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政报》2003,(1):11-12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确保我市达到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的标准,根据建设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印发的《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2001]126号,以下简称《通知》)和市人大常委会2000年11月8日修改发布的《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2.
为方便广大残疾人出行,提升宁海城市品位,宁海县规划局、县建设局和县残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通知,以进一步推行、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通知》要求,今后新建城市道路、大型公共建筑和居住区,均须严格按照《方  相似文献   

3.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全国政协第22次议政性常委会上作书面发言,呼吁为残疾人特别是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张海迪指出,近年来,我国无障碍建设进步很快,城市道路和商店、银行等公共场所,都不同程度地建设了无障碍设施,一些残疾人的家庭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但农村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草案》根据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本着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和无障碍社区服务作了规定,以方便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获取和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残疾人》2012,(7):16-16
6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草案》根据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要求,本着实用、易行、广泛受益的原则,对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和无障碍社区服务作了规定,以方便残疾人等社会成员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获取和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6.
几级台阶、一道门槛,健全人无所谓,残疾人却视如畏途。出门即遇障,谈何参与社会?京东通县近年来执行《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在全面推进残疾人事业中,着力抓好"无障碍"改造和建设,为残疾人参与社会提供最基本的硬件保障。一次,一个工厂的残疾人会计到城关镇政府交报表,镇政府门口的多级台阶使撑双拐的他大受其苦,终于双腿发软摔到在办公室外的过道里。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深受震动,看到千头万绪的工作中,这一件细微却牵设最困难人的最基本利益的事情必须去办。  相似文献   

7.
城市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应与城市发展同步,这是中外城市建设中的经验。我们黄岩区现有各类残疾人3.76万余名,在城市道路和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中采取方便广大残疾人通行和使用的无障碍设计,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正广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72号《广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已经2020年1月17日市人民政府第15届9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市长温国辉2020年3月6日第一条为了创造无障碍环境,保障残疾人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无障碍环境建设及相关管理活动。本规定所称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便于残疾人、老年人、伤病患者、孕妇和  相似文献   

9.
我国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1961年美国标准协会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便利残疾人出入、使用建筑物及有关设施的设计标准”。随后,英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及香港地区陆续制定了类似的法规。1974年,联合国召开“国际无障碍设计专家会议”,交流了经验,提出了今后任务。随后出现的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和“亚太残疾人十年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各级残联认真贯彻实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突出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及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点,狠抓落实,该市残疾人分散就业因成绩突出受到中国残联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1,(11):46-46
江苏省徐州市社会福利生产管理处狄邦成认为,在做好残疾人职工的待遇和技能提升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身心深层次需求,强化心灵关爱,努力打造"爱残"文化。一是着力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职工打开方便之门。福利企业内部道路和建筑物应符合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2.
3月16日,新华社全文刊登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规划“第十六章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二节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中,明确部署“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为在国家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同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于全面、加快推进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避免设施建成后再进行无障碍改造,促进残疾人充分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加快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进而提升我国城乡现代化建设水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鞠九江  狄邦建  丛越 《人权》2013,(4):10-13
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施行即将两年了。这一条例的实施,对于保障我国残疾人等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相关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获得社区服务起到积极作用。近日,家住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的残疾人阎建国,翻阅着他向全国人大提交的一份份有关制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建议和议案草稿,向笔者讲述了自己历时6年调查走访、收集资料,连续4年提交建议和议案,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制订和实施的故事。阎建  相似文献   

14.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中国残联、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工作的通知》(建标[2013]37号)(以下简称通知),对切实贯彻《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无障碍建设"十二五"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我国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进行部署。通知指出,2012年8月1日起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为我国依法全面、系统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城乡现代化建设水平,维护残疾人权益,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提供了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5.
微基层     
《中国残疾人》2013,(3):49-49
无障碍@红山街道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道办事处全面完成了32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并通过检查验收。此次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是迄今为止黄埔区改造户数最多、受益面最广的一次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为残疾人的出行及家庭生活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23,(13):36-37
<正>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法律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共8章,包括总则、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信息交流、无障碍社会服务、保障措施、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保障残疾人与老年人权益、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是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正Q中国民政:无障碍设计是20世纪基于人道主义诞生的建筑设计方法,作为学者您怎么看无障碍环境?A郑功成:无障碍环境指的是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的能够安全便利自主使用的道路、建筑物、交通工具、信息等服务的公共环境。当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无障碍设施是他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所以,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是简单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是保障弱势群体权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特殊产品和服务。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年社会以来,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老年社会的深度发展,决定了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是数以千万计的残疾人的现实需要,也是数以亿  相似文献   

18.
夏菁 《群众》2019,(18)
<正>无障碍出行,对于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群体,是出行便利的重要保证。然而,在具体使用场景中,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居住区等,无障碍设施普及率低、易被占用,或是存在不好用、不友好的局限,甚至会忽略使用对象的真正需求。于是,一方面,出行不便的人群越发减少出门,仿佛被"藏"起来,随之一起藏起来还有他们想要精彩生活的心;另一方面,无障碍设施因闲置而越发被占用、甚至破损,社会大众对于无障碍出行体系  相似文献   

19.
苏珊 《文明大观》2003,(10):14-15
为残疾人出游提供便利,主要体现在残疾人生活和交通设施建设、特别服务和对待残疾人的心理态度(如尊重和礼让)等几个方面。近年来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无障碍设施和周到的残疾人旅游服务,为残疾人的出游开辟了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20.
为了让全市24万残疾人真正走出家门,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日前,江苏省淮阴市政府批转了关于《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的若干实施意见。今后市区及所辖6个县(市)所在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