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友》2007,(3)
守望者对麦田说——麦田啊,你可知道:走进蒲纺,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感动;  相似文献   

2.
吴俐萍 《工友》2009,(3):6-8
在“蒲纺”破产期间,韩用胜带头聚众上访…… 2004年2月,韩用胜夫妻所在的蒲纺丝织厂破产,9000多名职工买断工龄,各种历史的、现实的、个体的、群体的困难与矛盾交织在一起。在不断上演的群体事件中,韩用胜多次上访。在蒲纺俱乐部那场领导与职工3000多人现场对话会上,他带头呼喊口号,并多次言辞激烈地走进领导办公室,还到武汉、北京上访,  相似文献   

3.
《工友》2007,(5):60-61
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湖北省最大的纺织联合企业蒲纺曾连续三年跻身全国工业企业500强。从1995年开始,由于诸多原因,蒲纺连续多年亏损,群众生活困难。生活的无奈让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最终,无奈的选择改变了生活的无奈。  相似文献   

4.
《工友》2007,(2):58-59
常雨琴,湖北省工会维权工作十佳个人、蒲纺集团工会主席。在湖北,他就是第二个“潘兰英”。如果有人对她如此深情地守望着必制过渡时期的、失去昔日辉煌的蒲纺,对她如此满腔热情义无反顾地呵护着蒲纺的困难职工家庭而感到不解的话,就请读一读常雨琴用爱心写成的散文吧。  相似文献   

5.
吴俐萍 《工友》2006,(12):20-23
位于咸宁赤壁的“蒲纺”,这个曾经多次荣登“全国最大工业企业500强”的大型国企,昔日辉煌已经不再。建厂37年,有着15000多名职工的蒲纺,如今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在蒲纺,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却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铭记,她就是湖北蒲纺集团工会主席常雨琴。一个时刻情系特困群众,日夜为群众奔波,始终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的好工会干部。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蒲纺工业园区黄荆岭小区工会分会主席,芝麻官管芝麻事,虽然管的是小事,但都是些急事,有的还是难事,日常事务非常繁杂烦琐。蒲纺作为特困改制企业,困难群体大,虽然企业人转型为社会人,但职工群众一有困难,他们习惯于找工会组织。小区有一位下岗失业,身体有病又离异的男同志,有点自  相似文献   

7.
“岗位不会从天降,观念一变天地宽……”日前,在蒲纺集团有限公司再就业明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上,万昌兰等6位再就业明星用自己再就业的亲身经历为下岗职工“补脑”。此举,是蒲纺集团有限公司缓解就业压力、引导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又一举措。随着纺织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蒲纺集团先后有6000多名职工下岗,就业形式十分严峻。加上部分职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企业存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对公司组织的各类定向性再就业培训持消极抵触态度。甚至个别职工下岗很长时间仍然抱着“站着要、睡着想、没有工资找厂长”的思想,上访、闹事等现象时有发生。“难的不是再就业,仍然是转变观念的问题”,蒲纺集团公司常委书记、董事长雷爱民说。为此,公司着重从思想工作入手,除了在《蒲纺  相似文献   

8.
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看看网页、动动鼠标的网购,有这样一群人也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他们不管是酷暑寒冬,还是雨雪雾霾,都背负着一个个包裹和一份份信任,行进在路上——这,就是快递员。现在,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工友》2014,(5):7-7
4月25日,省市政风热线联动直播走进淮安。住在河面的陈女士带着一瓶河水走进了直播现场,并当场向环保局局长下跪,请求尽快治理柴米河污染问是叵。(4月27日《南京日报》点评:当空气雾霾了,我们可以拿口罩抵抗;当自来水苯超标了,纯净水可以解一时之急。然而这河水严重污染,却只能让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束手无策。在向市级和区级环保局反映情况之后,却得到“不归我们管”和“等上游河水冲一冲就好了”的回复,这让陈女士们情何以堪?  相似文献   

10.
丁思成 《农村青年》2010,(11):46-47
有一种声音,经过长长的岁月,仍然有响亮的回声; 有一些故事,讲过一遍又一遍,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有一种精神,经得起人情冷暖,总打动善良的灵魂; 有一些话语,讲出来平平淡淡,听起来却历久弥新……  相似文献   

11.
图书超市     
《我们生于70年代》这其实不是一本仅仅写给“70年代后”的书,只要你正年轻或曾年轻,对生命仍有激情,你就可以走进这本《我们生于70年代》,去感受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本书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作者庞小培,定价17.80元。图书超市  相似文献   

12.
香格里拉的天空湛蓝明净,藏历新年里到处暖意融融。云南藏区的山山水水和风土人情记录着藏区各族群众生活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走进神秘美丽的云南香格里拉藏区,走进普通农牧民的家,和他们一起分享新生活的喜悦。  相似文献   

13.
章诚 《工友》2010,(2):55-55
王建新是湖北黄石人,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下放知青,下放不久就进蒲纺总厂当了一名工人。那时候,工人阶级很红火,他拥有了这只‘铁饭碗’觉得非常满足,学习积极认真,工作兢兢业业,待人谦虚诚恳,都说他是一个勤劳朴实的男子汉。没想到,厂子破产以后,他和那些下岗人员一样,就成了一名勤劳朴实的下岗工人。  相似文献   

14.
常雨琴 《中国工运》2007,(5):13-13,20
我叫常雨琴,是武汉下放知青,现任湖北省赤壁市蒲纺集团工会主席。2004年我所在的企业改革改制,15000多名职工中有9000多人与企业解除了劳动关系。在企业和职工处于困境,各种困难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时,工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考验。作为一名工  相似文献   

15.
在钱局街61号,有个书店叫麦田书店。去过麦田书店的人,都会觉得这个小书店很有风格,或者说更有品位。去逛大的图书城感觉就像在购物,这些书不过是另一种商品罢了,而在麦田书店这样的小书店里,更重要的是一种读书的氛围,这里面很有书香气,有时候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在里面边听音乐边看书,很是愜意,虽说现在爱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不过肯花点时间再静静地去翻翻书,找回一点那种久违的被好书打动的感觉真好。本来钱局街就是昆明的小资一条街,又靠着翠湖,所以很适合闲逛,麦田书店的气质和文化巷一带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很吻合的。钱局街上面就是文化巷,文化巷可以说是昆明的“洋  相似文献   

16.
十月菊     
当袁心宏走进教育局局长方正的办公室时,一股沉闷的气息差点让他窒息。局纪检书记王志沽坐在方局长对面,手里拿着一封信翻看,而方局长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用手指揉压着太阳穴。这两人都是一脸严肃的样子。此种情形,让袁心宏心里无由地“咯噔”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袭来。方局长睁开眼看了他一下,没说话,又继续闭了眼按压着太阳穴。王书记从桌上拿起那封信递给他,说:“回去再看,然后写一份材料,把信里提到的事情交代清楚。我们不希望你是灾后重建审查中,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对云南黑白水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印象,源于一首歌:电力工人有力量/白天黑夜生产忙/全心全意为人民/千难万险我不怕/迎着困难向前闯……歌曲雄浑有力,一股昂扬向上的气势陡然而生。这该是怎样的企业?似乎都能感受到职工们精神饱满的朝气。阳春三月,我们走进丽江,走进了黑白水电力集团。  相似文献   

18.
王玉堂 《农村青年》2013,(10):59-59
小麦锈病 小麦出苗后15~20天,选择具有发病条件的麦田进行调查,当病叶率达到10%,且秋季气温偏高、雨水偏多时,立即喷洒叶锈特或粉锈宁1000倍液进行防治;药源不足时,用50%鲜尿或3%硫铵水喷雾,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朱方 《工友》2014,(7):54-55
正美国《时代》杂志在2009年将中国工人作为唯一一个群体,并以排名第二的位置选入年度最有影响人物。《时代》评论道:是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让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工人阶级在我心中的形象就像歌中唱到的一样:咱们工人有力量!今年考入省总工作后,我有机会走进企业、走进车间、走近一线工人,这让我对普通的中国工人有了更加生动而鲜活的认识。在隆隆的车间里、在炽烈的熔炉旁、在繁忙的流  相似文献   

20.
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总统李光耀打了一份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像埃及有金字塔;不像中国有长城;不像日本有富士山;不像夏威夷有十几米高的海浪。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事业,实在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李光耀看过报告,非常气愤。据说,他在报告上批了这么一行字:你想让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连续多年,旅游收入列亚洲第三位。上帝给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