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9 毫秒
1.
《法律适用法》是形成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必备条件,也是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是目前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中的基本法.《法律适用法》的效力问题的规定之所以引致纷争,是因为该法体系化不彻底,欠缺科学性.严格来说,《法律适用法》与《海商法》等特别法并不存在效力上的冲突,该法第二条的意义在于将《海商法》等特别法衔接、统合于国际私法体系之中.《民法通则》等与《法律适用法》是同位法,他们之间按照新法优先原则来协调彼此之间的效力冲突问题符合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制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是我国民事立法史上一个创举,体现了我国民事立法指导思想上的成熟和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本文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主要内容、该法对违约责任的新规定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抵押是一种重要的物的担保方式,在经济交往中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以前,我国关于抵押权的法律规定主要见于《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及《中国工商银行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海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转让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中。其规定过于零散、简略,缺乏内在统一性和系  相似文献   

4.
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是相互区别与联系的两种法律制度。《民法通则》未规定善意取得及其与无权处分的关系。《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存在疏漏并与善意取得的适用有冲突,应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予以理顺。物权法草案中善意取得之规定有待进一步检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通观现代各国民事立法 ,诉讼时效制度均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已成为现代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 ,集中见于《民法通则》第七章 ,散见于有关司法解释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司法实践 ,认为我国《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 ,有不尽完善之处 ;不但在理论上引起了混乱 ,而且在审判实践中也不易把握。《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从《民法通则》的这一规定来看 ,权利人的民事权利 ,一旦怠于行使的连续状态届满 2年 ,…  相似文献   

6.
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它与亿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合同法》的颁布是我国立法史上,继《刑诉》、《刑法》修改修订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在国际上将会产生重大影响,为我国今年参加世贸组织,这无疑是个法律上的准备和前奏。合同法的实施,必将对健全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完善、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下面,笔者就合同法制订过程中一些问题谈点看法。一、《合同法》制订的特点这部合同法的制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民事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继《婚姻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继承法》、等单行民事法规之后,1986年4月又颁布了《民法通则》,这标志着我国民事立法在体系上已初步完善。而作为民法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版权法的制定颁布便成了当务之急。它不仅是建立完整的民法体系的需要,而且是鼓励创作、推动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8.
中、越两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两国法律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原动力。中国的改革起步比越南早,但法律制度建设的某些方面并不比越南快。就民事立法而言,我国迄今为止民法典仍然处于草案的起草阶段,合同法只能以单行法形式存在,而越南新《民法典》和新《商法典》的颁行,从体例到内容都充分肯定了合同法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本文试图以两大法系民事立法模式为引导,指出立法体例只有在成文法背景下才得以形成和存在,在判例法国家则缺乏形成的基础,同属成文法传统的中国和越南,当然有立法体例的存在。其中,重点通过对中、越两国合同法体例之比较研究,探讨越南在民商分立模式下其体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析我国当前合同法体例之不足,借鉴越南合同法归入民法典的结构,明确我国在未来民法典中,合同法应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我国侵权法上“公平责任”源流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民法通则》第132条是80年代中期民事立法由起草"民法典"向起草《民法通则》转轨特殊时期,总结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民法典起草经验,引进南斯拉夫债法修订贯彻的社会主义公平原则,综合借鉴1922年和1964年《苏俄民法典》的产物。《民法通则》第132条应仅适用于第133条和类似情形,未来《侵权责任法》应通过在具体侵权行为类型中适用"分担责任"来限制公平责任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确定适用于合同的法律 ,被认为是冲突法中最复杂、最混乱的领域之一”。在学说与实践的长期探索中 ,已形成了各国普遍接受的法律适用原则 :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与特征履行方法、强制法规则等。我国《合同法》关于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定存在几点缺憾 ,我国应在《合同法》、《民法通则》、《海商法》等立法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涉外合同的法律适用规定 ,以完善我国的国际私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合同法》第 11条一改国际上的普遍做法 ,将数据电文归入书面形式。这不仅引发了我国多个现行法律规定间的冲突 ,而且导致了在法律价值选择上的失误 :本应为保护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修订传统法律 ,结果却维护了传统法律的完整而忽视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这种做法必将阻滞电子商务的发展 ,也不利于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建立。因此 ,我国应借鉴国际上的立法经验 ,顺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修改《合同法》第 11条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法》自1996年颁布至今,未有过任何修改完善,存在诸多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有些环节无法可依的窘迫局面。对于现行《职业教育法》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立法目的加以重新审视,并且从立法内容和立法技术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在强调明确主体责任的同时,关注各方法律主体的权利诉求。适当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尽快修订完善现行《职业教育法》。  相似文献   

13.
意思自治原则由合同扩展到侵权、婚姻家庭等诸多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将意思自治原则置于基本原则的地位,较民法通则大幅度提升了其在冲突规范中的作用并扩展了它的适用范围。作为我国国际私法领域立法的重大突破,有关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规定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甚至具有创新性,但是个别条款仍有待完善,需要司法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民事立法时至今日尚无正式的成文法典,而只有一部《民法通则》和其他的单行法律、法规,《民法通则》中仅仅是涉及了一些物权的概念,并没有形成物权体系和统一的法理。这是中国民法法典化进程中的重大的缺陷。因此,制定物权法已成为中国民法法典化较为关键的一步。我国法学理论界的不少学者和实际部门的法律工作者对未来我国的物  相似文献   

15.
意思自治源于私法上的契约自由理论,最初引入冲突法领域时仅限于涉外合同的法律选择。随着私法自治观念的深入,一些国家逐步将意思自治扩张适用于包括涉外合同在内的债权、物权、婚姻家庭、继承、知识产权等领域。我国2011年生效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也显现出了意思自治扩展适用的这一特点,但立法上的过于概括并不利于意思自治原则的正确适用。2012年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完善了意思自治原则的具体适用问题,由此,意思自治在我国冲突法领域的法律适用体系基本形成,并将对冲突正义向实质正义的实现发挥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它标志着我国第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合同法终于颁布了,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弥补了我国规范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的零乱和空缺,为将来制定民法典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国际社会在开展反腐败合作方面构架了一座桥梁。我国作为《公约》的签约国之一,一方面应履行《公约》所赋予的义务,同时更应该充分利用《公约》为我国的反腐败工作服务。它要求我们加强对《公约》的研究。本文从我国法律、特别是我国刑法与《公约》在可引渡之罪方面所存在的冲突进行探究,揭示我国刑法存在的差距与问题,并提出立法建议,以期更好地利用《公约》为我服务。  相似文献   

18.
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将于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是一部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它以规范人对物的支配关系为内容,是关于不动产和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法律规则。《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意义深远,是继《合同法》之后中国民事立法的又一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国际私法的发展与变革过程中,侵权冲突法被认为是“最动荡不宁的领域”。在此背景下,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有关涉外侵权关系法律适用的规定格外引人注目。通过与《民法通则》、《示范法》以及《罗马Ⅱ》的比较,可以发现《法律适用法》中的侵权冲突规则在适当吸收灵活性的同时呈现出鲜明的确定性和实用性特征。这种立法取向或有质疑,但仍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20.
《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可能会引发侵权案件中的法律适用冲突。协调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处理民事侵权案件不宜直接援引《宪法》作为裁判依据;应当将《侵权责任法》定位为民事基本法,相对于《民法通则》而言,它是特别法和新法,因此,《侵权责任法》是处理侵权案件的重要法律依据。而根据解决法律适用冲突的基本原则,《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中与《侵权责任法》不一致的规定则不宜继续适用。即便是处理医疗侵权案件也不宜继续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