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腐败,已经成为我国反腐败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中介腐败"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行贿或帮助行贿、在重大资产处置中造假、在招投标中出卖情报和参与非法洗钱四种。中介组织与行政权力存在依附关系,长期未被纳入反腐视线,监管存在漏洞,是"中介腐败"得以滋生蔓延的主要原因。治理"中介腐败",应该阻断中介组织与行政机构的依附关系,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不断提高其自律水平,同时,还要明确划分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形成多部门合力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
岳平 《瞭望》2009,(28)
《瞭望》新闻周刊今年第24期刊登一组封面文章揭露了中介腐败问题,呼吁治理中介腐败,割断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的权力联结,建立依法监管中介组织的制度,最大限度地防止中介组织失去公正。这组报道事实充分,分析得当,切中了当前腐败要害,报道不仅揭露中介腐败问题,还对如何治理中介腐败问题进行了探讨,给治理中介腐败开了药方。报道对读者认识治理中介腐败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红楼梦》中,有不少人称得上是“腐败中介”。如贾政的手下李十儿,如王熙凤的贴身丫头平儿等。在清朝的几部谴责小说中,几乎都有一个叫作“二爷”的角色,他们也起着“腐败中介”的作用,所谓“二爷”,就是老爷的兄弟。老爷不便出面收受的贿赂,“二爷”代收着;老爷不便干预的政务,“二爷”出面摆平。 今天,在一些腐败案件中,也有一些“中介”在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胡长清背后有个周雪华,成克杰背后有李平和周坤。这些“腐败中介”不仅是腐败分子的“马前卒”,也是拉腐败分子下水的直接力量。他们与腐败分子共生,共同侵吞公…  相似文献   

4.
社会中介组织腐败是一种牵涉广泛、表现形式复杂的新型腐败形式。按照社会中介组织腐败中主体性与实施主动性的差别,社会中介组织腐败可以被划分为寻租型、衍生型、辅助型和合谋型四类。行政权力复杂介入、信息不对称和影响力是社会中介腐败主体性的形成原因,而组织自利性需求、正式制度乏力、非正式制度异化则对其实施腐败的主动性造成影响。要改善治理现状,需要从完善独立主体地位、加强信息公开、建立信用管理制度、推进法治水平、改善监管制度和推进职业伦理培养几个方面共同入手,形成有效治理的多元合力。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中介组织应对“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和中国“入世”之后,作为市场机制运行一个重要主体的社会中介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中介组织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中介服务远远不能适应“入世”的需要。对此,必须要通过整顿、改革,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管,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国际惯例,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和管理规范的社会中介组织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市场中介的职能和类型周友丰我国市场中介组织产生于80年代初,以1980年恢复注册会计、审计制度为标志,中介组织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要发展“会计、审计、咨询”等第三产业,从此,中介组织在金融、保险、房地产、劳动、法律、...  相似文献   

7.
洪岩 《侨园》2003,(1):20-21
在当代、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介组织正在成为人们生活中最热门、最频繁、最重要的话题之一。人们的衣、食、住、行越来越需要社会中介组织的帮助。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乃至行政体制的改革,都越来越需要社会中介组织的支持。国家的开放、国际间的交流、乃至全球环境的治理,也越来越需要非政府性的社会中介组织的推动。当然,人们在切实感受社会中介组织带来的好处时,也受到不少“中介混乱”的干扰和侵害。诸如“婚介混乱”、“职介混乱”、“房介混乱”、“留学中介混乱”等等,  相似文献   

8.
哗众取宠、花拳绣腿反不了腐败,某种意义上说,其本身就是腐败。反对腐败,必须动真碰硬,真抓实干。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判断、规律的把握、政策的提出,是准确的、科学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具体措施、政策,明显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到位率不高的情况,“标本兼治”在“本”的治理上明显着力不够,突出表现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关键举措并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反腐败要取得更大成效。需要探寻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路径。一是反腐败需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员参与;二是推行信用卡消费制度势在必行;三是坚决惩治行贿行为;四是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五是实施黑名单制度;六是把“12·9”国际反腐败日摆上应有位置。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异化现象,目前腐败问题从行为主体上,从时间、空间、数量上正在向外发散弥漫,其特点是:1腐败行为主体由个体腐败发展为集体腐败。依腐败行为的实施主体,腐败可以划分为“个人腐败”、“集体腐败”,即“政府腐败”、“企事业单位腐败”。所谓集体腐败,是指多人乃至团体合谋违纪违法,中饱私囊的腐败行径。综观时下风行的这种集体腐败现象,其表现形式和数量已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集体行贿,公礼之风盛行;集团截留,私设账外“小金库”;集体走私,明目…  相似文献   

10.
范晓雁 《理论探索》2006,(1):106-108
市场中介组织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中介活动的规范与否对市场经济影响重大。目前,我国中介服务行业中存在的违规操作现象颇为严重,甚至危及整个中介行业的市场地位,造成中介服务的信誉度大大降低。因此,对导致这些违规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规范市场中介组织的违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杭州和南昌的公众腐败意识问卷调查,从行贿者视角研究公众的腐败意识,探讨影响其行贿意识的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在其他情况不变的前提下,腐败容忍度越高,公众的行贿意识越强;对人情往来这种传统习俗的认可度越高,公众的行贿意识越强;越认可给领导送礼是有利的或值得的,公众的行贿意识越强;受教育程度高能弱化公众的行贿意识。因此,为了更好地建设廉洁文明的政治生态,需要加大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力度,减少人情往来和送礼之风等传统人情文化的影响;也需要对公众加强思想教育,降低其对腐败的容忍度,进而有效遏制行贿、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中介机构在各类腐败问题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的案件不断浮出水面,一些中介机构已经成为除腐败官 员和不法商人之外的另一只腐败“黑手”,如果没有这些“腐败中介”,很多腐败运作根本不可能进行和得逞。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中介组 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生 产、流通、消费、社会保障等领域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这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事实上,我国的社会中介组织从组建之初就与政府形成了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从理论上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扮演好其“裁判员”的角色,制定出完善的游戏规则,为社会中介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禁锢以及利益关系的牵制,当前政府却充当其了“运动…  相似文献   

14.
李文增 《求知》2005,(8):34-35
一、我市现代中介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中介服务业发展的现状。近几年,我市的中介服务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多层次、多形式、跨行业、跨地区的专业化、综合化中介服务体系。根据市发改委有关部门进行的调查和公布的有关统计数据,截止到2003年末,我市约有中介组织近万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关于行业自律性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15.
瞭望哨     
《瞭望》1996,(41)
也谈“公款随礼” 黑龙江 许文阁 “公款随礼”是一种现象,是群众对时下名目繁多的社会性应酬交往活动的戏称。其实质,是一种变相贪污行贿,实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官场腐败”。 乍一看来,“公款随礼”是拿公家的钱,又送给公家了,表面上存在着某种“合法性”。其实,一些“公款随礼”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及其领导  相似文献   

16.
正王石曾面对现场观众的提问:"万科是如何面对房地产行业潜规则"时说,万科的底线就是不行贿。他进一步解释说,在某些时候行贿者理直气壮,不行贿者就像小偷。尤其是当大家都在行贿,或者说许多人都在行贿时,你不行贿好像就成了另类,别人也不相信你没有行过贿。好像大家觉得行贿已成理所当然,不行贿倒不可理解。这种被迫发生后,再想成为理想主义者很难。行贿受贿是腐败的主要特征之一,为法律所不允许。可为什么还有  相似文献   

17.
论点集萃     
论点集萃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交换错位华东师大沈远新撰文认为,腐败意味着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的错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腐败行为总是涉及较为明确的“义务”,而且时间性也相当强。比如,工程发包中的受贿者在参与工程过程中能够分享到利惠,而且这种分享只能是在...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6,(19)
上海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徐晓青说,当代社会,包括律师事务所在内的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大。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在一些“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社会中介组织可以发挥有限但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成为社会危机事件处理中的一个参与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转交易成本高、促成交易难等困境最为突出。在这个背景下,完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中介组织机制逐步被采用。需要指出的是,中介组织在运转中存在的非独立性、利益诉求与利益冲突等缺陷反过来也会增加土地流转工作的成本,不能盲目肯定和依赖。本文从中介组织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参与方式入手,在分析成本增加逻辑的基础上,对中介组织参与风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红顶中介"是指与官场和权力有着或明或暗利益关联的中介机构。它们未能担负起社会中介组织应尽的职责,相反凭借垄断地位,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和机会,败坏了社会中介组织的形象,挤占了普通中介组织的发展空间,扭曲了其正常发展的轨道,已经成为社会中介组织发展的羁绊。整治"红顶中介"可为普通中介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为此,政府除做好"红顶中介"的脱钩工作,提高其独立性和市场化程度外,还要加大对普通社会中介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监管,促进其良性、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