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人的逐利性决定了他们为了追求利益而采取违法、违道德等手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产生极大危害,违法行为自有法律惩处,但违道德行为却无从处理。通过考察我国古代十大商帮之首的徽商可以发现,徽商普遍具有诚实信用、重义轻利等优良商业品质,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徽商对商业道德的建设,对我国现代商法产生诸多启示。我们有必要将一定限度的商业道德法律化,有助于引导企业合道德化经营,维护市场秩序,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将商业道德法律化时应以规则性条款为主,以原则性条款为辅;重视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商业道德自律功能;加强商业名称保护力度,提高商人商誉意识。  相似文献   

2.
郑祺 《理论月刊》2004,(5):118-119
商事信用是对商事主体在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偿债能力和商业道德品质的综合评价及信赖。商事信用缺失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大桎梏。我国应以加快立法为手段,培育信用服务主体为中心,以失信惩戒机制为保障,来构建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受到国际社会日益关注和重视。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存在着价值冲突和权利冲突,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需要体现利益均衡。维护商业道德和促进研究开发也是商业秘密法律保护基本原则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治理和预防商业贿赂的难点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商业贿赂行为在国际国内经济活动中有日益蔓延之势。世界各国普遍加大了对商业贿赂治理的力度。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手段将预防和打击融为一体,进行整体规制,不少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新加坡、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德国及我国的香港地区,建立了有效的行政规制和法律惩罚机制,使商业贿赂行为得到了较为有效的遏制。笔者认为,我国在反商业贿赂方面存在着法律体系方面的欠缺,实践中也存在不少困难,需要花大力气加以完善,才能推进商业贿赂治理工作的深入。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商业贿赂中的难点分析自…  相似文献   

5.
动态     
▲让青少年学会在商业社会中生存《中国青年报》2003年1月6日报道,一家跨国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高级职员和学生们一起,围绕一个发生在商界的故事片断及其中关键人物的行为与想法,讨论商业背景下的道德准则。其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思考商业社会中需要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这是国际青年成就组织的志愿者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高中学生们设计的一门选修课——“商业道德”。国际青年成就组织是一家成立于1919年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的使命是对学生进行经济和商业知识教育,通过相应的课程和活动,使青少年对市场经济有全面正确…  相似文献   

6.
通常人们对竞争行为的关注往往局限于商业领域。事实上,有些有碍公平竞争的行为既非得力于行为人的经济优势,也没违反商业诚信原则。如,通过滥用行政权进行干预、通过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通过暴力打击竞争对手等非商业手段,同样会扭曲竞争机制。许多非商业行为具有独特的反竞争性,对其治理仅靠一部法律、一个法律部门不足以解决问题,而应由多种法律部门对这些反竞争行为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7.
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道德建设冯俊科,吴桂英,王文水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如买空卖空、欺诈坑骗、伪劣假冒商品充斥市场、为获取利润不择手段等丑恶现象。这些现象不仅严重影响了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信用力量之源 诚信是信用,信义和信誉的总和。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古代先人就很重视用文化规范商业活动,如中国市场交易常用的老秤。先人们就赋予其观念文化内涵,把星座同秤联系起来的说法来警醒商人对商业秩序的自我约束和对商业道德的尊重。例如创建于1669年(康熙八年)的北京同仁堂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作为企业的理念,使北京同仁堂历三百年风雨而不衰。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分析 新《公司法》第5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首次在法律上明确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主体地位,从而结束了长期以来对企业要不要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的争论,推进了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商业伦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诚实守信,它是商业道德的最重要的品德标准,是其他标准的基础。诚信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根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就是要建设一个诚信社会。诚信伦理是契约化经济运行的保证,是实现主体经济利益的核心伦理,也是克服市场经济自身弱点的有效法则。而诚信伦理在当前面临严重的冲击,必须从健全法制、构建健全的信用体系、加强诚信教化等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1.
于熠 《求索》2013,(3):71-73
两宋"新经济"思潮有别于历史上的"重农抑商"单方策略,统治者因势利导的商业观得到了修正。两宋"新经济"思潮从对商事主体的约束、商事客体的确定以及对商事活动调整的广度和深度等法律规制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这使得唐代政府对商业活动被动调整的立法理念得到了纠正。宋以来的种种商事实践表明,两宋所颁行的法律已经在悄然撼动着封建制的根基。统治者对于商事交易活动介入的加深从表面上看是为了解决国家的燃眉之急,强行切分商业利润,但实质上则彰显了国家对于承认并保护个体商业经营的政府决心;两宋"新经济"思潮及其商事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了我国商业政策从"超经济强制"向"经济强制"的历史过渡。  相似文献   

12.
治理商业贿赂要探索长效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以投机取巧的方式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予以综合治理。目前我国在防治商业贿赂方面存在种种制度缺失,造成了商业贿赂行为的存在和蔓延,对市场、政府、企业和社会大众都造成了巨大危害。本文通过介绍国外治理商业贿赂的做法,着重分析我国治理商业贿赂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索我国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及其制度安排。一、反商业贿赂的国际经验鉴于商业贿赂的危害性和顽固性,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予以…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商业活动的日益繁荣,利益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商业经营者为了争夺商业资源、获取高额的商业利润,不惜利用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于是,商业贿赂犯罪就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了。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一颗毒瘤,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理和清除,将会造成经济秩序混乱、市场腐败盛行与经济增长乏力并危及社会稳定。究其原因,市场体系发育不成熟、竞争机制不健全、公共权力干预过当以及反商业贿赂法律体系的缺陷,是产生商业贿赂的土壤和根源。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国正在进行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要使这一工作全面、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首要的一条便是用好法律武器。一些报刊和媒体也就此进行了讨论,其中一个很有代表性的观点即是,现行的法律不健全,应抓紧制定有关惩治商业贿赂的法律。其实,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就对商业贿赂的形式和表现特征作出了明确规范,今天它也依然是我们治理商业贿赂的最重要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市场体系发育不全,市场割据现象依然严重,竞争环境不完善,法制规范不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存在许多漏洞,以致商业贿赂很容易成为个人"理性选择"的目标。商业贿赂体现在市场流通的各个领域或方面,表现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商业贿赂行为已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渐渐成为了一种"行规"和社会"潜规则"。这些问题不仅与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现阶段特征相关,而且有很深的政治法律文化制度根源。治理商业贿赂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场全面的制度性的努力,必须抓住制度根源,从法律、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全面努力,通过多方面通力合作,从源头治理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2001,(1)
假日是商业经济的发酵剂,不但各旅游景区的旅游购物商店购销两旺,而且各大城市,特别是旅游城市商业、服务业消费也十分旺盛。在北京,假日商业经济如火如荼。面对巨大的商机,京城商家各展拳脚大打节日牌,各主要大型商场节日促销活动、展示的精品、名品异彩纷呈,打折、优惠此起彼伏,消费者尽可各取所需。于是,谁也没想到假日消费井喷行情会突然爆发——  相似文献   

17.
商业贿赂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在治理商业贿赂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发挥职能作用,具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督促“一府两院”纠正违反商业道德和市场规则影响公平竞争的不正当经营行为;另一方面要督促“一府两院”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具体讲,就是要强化三项措施,促进依法治理,维护市场秩序。一是要注意督促有关部门之间的整体联动与协作。在商业贿赂专项治理中,行政执法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司法部门之间要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明确移送责任要求,形成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整体合力。二是要加大对商业贿赂…  相似文献   

18.
陈抗行 《小康》2008,(9):88-88
西门庆在商业上的成功,与其说依赖个人的能力与机遇、法律对财产和经营活动的保护,还不如说更依赖于和官府的关系以及心狠手黑、大胆奸猾。  相似文献   

19.
李建军 《公安研究》2007,152(6):56-61
商业贿赂作为一种商务潜规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有关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立法尚存在问题与不足,有关部门要针对从探讨商业贿赂的特征,修改和完善有关法律规定,加大治理商业贿赂的力度。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上下开展打击商业贿赂活动,检察机关、行业监管部门多管齐下,媒体网络更是一片征讨之声,医疗、机械、建筑等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一时间变得无所遁形。实质上,商业贿赂既不是规范的法律术语,也不是准确的刑法罪名,但却是刑法中对向犯的典型表现形式。本文试图转变传统刑法的研究视角,从对向犯的角度研究商业贿赂犯罪的特征及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对进一步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使市场竞争主体按照现有的显形规则经营运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