙江人大》2023,(4):61-63
<正>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时重谈浙商“四千精神”,让全国的目光再次聚焦浙江。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民营企业是浙江大力实施“三个一号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持续擦亮民营企业“金字招牌”,激活民营经济“强大引擎”?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们,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正> 观察记者:当前是中国民营企业也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在这种背景下,以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为主组织的“首届浙江民营企业峰会”目的何在?潘立生: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目共睹,但这些年经济界人士对“草根浙商”在发展中暴露出问题的批判也没有停止过,尤其到现在,中国加入 WTO 的5年过渡期已经过去了2年,但制约浙江民企进一步发展的很多领域的缺陷还没有突破,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机遇面前,要冲出去,但当前“冲”的动能还没有爆发出来,总体的危机意识还不够强烈,这会制约浙江个私经济在未来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会影响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进程中的产融和谐发展是指产融结合的内容、方式应适应工业化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并根据特定国家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确立有效的金融支持工业化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融和谐发展的内容和要求应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为实现其内容和要求需进行体制创新,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培育产融结合的市场主体;优化金融结构,提高经济结构的转换与升级能力;提高企业产融整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熊婷  钱锟 《今日浙江》2008,(9):44-45
为深入贯彻“两会”精神,倡导在京浙商“关注民生、共创和谐”、“反哺家乡、回报社会”,同时缓解广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解决商会会员企业的用人需求,2008年4月20日,由北京浙江企业商会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主办、中国万和控股有限公司承办的“2008北京浙江企业商会校园招聘会暨在京浙商与浙籍学子供需洽谈会”,在北京林业大学田家炳体育馆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6.
叶慧  朱馨 《今日浙江》2009,(21):32-33
10月24日至25日,浙江工商大学、《今日浙江》杂志社、浙商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在杭州共同举办了“浙商应对危机与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经济学家、企业决策者和浙江的政府官员汇聚一堂,进行了一次畅快的脑力激荡。本刊整理摘登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一张涵盖到五洲四洋的天下浙商分布图,是由交相辉映的三个浙江版块组成的:本土浙江,在10.18万平方公里的浙江本土区域内,市场主体总量为318万户,包括70.4万家民营企业与228.6万个体商工商户;省外浙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有超过600万的浙商在省外经商办企业;海外浙江,150多万浙商把生意做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浙商群体和  相似文献   

18.
省委、省政府作出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促进浙江发展的重大决策以来,我省各级各部门合力推动,广大浙商积极响应,唱响了"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的主旋律,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当前,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已进入深度推进的重要时期,要紧紧围绕"集聚天下浙商巨大能量,合力共推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牢牢把握“大招商、大转型、大突破、大动作”的思路,全力构筑浙商创业创新T: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浙商是浙江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浙江是浙商发展最坚强的后盾。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以浙商的健康发展促进浙江的改革发展,既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的一贯理念和长期政策,又是新形势下推动浙江科学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全局性决策。  相似文献   

20.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做强做大地方金融、建设“金融强省”,是浙江提升发展环境、加快实体转型升级、再创区域经济竞争新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支持和鼓励省属国有企业发展现代金融,是我省地方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做强做大做优国有企业的重要手段。启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省属国有企业抓住契机、加快培育发展现代金融业创造了有利条件。省国资委提出,省属国有企业要以主导产业为依托,以开展产融结合、产融互动等产业链金融服务为主要途径,着力打造“蓝海”金融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