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际上,无论是近代欧洲的多极格局,还是冷战后的两极格局或者是历史上处于单极下的某某治下的和平,都发生了很多次规模不等的战争,近代以来的国际政治体系实际上一直处于不稳定之中,就是在冷战后,国际战争也不断爆发.  相似文献   

2.
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为谋求中东霸权和单极世界格局,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基本行为准则,绕过联合国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因此,这场战争在世界上引发的矛盾之多在冷战结束后是空前的。这些矛盾,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并受到世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葛兰西主义出发,可以清晰地看出:雅尔塔体制中形成的两极格局,在全球的运行具有不平衡性,尤其表现在东亚冷战格局上;冷战的分化促进了冷战的缓和,但没根本改变冷战本质;冷战结束是其主体间竞争的结果,更是社会主义阵营脱离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当代国际格局仍然处于两种趋势的三个基本力量的彼此消长变化中。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正加快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国际格局逐步形成;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传统的安全概念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冷和平特征日渐明晰;国际安全形势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各国内部社会问题的尖锐化已成为国际安全问题的核心内容──国际安全形势的根本变化冷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加速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格局逐步形成。国际安全形势也随之发生了根本变化。大国集团对抗的局面结束,大国间不再相互构成直接军事威胁,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加强和裁军的发展,各国战争的愿望和客观基础都…  相似文献   

5.
文化:国际政治中的“软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冷战体制下,国际政治斗争主要集中于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层面而使文化对国际政治的影响处于潜在的隐性状态。冷战后伴随冷战时期处于潜伏和生成状态的许多因素开始跃居国际政治的前沿,使影响国际政治的因素呈现出日趋多维化的特点。文化作为国际政治中无形的“软权力”...  相似文献   

6.
"把冷战作为结果来看待"这一论题有两层含义,一是针对国际格局而言,侧重于国际格局由均势到两极的巨大变化;二是针对冷战起源而言,是在冷战的形成过程中探讨冷战的本质.这两层含义在逻辑上是贯通的,即在变化的国际格局中理解冷战的发生.与诸多学者从二战后开始探讨"冷战为何发生"不同,以十月革命为逻辑起点,以美苏的力量壮大为基础,从战前、战中和战后三个阶段探讨美苏关系如何在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凸显各自扩张倾向,则会看到美国的全球性扩张与苏联为维护自身安全的扩张无法调和,由此导致冷战格局的形成.冷战是美苏权力扩张相冲突的产物,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这种权力之争的标签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出现了结构性的失衡,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越来越严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大国趁机推出“新干涉主义”思潮,试图以这一模式重新建构世界格局。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干涉主义”?对此,我们很难对它下一个完整的定义,但透过科索沃战争这样一些重大的军事行动,我们看到,新干涉主义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含义:表面上要捍卫“人道主义”、民主、自由、人权、法制等等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实际上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主要手段来推行霸权主义,目的在于建构有利于西方的国际新秩序。缺乏人性化:全球化的陷阱  由于“新干涉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8.
举世瞩目的巴尔干战火熄灭了,但这场由冷战后西方霸权主义的恶性膨胀所导致的战争及其后果,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安全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严峻的现实再一次告诉人们,在世界趋向多极化的21世纪,人类只有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合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摒弃扩展霸权、制造敌人。寻求对抗的冷战思维,才能建立起新的国际安全机制,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一、霸权主义在冷战后有了新发展,霸权主义的膨胀使西方与非西方矛盾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冷战后,西方战略学界为霸权主义逻辑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理论“话语”,一再推出成系列的后冷战版本,试…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世界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南亚地区而言,自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后,带有美苏冷战鲜明烙印的阿富汗战争宣告结束,美巴与苏印抗衡的基本格局也不复存在.然而,冷战之后的南亚地区并不平静: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趋于激……  相似文献   

10.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历史的重要转折。从世界史视域下,甲午战争的性质是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野蛮入侵;战争的过程是对两国现代化程度以及国家组织的全面考验;战争的结果则意味着东亚国际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而中国长久以来的封闭状态,造成其对工业革命的准备不足、接受不充分,以及中国在近代国际政治领域的幼稚性,是甲午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般而言,国家建构可以分为内生性国家建构和外生性国家建构两种类型,早期西方发达国家遵循的是经典的内生性国家建构模式,而冷战后的"失败国家",大都是在美国等外部力量的干预下,实施的外生性国家建构模式。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建构输出,对处于"后冲突"或"后战争"状态下的"失败国家"的国家建构产生了深远的消极影响。伊拉克的国家建构,非常典型的体现了美国新自由主义国家建构输出的范式演变和路径选择。全面总结美国国家建构输出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建立新型的国际国家建构战略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冷战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政治格局开始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交往中意识形态的因素进一步淡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交往的主流。然而,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领域却有一股冷战思潮呈现愈演愈烈之势,特别在冷战思维指导下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不但带有明显的冷战色彩,而且开始把矛头指向中国,我们对此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3.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及在反恐旗号下进行的阿富汗战争,标志着冷战后过渡期或后冷战时代的结束,也标志着美国新全球战略的全面推进。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冷战后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基本格局,美国以其政治、军事、经济的综合国力优势,奠定了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9·11”事件打破了美国“本土安全”的神话,暴露出美国的脆弱之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和政党格局重新组合,中国共产党的国际生存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贯彻新的外交理念,为国家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15.
姚泽浩  陈忠玲 《理论月刊》2004,(10):104-105
美国推行人权外交由来已久,凭借其经济上的优势大肆干涉他国内政,影响着国际关系的格局。本文论述了自卡特政府以来冷战时期和后冷战时期历届美国政府在世界各地采取的人权外交的新动向、美国对中国的人权外交政策、影响美国人权外交政策发展的国际因素等问题,从历史、国际政治、国际法的角度分析其实质与非法性。  相似文献   

16.
苏东剧变 ,柏林墙倒塌 ,世界处于“后冷战时代”。这其间国际形势的主要特征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多极化以及地区主义的兴起。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局势为华侨华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和机遇 ,同时华侨华人为顺应国际局势的变化而以崭新的面貌不断地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处于一超多强过渡性格局,资本主义牢牢控制世界经济政治等中心.为此,只有充分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才能更好地与之相处,在竞争共处中学习其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要注意形象塑造,创造条件融入国际社会.中国是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融入国际社会,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8.
国际多边机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国际多边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对冷战后的格局具有重要的影响。1 提供避免冲突的有效框架冷战后 ,国际形势呈现总体缓和与局部动荡相交织的特点。以自身利益为背景的地区冲突明显增多 ,而国际多边机制为避免这些冲突的扩大和防止突发事件提供了有效的框架。从现实来看 ,凡是国际多边机制比较成熟的地区 ,相对来说都比较稳定 ,其成员互相关系中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几乎是难以想像的。对那些发育程度不太理想的国际多边机制来说 ,总体上是有利于区域和次区域的和平与合作的。2 有利于制约美国的“单极世界”图谋…  相似文献   

19.
过去十多年里,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之间,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战略思维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国以民族自主、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为主要追求的国际共识。大国的意愿依然左右着世界秩序,但全球格局已开始由美国主导的“一极化”逐渐向“多极化”迈进。“9·11恐怖袭击”发生后,随之而来的“反恐战争”,之后的金融风暴以及欧债危机等一系列国际事件,对西方社会震动颇大,也迫使其对所推崇的所谓“普世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冷战”是与真枪真刀的“热战”相对应的概念,是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提出的,意思是不用枪炮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积极推行冷战,鼓吹“核威慑力量”,制造紧张的国际局势,恐吓第三世界国家,维持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统治地位。冷战结束后,世界主流是和平与发展。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些人继续采用冷战时期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绝对对立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各种国际现象,主观上把社会主义当作天然的假想敌,看不到冷战的结束和两种制度的和平并存和发展竞争,只看见对抗和对立,就是冷战思维在现时代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