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行政机关的委任立法权或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权力几乎是无所不在的,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要承认行政机关行使委任立法权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必须找出限制委任立法权的措施和方法.从委任立法关系上看,一方面立法机关的授权法在授予行政机关制定什政法规和规章的权力时,缺少严格的限制.由授权法授出的权力本身在授权法上找不到限制,这就难免会出现滥用授权的现象.另一方面,行政机关制定的许多规范文件在宪法和法律上没有依据.在没有授权法的条件下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现象在我国极为普遍.这是一个值得引起法律界和法学界高度重视的问题.从  相似文献   

2.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对违反行政法规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法律制裁。在以往的行政处罚中,由于行政处罚所涉及的行政管理部门较多,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存在着设定权乱,制定行政法规的部门不统一,法规繁杂、重复,相互抵触的现象。在执法主体程序上混乱,标准不统一,随意性较大,监督措施不完备,造成了错案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国家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形象,使行政管理相对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针对这种现象,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这条规定表明:除法律规定的某些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强制执行权外,其余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均由行政主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要想获得行政强制执行权,必须要有法律而不是行政法规、规章的授权。由此可见,我国立法者对法院强制执行权的授予是概括式的、综合式的,而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的规定,则是列举式的、单一式的。这反映出立…  相似文献   

4.
论立法变通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法交通权是我国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最高权力机关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的授权制定仅适用于本地方具体情况的灵活变通的规范性文件的权力。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立法交通权有两种类型:一是经济特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立法变通权;另一就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变通权。但立法变通权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形,尤其要遵守法律的限制性规定。并且立法变通权的行使还要受到特定国家机关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范化问题及其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即“其他规范性文件” ,存在概念、名称、制定主体资格、制定程序等的不规范。在国家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没有出台以前 ,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是对现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进行修改 ,尽早明确和统一其他规范性文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表现形式、行文规则和制定程序。  相似文献   

6.
境外对行政立法有着各种命名,但大多认可行政立法的主体为有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的对外效力。我国学术界对行政立法曾出现过二分、三分、四分等不同的划分法。《立法法》(2000年)通过之后,国内行政法学界的通说将行政立法主要限定在行政法规与规章层面,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是否属于行政立法,则还存在一定分歧。为了规范行政立法权,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对于具有外部普遍约束力、或者会实质上影响到公众权利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制定的内外部行政规范性文件,也应纳入行政立法的范围。2015年新修订的《立法法》将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权下放到了"设区的市"一级人民政府,行政立法的主体随之扩充。在行政立法的内涵与外延尚存有分歧的情况下,有必要重新审视与界定其主体、内容与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是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法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所实施的制裁.它是国家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这种手段如果没有适当的限制而被乱用、滥用,必将危害人民和社会.因此,依法对行政处罚权进行法律限制,确定行政处罚的权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预算外资金是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行收取和安排使用不纳入国家预算的资金。它主要包括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规定疏 各种行政事业收费,专项基金和其他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是预算内资金的补充。因此,一定要把这种预算外资金纳入国家财政体制,及时制定专门的《预算外资金法》,把预算外资金忙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同时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并  相似文献   

9.
《行政复议法》受案范围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活动。目前的《行政复议法》无论是在立法宗旨上,还是在受案范围上都存在一定缺陷。完善权力机关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逐步确立法院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判监督权等措施,都是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立法法第 9条与第 5 6条相呼应确立了我国的授权立法制度。立法法意义上的授权立法相当于传统行政法学上所指的特别授权立法。授权立法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的条件不成熟 ,国务院先制定行政法规以作试验 ,待条件具备时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法律。国务院获授权制定的行政法规效力高于一般的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11.
试评我国授权立法的位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权立法是指被授权机关根据授权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授权立法的位阶是指授权立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若其位阶不明 ,会给我国大量存在的授权立法的适用带来混乱。然而 ,正是在这一问题上 ,我国学者存在多种观点。本文试从评述这些观点中 ,阐述授权立法的位阶应该与被授权机关的地位相适应 ,与被授权机关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地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国家对各种违法犯罪行为采取的制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两大类,司法制裁和行政制裁.国家除了授权司法机关通过司法程序用刑事、民事、经济等强制措施制裁违法犯罪外,还授权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规章的人通过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进行制裁.这说明行政制裁是国家重要的制裁方法,是与司法制裁并列的制裁手段.行政制裁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由于对整个国家事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直接管理是在行政机关的组织、领导下进行的.行政机关的这种直接的、经常性的管理活动具有不可中断的特点,行政职能能否有效地、不中断地行使,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提高,基于此,国家权力机关授予行政机关行政制裁权,使行政机关拥有保证行政管理活动得到正常进行的一定程度的强制手段.同时,国家司法机关也通过行使司法制裁权,充当行政机关的坚强后盾.维护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行政制裁虽然不及司法制裁严厉,但它同样是国家的强制手段,是防止破坏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的一道屏障.它的存在使行政机关手中有了使行政管理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力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文献   

13.
<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基于法律"确定性"的理念和行政权"执行性"固有的特性,取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还行政强制执行权于行政机关,不但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据此,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应具有突出的限制行政权力的性质和功能。在法律对行政权限制和行政权自我限制的双重条件下,应当重构行政行为的诉讼审查标准体系,以更积极的司法公正能力和作为,支持国家建设法治政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八二宪法确立了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权。自此之后,行政机关的立法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不仅数量远远多于法律,而且立法事项还深入到诸多法律保留领域,已经威胁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最高立法权。究其根本原因,是《立法法》的相关规定与宪法相冲突,造成了两者立法权限的混乱。只有取消《立法法》第五十六条关于职权立法的规定,并加强对授权立法的监督,才是厘清两者立法权限的根本之径。  相似文献   

16.
事业单位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业单位是我国具有独特地位的公共服务组织,是我国法律调整和法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事业单位具有行政相对人、准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三种法律地位和身份。他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依据有法律、法规授权和行政机关委托;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行政许可、监督检查、行政处罚等。此外,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立法应当完善。  相似文献   

17.
行政法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有权实施行政管理行为",即谁具备行政主体资格.行政主体资格的确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确定了行政主体资格,才能确定行政行为的效力,才能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在我国,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着主要的行政管理任务,是职权性行政主体,同时,一些非行政机关的组织在法律、法规授权的条件下也拥有行政职权,成为授权性行政主体.确认行政主体资格的方法在于两方面一是行政职权的来源.行政职权及其具体性质是确定行政主体资格的根本标准;二是行为的性质.无论是行政机关还是其他行政主体,只有实施行政行为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掌握国家权力,行使国家立法权,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根据它的意志进行具体的管理或执法活动。授权立法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宪法规定由其行使的立法权部分交由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超越。在授权立法已经客观存在且具有正当性的时代背景下。与其讨论是否存在立法不作为的问题,不如规制授权立法,使其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内运行,以保证其实然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
行政立法权相对于国家立法权而言 ,属于执行性、从属性的立法权。行政立法只是行政机关所作出的一种特殊行政行为 ,并不具有严格意义上 (或者实质意义上 )的立法性质。因此 ,行政立法必须接受代议机关的严格授权和制约 ,行政机关唯有通过授权而立法 ,不存在职权立法  相似文献   

20.
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地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从事各项行政管理。在行政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完全依靠行政法律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大量的行政性的规范性文件作为行政法律的补充。这些规范性文件包括:(一)国务院不具有直接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二)国家归口部、委管理的局级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三)省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四)省以下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五)省以下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六)省以下地方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