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的十余年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革命高潮时期,即辛亥革命时期。随着这次高潮的到来,中国的妇女参政运动也首次兴起。深入探讨这一时期的妇女参政问题,对于辛亥革命史及中国妇女运动史的研究,都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孙文建 《传承》2009,(20):100-101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得到了繁荣的发展,这主要是北洋政府的宽松政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作用和辛亥革命的思想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原因的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状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女界中的一批先进分子在"天赋人权"学说影响下开始摆脱封建男权主义的桎梏,为获得参政权而进行顽强的抗争。由于辛亥革命本身的不彻底性,加上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封建遗毒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妇女参政运动具有时代的不彻底性。但是它开启了中国女子参政的先河,其经验教训对后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4.
在北洋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得到了繁荣的发展,这主要是北洋政府的宽松政策、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作用和辛亥革命的思想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发展原因的研究,对我们深入了解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各方面的状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会党的反清民族主义、义和团的反帝民族主义、预备立宪时期的政治民族主义、国粹派的文化民族主义以及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等五大派别的合力最终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6.
刘智伦 《台声》2001,(10):12-14
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发生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由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场伟大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彻底推翻中国2000年封建帝制,以“光复中华”为内容的民主民族革命思想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在这场伟大革命运动中,有许多历史史料证明,台湾是我国受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深刻的地区之一。今天,回眸台湾人民在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响应和参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开展波澜壮阔、前仆后继的“台湾光复归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对于我们了解台湾人民“爱中华、爱祖国”的光荣历史传统,进一步推动和平统一大业进程…  相似文献   

7.
会党是辛亥革命时期一支十分活跃的政治力量,许多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都和它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宋教仁就是其中的一位。宋教仁与会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 宋教仁1882年出生于湖南桃源的一个地主家庭。宋父曾经学习武术,宋兄也拜师学武术并和会党有关系。宋教仁幼年就接触过《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这类反满作品,其中宋的祖父撰写的含有反清复明的《腹笥草集》对他的思想影响很大。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下,宋教仁长大后也就加入了会党的组织。  相似文献   

8.
周星林  彭筠 《湖湘论坛》2009,22(2):111-113
在辛亥革命时期,湖南的沅水、澧水流域涌现出了宋教仁、蒋翊武、刘复基、胡瑛、孙道仁、唐牺支等一大批精英人物。形成了独特的沅澧流域人才群现象。这个群体的出现,得益于湖湘文化的熏陶、得益于会党斗争的锻炼、得益于学生运动的思想启蒙、得益于核心人才的引领和武昌起义等革命实践的洗礼。  相似文献   

9.
到明年,即2011年,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了。辛亥革命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推翻了中国延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王朝,结束了帝制,创建了民国,这是中华民族划时代的功业,为此后社会的进步和革命力量的涌现创造了条件。不能设想,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社会会发生以后的根本性变化。虽然“民国”在很长时期内只有其名而无其实,但门户毕竟是撞开了。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与会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会党史的研究中,曾国藩应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人物。虽然不曾加入会党,但他却熟知会党的一切,由于曾身踞清廷高位,因而他对会党的态度如何实际可以反映出那一时期会党(天地会、哥老会)在清政治格局中的位置及变化,可以折射出统治者对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基本态度。因而研究曾国藩与会党的关系,便具有了它特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曾在广西边境的钦州、廉州与镇南关领导和发动了武装起义。本文认为,在这几次广西边境武装起义中,除了当地的民众外,华侨也是这几次边境武装起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华侨不仅表现在为武装起义募集和捐献经费,还组织队伍,以及由华侨会党首领联络海内外的会党共同举事。本文也认为,由于华侨回国参加武装起义,引起华侨居住国殖民当局的注意和恐慌,并加强了对当地华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他的思想道路,建国三十多年来,学术界几乎一致地认为他是从资产阶级激进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在这个问题上,各家所列举的证据不外他曾对以袁世凯为首的军阀官僚,进行过“揭露”和“批判”,写出了象《大哀篇》这样“申讨军阀专政的檄文”。笔者认为,这种论断与实际情况相距很远,各种“论据”大都出自对李大钊原文的误解。事实上,辛亥革命时期的李大钊还不是激进革命民主主义者,而是一个满怀爱国热忱的有志青年。他有着一般的民主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觉悟,却还没有成熟。我们只要把这一时期的政论仔细阅  相似文献   

13.
<正> 薛君度、萧致治教授合编的《黄兴新论》一书,是建国以来第一本黄兴研究论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黄兴新成果的总结,也是辛亥革命史研究的新发展。“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章太炎对黄兴的挽联,高度概括了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辛亥革命,向以孙黄并称。但由于各种原因,黄兴却长期受到冷遇,对他的评价也不尽公允。直到1978年以后,在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导下,黄兴的研究才开始出现转折。《黄兴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收录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说过: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是“中国两异性之大动力相博相射,短兵紧接,而新陈嬗代之时也。”这是一个不平静的时期。社会的动荡必然对社会心理产生影响。本文拟就这一时期的国民心态及辛亥革命思潮形成的社会心理背景作一再探析。 (一) 随着庚子事变的过去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中国社会心理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美国西部泛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地到太平洋沿岸之间广阔的地区。美国开发西部的过程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始于18世纪80年代,止于20世纪80年代,前后历时近200年。美国西部有两个集中开发的时期:一个是1860年-1890年之间,这一时期开发西部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皮货贸易、土地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史上具有特殊情况的时期,过去史书由于立场、观点的局限,把它说成“五胡乱华” 或“中原大乱’,也有的说是“黄河流域一次大破坏时期”。但是从民族关系来说,这一时期正是中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关系大发展、大融合时期。  相似文献   

17.
赵鸿娟 《思想战线》2002,28(4):41-44
清末民初虽然时间跨度不到 2 0年 ,但却是一个社会经济变迁较大时代。甲午战败 ,民族危机严重 ,以“振兴工商”为中心的“新政”成了濒临倾覆的清王朝挽救危机的主要手段。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政府也以“振兴实业”作为稳固其政权的重要方针。为此 ,相继颁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笔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探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的由上而下的一系列经济制度改革 ,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由此揭示推进和制约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八五”时期是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决定、实施中央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也是使宜昌地区经济建设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宜昌地区经济如何发展,对于加速开放开发,振兴宜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八五”基本思路的依据第一、宜昌地区面临着一个大的机遇,三峡大坝工程目前舆论又朝着有利于上马的方向发展,这将是宜昌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机。不抓住这个机遇来思考本地区的发展,就是一  相似文献   

19.
近代楚辞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的历史,一般认为起自1840年鸦片战争,终至1919年“五四”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的时期,它前继漫长的封建社会,是清季之余绪,后启现代史的开端,是中国新时期历史的前夜。从楚辞研究史来说,汉代创建的楚辞学,到清代末期,已走过了漫漫的长途,进入了又一个时期——如果说,汉代是开创期,魏晋南北朝唐代是继承期,宋代(主要南宋)是崛起期,元代是沉寂期,明清(尤其清代)是高峰期,那末近代就是高峰期转向现代新时期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楚辞研究总体上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由于历史年代较短——比起数百年之久的明清期,它仅有短短八十年,因而,毫无疑问,无论研究论著与研究学者均不如明清时那么多而热闹;二、从研究的风格特点看,这一时期既有承袭明清传统朴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1995年8月2日请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冯祖贻教授做关于“贵州辛亥革命”的学术讲座。冯先生围绕“贵州辛亥革命”这个主题,介绍了革命前的贵州形势和革命情况,分析了革命中的各派力量,并对革命中起领导作用的党派、人物以及他们的作用都作了简要介绍。关于辛亥革命前的贵州形势,冯先生认为,贵州的辛亥革命乃至全中国的辛亥革命都与英、法等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不一样,它不是一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中国的资本主义体系发展不完善,而贵州的发展相对于东部地区更为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者虽然不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