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看露天电影曾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尤其在农村,在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看电影曾是生活中的大事,生活在不同场景里的中国人便有不同关于电影的记忆:城市、乡村、平原、水乡、山区,共同的则是电影带给人们的兴奋和憧憬。我还听说,辽宁海城地震时,一个聪明的公社书记得到了当晚有可能地震的预报,又怕消息不准,  相似文献   

2.
电影的剧作结构,是指电影剧作者依据他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达主题的需要,运用电影思维合理组织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恰当安排情节的轻重先后,使之符合生活的逻辑,达到艺术上的完整和统一。尽管它是形式方面的问题,但剧作结构的高下,常常影响到一部电影剧作的命运。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电影的剧作结构正在走向多元化。因此,不能忽视对电影剧作结构的研究。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电影的剧作结构划分为各种类别,但是常见的电影剧作结构的形式,有如下三种:(一)戏剧式结构所谓戏剧式结构,就是…  相似文献   

3.
由澳门知名导演蔡安安执导的澳门本土电影《还有一星期》,是一部反映澳门草根阶层生活的电影,也是澳门第一部独立出品并组织制作和编导的故事影片。影片以全球金融危机和迎接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为背景,讲诉了一个普通中年职员为避免炒鱿鱼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4.
朱彦芳 《前沿》2013,(8):166-168
冯小刚的电影是能很好地融合商业和艺术这两个元素的优秀商业电影。在电影拍摄的产业化策略下,冯小刚的商业电影与传统伦理文化、精神等时有联结。"伦理"这一关键词可以说是冯小刚电影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爱情、亲情与带有文化印记的人的性情,善与恶以及非常情境下的伦理失范等伦理范畴成为冯小刚电影重要的伦理修辞。冯小刚电影成为既注重影片娱乐性又兼顾影片艺术性的当代典范。  相似文献   

5.
电影运用艺术的处理方法和演员高超的演技,将一对矛盾抛向观众——查理,一个小有成就的汽车行老板,本以为可以继承父亲的遗产,却被半路“杀出”的连金钱概念都没有的傻哥哥雷蒙得到。是什么让一个生活都难以自理的哥哥能够不费吹灰之力享用这笔巨额财产?  相似文献   

6.
吴孟樵 《台声》2011,(8):54-54
唐山过台湾,不只是一个词、不只是一部电影。这是不会被世代潮流遗忘或湮没的精神。可以在音乐家史撷咏第一次获得金马奖的最佳电影音乐里,聆听他以胡琴、唢呐、扬琴……传统乐器里,展现移民开垦的人,勤奋、和平的与土地产生共生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救活农村电影队,加强农村电影工作,首先需要各级政府把农村电影工作当作两个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把农村电影的放映,作为考核基层干部工作实绩的内容之一。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村电影放映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要多渠道解决农村电影放映的收费问题。农村电影放映难,难在收费上。农村电影收费,有条件的要采取售票放映的办法,不具备售票放映条件的,可以从集体提留中提取一部分作为电影放映的经费,也可以每人每年提取一定的电影费,则电影队按计划进行放映。第三,要有计划地恢复和新建一批集体或国办队_一个时期,农村电影队中,个体队…  相似文献   

8.
《创造》今年第二期“百家言”栏中有一小文谈到了时下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确实讲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最近,笔者对云县的农村电影市场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了解,其境况令人担忧。1987年,云县农村电影迅速发展到56个电影放映队,全年放映电影1万余场次,以后五年,农民每年可看到电影10至12场。这是云县农村电影发展最繁荣时期。1993年后,云县电影放映急剧萎缩。到1998年,全县仅有7个队放映活动较为正常。农民“看电影难”,其症结是:认识模糊。有的人认为,现在是搞市场经济,电影是一种商品,让它投入市场任其发…  相似文献   

9.
谢力健 《求索》2013,(10):244-246
随着媒体制作工具数码电子产品的快速普及,特别是网络电影电视的多元化、大众化、开放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已不再只满足单纯的“看”,扛着DV走上街头、走进生活,电影拍摄已不再神秘,于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动态——微电影诞生了,而且从她一问世就倍受人们喜爱,其发展也异常迅速。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需要呵护、需要支撑、需要引导,使她健康地成长与发展。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国产战争片作为新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片种,既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更是新中国电影发展的推动者和变革者。从这些影片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新中国战争片的发展轨迹、时代烙印,还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创作者对战争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1.
近来,电影成了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影院降价售票、“入世”后中国电影的前途、《生死抉择》放映上座率出奇的高等等,不一而足。然而,更多的话题是对电影、中国电影的担忧。作为电影人,笔者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科技的高速发展,娱乐业的不断扩展延伸,向电影业发出了新的挑战。电视、游戏机、VCD、DVD、家庭影院、歌舞厅、卡拉OK等的出现,把许多电影观众从影院“拉”了出来。一些影剧院可以说是“门可罗雀”。电影真的要衰亡、甚至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论据有三:一是电影走私及电影片光盘盗版的猖…  相似文献   

12.
物质与精神是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生活:另一个方面是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对每一个人来说.无疑都是需要的,但是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就算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印象里,真实的乔布斯应该是个拘谨的、偏严肃的、因为要求完美而时常让身边人感到不适的家伙。但在电影《乔布斯》中,你更多地可以看到一个敏感的、文艺的、对艺术与美有执著追求的家伙。真实的乔布斯可能不会讨女人的欢心,但电影中的乔布斯却是集工作能力和爱的能力为一体的超人。  相似文献   

14.
首先要说的是,笔者是个电影迷。 在过去的几年里,凭着对电影的澎湃热情,笔者渐渐养成了两个说不上是好还是坏的观影习惯。一是尽量靠近银幕坐前排,二是不放过任何3D电影。烂片?没有艺术价值?没关系,至少看起来很过瘾。于是影院里多了一个眼镜架着眼镜(笔者是个近视眼)还乐不可支的人。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村里有个露天电影院,隔三差五就会放上一场电影。爱看电影的我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也能拍一部电影,而这部电影的主角,都是当年和我一起看电影的乡亲们。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中国人上电影院看电影的越来越少了。难道大家不愿意、不喜欢看电影了吗?不是的。主要因为电影票价太贵,许多人看不起电影了!笔者和周围的一些朋友,是十分喜欢电影艺术,很喜爱观看电影的。只因是个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干部,由于囊中羞涩,已有好几年不进电影院,成了看不起电影的当今城市平民百姓了。有人说,电影票在中国是最贵的。何以见得?近日翻阅报刊,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比较。在美国纽约,晚场电影票价每张7美元,相当于当地一名普通工人月收入的1/214,相当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市民月收入的1/357。德国柏林夜场电影票价为13马克,相当于普通市民月收入的1/154。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拜香港大明星成龙做师傅,终于使这个人称“小阿信”的打工妹当上了武术冠军的故事,它向人们道出了“自尊、自强、自立”的人生真谛。从迷恋武术到崇拜成龙龚晓红是个孤儿,1990年的冬天,才13岁的她辗转来到长春给一对老夫妇当小保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当时的长春市武术协会副主席郭景生。在他的帮助下,她一边到一个小饭店打杂,一边跟着他习武,并且学有所成,在当地的一些武术比赛上也取得过好名次。有一次,她和几个朋友去工人文化宫看电影,那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看电影,而这部电影恰恰就是香港大明星成龙主演…  相似文献   

18.
滇西南边陲临沧地区,是一个高寒贫瘠的多民族地区,毗邻缅甸。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文化落后、少数民族同胞中还有相当部份群众看不懂汉语电影。为了帮助少数民族看懂电影、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临沧地区电影公司和耿马县电影公司于1978年在傣乡孟定组织农村傣族放映员,自己翻译,自己配音,土法上马,录制了第一部傣语故事片《铁道游击队》。该片上映后,一炮打响,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1979年,在中国电影公司、省电影公司和各级民委重视帮助下,临沧地区成立了少数民族语电影…  相似文献   

19.
进口“十大片”:东方眼看西方梦■王晓华葛红兵姚新勇王韬近十年来中国电影出现了严重危机,市场滑坡,观众锐减。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两个潮流:一个是以张艺谋为首的民族电影艺术家群体,他们通过《红高梁》和《霸王别姬》等一系列作品创造了一种新东方电影文化,使观众又...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黎巴嫩作家的小说《太阳之门》改编的同名电影,通过一个家庭之间的纷争来表现整个巴勒斯坦的社会及历史问题。 其实,巴勒斯坦人写的博客就像这部电影一样为社会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活生生的照片来展现巴勒斯坦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