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借助触诊手法,从腹外直接探触到阻塞的瓣胃,能够快速确诊瓣胃阻塞。从病理解剖中发现:阻塞的瓣胃大多数体积增大,有时可达正常瓣胃体积的3~5倍,此时瓣胃已改变原来的位置,由正常位于右腹7~10肋间,向后移至11~12肋骨,甚至可移至13肋骨后缘,更加贴近于右腹壁,同时位置下沉。根据以上特点,经过临床多次验证,用手掌或手指触压右腹侧几个点,可以触知瓣胃阻塞体。成年牛触诊的A点 在右腹侧最后肋弓与肩端水平线相交之处。牛站立保定,后肢用绳索8字形固定于飞节之上,以防蹴踢。兽医站在牛体右侧,左手按在左髋结节上,右手五指并拢,从最后肋骨后  相似文献   

2.
牛的剖腹产手术通路有右腹侧1处,右侧腹下3处,左侧腹下3处。笔者以不同手术通路,作牛剖腹产手术21例。其中右腹侧切开法11例,左侧卧保定,在髋结节下方约10~15cm处,沿肋骨弓方向从后上方向前下方作25~30cm切口;右侧腹下切开法6例,左侧卧保定,在腹下乳房和乳静脉右侧5~8cm处,向前作20~25cm的纵行切口;左侧腹下切开法4例,右侧卧保定,在乳房基部和膝皱襞之间,左侧乳静脉之上10~15cm处向前下方与乳静脉平行,向肋弓的下弯处作25~30cm切口。 (一)几种手术通路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诊疗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牛的腹腔探查手术的应用价值和使用频率也愈来愈高。笔者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右腹胁部手术通路,以盲肠作为起点,向前追踪检查回肠、空肠、十二指肠、幽门、皱胃、瓣胃、网胃和瘤胃,向后依次检查结肠初袢、结肠旋袢、结肠终袢、横结肠、降结肠和直肠的检查方法积累了点滴经验。通过实际病例证明,应用这种方法可以避免胃肠道的某一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解剖驴7头,牛、羊和猪各5头的盆神经。驴的盆神经来自第3~5(4,5)荐神经腹侧支或第1尾神经的腹侧支;牛的来自第2~4(2,3)荐神经腹侧支;羊的来自第3,4荐神经腹侧支;猪的来自第2,3荐神经腹侧支。盆神经位于荐坐韧带的内侧面,一般有1~3支,于分支之间常有交通支。盆神经与腹下神经的分支构成盆神经丛。  相似文献   

5.
作者用浙江省余姚市兽药厂生产的消气灵治疗牛急性瘤胃臌气30头,全治愈;治疗牛慢性瘤胃臌气21头,治愈20头。临床症状 患急性瘤胃臌气的患畜突然发作,出汗、惊恐、骚闹不安;左腹部胀大,回头望腹,叩诊呈鼓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呼吸快,浅而困难,呈显著的胸式呼吸;心跳加快,心音增大。  相似文献   

6.
牛真胃移位包括真胃左移位和真胃右移位。前者是指某种病理因素诱发下真胃从其在腹腔右侧的正常位置移到腹腔左侧,停留在瘤胃和左腹壁之间,后者是指在病因作用下,真胃在腹腔右侧向上浮动,超出它的正常位置,然后又施转90~180度,故真胃右移位有时又称为真胃扭转。 本病主要见于奶牛,特别是产后1个月以内的母奶牛。以往由于对本病缺乏认识,故临床诊断率不高。笔者1978年曾遇1例奶牛真胃左移位,是在病畜死后剖检时才确诊的。近年来,对此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我曾遇到乳牛分娩后发生真胃移位的病例。病牛体温正常,瘤胃轻度臌气,四肢稍凉,精神不振,产奶量下降。大便量少呈淡黄糊状。右腹12肋缘下呈凹陷状,听诊无流水音及含嗽音。左侧第11~12肋,肩关节水平线下有一约15×20厘米的微突起,听诊有不规则挤压声,和有节奏的瘤胃蠕动音不同。直肠触诊,发现瘤胃背囊向牛体正中线移位四指宽度,而右侧腹胁部比较空虚。听诊瘤胃5分钟所见:每次背囊收缩后,腹囊收缩时,病牛表现痛苦,出现踏步和左右肢踢腹动作。白血球计数9800/立方毫米。脉虚大无力,口舌淡。对这类病例如不细致检查,容易误诊为结肠臌胀或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8.
来稿摘登     
牛恶性肿瘤二例例1 牛瘤胃鳞状上皮癌。临沂县义堂镇1头7岁黄犍牛,在本校兽医院就诊。主诉该牛已病20余天,病后吃草反刍均减少,粪便较干,体况日渐下降,曾在乡兽医站治疗无效。经查,患牛体温39.2℃,心率每分钟80次,精神一般,营养中下,懒于行动。听诊瘤胃2分钟蠕动4次,每次持续20秒左右,触诊瘤胃硬度无明显异常。第三胃蠕动差。经采用维持和对症治疗6天无效,遂宰杀。剖检变化 在瘤胃前上盲囊右侧背面有一向内突起的瘤状物,高10cm,直径14cm,表面高低不平,呈菜花状,且有坏死、溃烂,大部呈黑褐色,其外侧的瘤胃浆膜面,也高低不平,触之润滑。切  相似文献   

9.
牛皱胃溃疡是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 ,病情轻者常因临床症状不明显而与前胃疾病相混淆 ,当发生穿孔时症状加剧 ,往往以死亡告终。1 发病情况  某畜主饲养 1头黄牛 ,雄性 ,3岁龄。主诉 :该牛 5d前被骡踢及左腹 ,当时局部并无红肿、破溃等病状 ;就诊前该牛仅饮少量水 ,未进草 ,不反刍 ,排少量黑色稀粘粪便 ,尿频而短 ;平时以单纯玉米杆为饲料 ,发病前该头牛曾食大量碎砖屑。2 临床症状及治疗经过  病牛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精神沉郁 ,眼球下陷 ,结膜苍白 ,弓背而立 ,偶有呻吟。临床检查 ,病牛瘤胃充满 ,胃肠蠕动音消失 ;体温 38 .8℃ ,心…  相似文献   

10.
我县耕牛因饲料关系,瘤胃臌胀病较多见。为了抢救病牛,有时农民在牛的肷部乱穿刺,常引起局部感染化脓,致使腹膜与瘤胃粘连。笔者自1976年以来,采取剖腹扩创,剥离粘连组织,切除部分瘤胃和腹壁坏死肌肤,造成新鲜创缘,缝合胃壁和腹壁的手术治疗方案,共治6例,取得满意效果。 (一)手术方法 1.保定:取右侧横卧保定,将两前肢和右后肢用倒牛绳集于腹下,左后肢用麻绳稍牵引至臀后,系于临时打的木桩上,以利平展左腹伤口。  相似文献   

11.
在养羊地区,有一些老龄母羊繁殖力很低,而且多半瘦弱。为了使这部分母羊达到育肥目的,我试用母猪小挑花法给老母羊施行卵巢摘除术,共做了31例,均获成功,并收到了较好的肥育效果。 (一)手术部位 根据羊的生理解剖特点,左腹腔被瘤胃占据,不易下手,腹侧毛密难剪,故在右下腹部施行卵巢摘除术。术者以右手抓羊的右后肢,左手捏住右后肢的股阔筋膜张肌,后将母羊左侧着地,用左脚踩母羊的右侧颈部,并将右后肢向后伸展,使母羊后躯转为半仰卧姿势,右脚踩住羊右后肢,使之蹬紧。施术部位确定在右腹的下部,距腹中线4~5厘米,与右侧髂骨内角相对处。  相似文献   

12.
奶牛真胃变位在临床上分为左方移位和右方变位。左方移位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腹腔的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右方变位是真胃仍在右侧腹腔,只是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顺时针或逆时针转位(即向前或向后转位),称为真胃扭转。近年来,由于集约化饲养,真胃变位有明显增多的趋势。1984年以来,笔者遇奶牛真胃移位27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一)症状 真胃左方移位发生较缓慢,症状缓和。高产母牛分娩后发病较多。病牛食欲减少,粪便量少呈稀糊状,有时便秘或拉稀,并带有粘液。产奶量随食欲减少而降低。体温、脉搏、呼吸无明显异常。两侧肷窝下陷,左侧特别明显,在左肷窝触压瘤胃,往往不易触摸到,且感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有间隙,瘤胃蠕动音弱而短。在左侧肘突与肩关节水平延长线上倒数1~3肋间听诊并同时叩诊,可听到类似敲击钢管的音响。病状较剧者,左  相似文献   

13.
冕宁县宏模乡一头一岁半公水牛,出生后约2月,发现舌尖露出口腔左侧,采食、饮水时舌又能自然回缩。1985年6月11日就诊经检查发现,该牛左侧口裂比右侧长7厘米,下颌向右偏离4厘米,致使舌重心向左偏移,左侧口裂过长,失去了左颊对舌的阻拦作用,故舌尖外露。患牛采食困难,特别是在咀嚼和反刍时,食物不断从左口裂处漏出,饮水亦然。我们在与右侧口角对应的左侧唇裂位置作了一针圆枕缝合。缝合后露出的舌尖缩回口腔,采食、饮水改善,咀嚼自如,即施行整复手术。  相似文献   

14.
1986年7月,我校附属兽医院收治一头患网膜疝的黑白花的壮龄奶牛。 现症检查 该病牛精神高度沉郁,结膜潮红发绀,脉搏细弱,呼吸促迫,心跳108次/分,呼吸50次/分,体温39.5℃,腹部膨大,左、右肷部隆凸,叩诊呈鼓音,于右侧肝区叩诊有明显的钢管音。两侧鼻孔流出粪水,无腹痛表现。怀疑真胃捻转或肠梗阻,决定剖腹探查及治疗。将病牛于二柱栏内站立保定,常规消毒,作左侧腰旁神经干传导麻醉,施行瘤胃切开术,取出瘤胃内容物,同时从网胃内取出铁钉、铁丝22根,闭合  相似文献   

15.
用自制RC型超声波机治牛瘤胃积食、瘤胃臌胀、胃肠弛缓、疝痛及便秘效果良好。 (一)器具和方法 1.器具:自制RC型超声波机一台,3寸长银针2根。 2.方法: (1)取穴:左、右侧脾俞,在倒数第三肋间,背最长肌与髂肋肌之间的凹陷中。  相似文献   

16.
1987年6月笔者曾遇到一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临床检查:病牛精神衰竭、不安;眼窝深陷,皮肤松弛,微循环障碍(齿龈粘膜微血管充血时间在4秒钟以上);体温41.5℃,心跳120次/分,呼吸急促;常以右侧卧地。直肠检查:瘤胃右移,并与右腹壁粘连,结肠盘也与右腹壁粘连,左侧腹腔空虚,小肠移入腹腔左侧。由于病牛体格较大,未触及真胃。瓣胃穿刺,获得棕色液体,其pH值为2。根据检查结果及病史调查,初诊为真胃变位。  相似文献   

17.
反刍兽的瘤胃内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与纤毛虫,饲料进入瘤胃后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发酵过程。当瘤胃内环境恒定时,复杂的生物发酵即会正常进行;当疾病时,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国内外对牛的瘤胃内环境研究较多,而对奶山羊研究极少,仅Ogra,J.L.等(1982)对奶山羊瘤胃内纤毛虫的计数作过研究。为给奶山羊瘤胃疾病诊断提供依据,我们对66只奶山羊瘤胃内环境几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1988年4月在西安市未央区兽医院遇到一例奶牛肠套叠继发瓣胃阻塞而死亡的病例。 患牛7岁,体重约500~600kg,患病后数天饮食减退,在基层兽医站治疗7天不见好转,故来本院就诊。主诉:病前曾饲喂过有发霉的麦秸。经查体温39.8℃,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鼻镜干,眼结膜泛白,口色淡,舌苔灰青,瘤胃蠕动音弱并伴有腹胀,不排粪,尿量少色黄,起卧不安腹痛明显,后蹄踢腹,已孕6个月。直肠检查结肠空虚,小肠亦空虚,瘤胃内有液体,初诊为瓣胃阻塞,灌服石蜡油100ml,次日不见好转,拟定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19.
牛的肺活量小,瘤胃大,在横卧保定时腹压增大,压迫隔肌造成呼吸困难,全麻后会大量流涎,加之深麻时贲门括约肌松弛,有时瘤胃内容物从口鼻涌出,引起窒息或导致吸入性肺炎,给牛的胸腔手术带来很多困难。为此,我们对7头牛进行胸腔手术时,采用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开胸后鼻腔插管输氧,和103型循环紧闭式麻醉机配合气管切开插管法麻醉等有效措施,除1头死亡外,其余6头避免了险象的发生,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兽医临床中羊膀胱间质水肿且伴有大量积液的病例不多见 ,笔者 2 0 0 1年 8月偶遇 1例。莱州市后吕村李某自外地引进 1只 3岁公波尔山羊开展人工授精 ,1年多来饮食、采精均无异常。 2 0 0 1年 8月 ,发现该羊腹部日渐增大 ,饮食减少 ,反刍缓慢 ,粪尿量少 ,体温、呼吸正常。经会诊初诊为瘤胃弛缓 ,但服健胃、缓下及兴奋前胃药物均未见好转 ;触诊腹部有较大软面团状存积物 ,继续采用以上治则仍不见好转 ,征得畜主同意进行左侧腹部切开探查。结果发现膀胱超常积液 ,已占据腹腔的 2 / 3 ,左侧瘤胃空虚而被挤到肋弓以前 ,右侧肠管也被挤到上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