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其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因为: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这一系列论述切中肯綮,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实质和真谛。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代表并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机关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要解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立场问题,要履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天职,始终抓住这一“最紧要的”,就必须转变机…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其中,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因为: 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根本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5.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就必须努力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一、强化群众观念教育,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教育,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前提和根本保证。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  相似文献   

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三个代表",归根到底,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无产阶级政党从不讳言自己的政治立场,公开宣称共产党就是要代表和反映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工人阶级服务。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向全世界宣告,与过去一切运动不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并且,在其"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这一本质属性,就注定了党的历史使命与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切身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去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就失去意义。从阶级性看是这样,从先进性看亦是如此。先进性是无产阶级政  相似文献   

7.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一开始就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谋幸福作为最高的政治追求。《共产党宣言》鲜明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庄严宣告自己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为劳动阶级和劳苦大众谋利益。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坚持把真心实意为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在阐述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刻的内涵时,特别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一个“根本区别”和三个“一致性”,深刻揭示了“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质与内涵,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第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党的性质和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是马克思主义群…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走过的54年光辉历程反复证明: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就是一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2003年7月1日在全国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这一重要论断,科学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把马克思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所谓政治立场,就是指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时所处的政治地位和由此而持的政治态度。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致力于…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落脚点,也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要落实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人民是我国社会的主人,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由党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全心  相似文献   

12.
任何政党都有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图,也就是说,各党有各党的宗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2页)中国共产党据此确立了自己奋斗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把它写入了党章。共产党员从入党那一天起,就立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要通过勤奋学习和实践锻炼,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3.
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必须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谋利  相似文献   

14.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来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代表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要进一步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唯一宗旨,是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群众时刻放在心中,树立三种正确意识,真正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解决好“参加革命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什么”…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民为本 实践“三个代表”要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三个代表”是密切相关、辩证统一的整体,贯穿其中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就要躬身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不懈地为人民谋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体现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对于一个政党来说,政治立场体现着它的阶级基础,反映着它的根本性质,决定它存在及发展的依据和意义。始终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党必须植根于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坚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和发扬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并赋予新的时代特点和内容,这是新形势下为人民服务的题中之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不仅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两个文明建设的主体.无产阶级政党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因而它的一切活动,只有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才符合它的本质要求,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与别的政党的根本区别所在.正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过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政党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相似文献   

18.
一立党为公还是为私,掌权为人民还是为自己,工作为党的事业还是经营"安乐窝",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和分水岭。共产党人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就在于坚持了立党为公、一切为了人民。为此,当前正在进行的"三讲"教育活动,把宗旨教育作为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把宗旨教育作为"三讲"教育的重点,这一方面说明了它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干部队伍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当前进行宗旨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就是说在党  相似文献   

19.
我很喜欢郑燮的一首小诗: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很简短的几句。饱含着关爱百姓的深深情意,令它熠熠生辉,为那些歌山咏水、感时伤怀的诗词所远不及。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一个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13):46-47
树立为民服务宗旨观,做到情为民所系。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上,要解决好为谁说话、为谁干事、为谁谋利益的问题;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方法上,要掌握好怎么说话、怎么干事、怎么谋利益的问题,努力使社会管理各项工作彰显民本理念,体现宗旨观念,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