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凤凰南翔     
白蓝 《台声》2000,(12)
我国年轻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玉芬教授,近期欣然南下,离开了她工作多年的北京清华大学到厦门大学任教。她风华正茂,才华出众, 1991年她才 43岁就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凤毛麟角,这在我国科学界也是少见的。由于她的加盟,使厦大化学系的中科院院士增至 6人,真正成为南方之强。   日前,我见到了赵玉芬院士,并与她进行了深入交谈。她是河南人, 1948年生,从小在台湾念书, 1971年毕业于台湾清华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即去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分校上学,因入学测试成绩优异直读博士, 1975年获博士学位后就在该校和纽约大学化学系进…  相似文献   

2.
新年前夕,熟门熟路地来到赵玉芬院士的办公室,她一如往常满脸春风地站在门前等候。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7日,第11届国际生命起源大会在法国名城奥尔良举行,我国科学家赵玉芬和曹培生用严密的理论和大量的实验结果,从化学模型、数学模型和动力学模型三个方面证明:磷和氨基酸的化合物─—磷铣化氨基酸是生命起源的种子。国内外一些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揭开了生命起源这个和进化史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类似的千古之谜的谜底。赵玉芬1948年12月出生在汉口,不满周岁时便随父亲到了台湾。1971年她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1975年在美国纽约州大学石溪分校化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并继续留校做博士后。1978年她听了杨振宁先生一场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起源是什么,生命的起源和进化遵从什么规律,一直是科学家和哲学家共同关心和探究的重大问题。80年代末,北京清华大学的赵玉芬院士与她的合作者提出并论证的“磷是生命化学调控中心”的学说为探究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途径,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90年代以来,他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更深一步的研究。目前,他们提出的基于磷酸化氨基酸的核酸和蛋白质共起源的学说再次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众所周知,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表明,核酸和蛋白质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其中核酸是遗传信息分子,而蛋白质是执行功能的分子。只有当核酸一蛋白…  相似文献   

5.
项先贵 《今日浙江》2001,(20):42-44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笔者有机会采访了浙江籍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黄志镗。虽已年届七十,两鬓斑白,但知识渊博,思路开阔,滔滔言辞更显黄老矍铄精神。“院士”,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攀登科学最高峰的代名词。然而黄老却轻描淡写地说:院士是非常普通的,与常人没有多大区别,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头上有什么光环。正是这种谦逊的品质、真诚地为人和对化学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铸就了黄老一生不朽的化学事业。  相似文献   

6.
新闻事件:前不久,中共福建省委召开了所有常委参加的专项会议,会议决定迁建厦门PX项目,预选地将设在漳州市漳浦县古雷半岛。2007年3月,赵玉芬联合百余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  相似文献   

7.
《时代潮》1994,(8)
最年轻的学部委员 四月二十三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六届学部委员大会上,为新增补的200多位学部委员颁了证书。这是最年轻的学部委员、四十二岁的化学家赵玉芬高兴地领取证书。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位农民的女儿。36岁时,她出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0年后的1983年,又走上了江苏省省长的岗位,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省长。1989年,人们又惊喜地在北京国家化学工业部见到了她。 她,就是——  相似文献   

9.
张永莲院士领导的课题组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计委预攀登项目、国家973项目等,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张院士所做的事情,就是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新思想、新方法,从基因组、蛋白质组层面研究控制人类生殖和出生缺陷的分子机制,以达到健康繁衍、优生优育的目的。具体的说,张院士是专门研究男性生殖健康问题的。张永莲1935年出生于上海。中学毕业后,考进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1957年毕业时,她在分配去向的三个选择中慎重地写下了同样的二个字:科研、科研、科研。于是,她以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欧阳自远简介著名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1935年11月出生于江西吉安(原籍上饶),1956年北京地质学院毕业,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毕业后留所从事科研工作。1966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0-1981年、1983-1984年在德国马普核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客座研究员;1991-1993年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1993-2002年任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贵州省科协主席,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  相似文献   

11.
陈文新院士给我的第一个惊讶,是她有力的握手,那是一双在知识妇女中很少见到的手;当我跟随她走进书房,看到了她和毛泽东的合影,才知道她有不寻常的身世;墙上还有另一张照片,是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时与国家领导人合拍的,时间是2002年2月。  相似文献   

12.
我省曾从1996年元月起为在湘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人每月发放600元院士地方津贴。为了更好地体现党和政府对院士的关心,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研究决定,从1998年元月起,将在湘两院院士地方津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国人大代表王恩多当选为中科院院士。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在即,她所关注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60岁的张淑仪谈叶举止充满儒雅之气。她出身于书香门第,高祖曾是镇海县学教谕,三叔张肇骞是生物学家,也是我国最早的院士之一。家学渊源使她天资早慧,跳过初三考取省立杭州女子高中,后又跳过高三考取南京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她成了我国声学界泰斗魏荣爵院士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由贵州省选出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端夫,因病于2006年4月5日逝世。徐端夫的代表资格自然终止。  相似文献   

16.
陈冯富珍,加拿大西安大略省大学医学学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公共卫生科硕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她在卫生领域创下了许多个“首位”纪录——她是香港首位女性卫生署署长,首位进入世界卫生组织的香港公务员,首位获中国政府推荐竞逐联合国组织最高领导人的竞选人。2006年11月9日,在瑞士的日内瓦,陈冯富珍终于微笑着站在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宣誓就职台前。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创办于1945年,是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母校,福建省首批重点中学。在这里,活跃着一位台胞英语女教师,她就是吴晓萍。1983年,吴晓萍从三明化工厂中学高中毕业时,怀着对教师职业的崇敬和对教  相似文献   

18.
1999年 ,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55人 ,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113人。其中 ,两院增选的三湘院士(湘籍院士和长期在湘工作并在湘当选的外省籍院士)15人 ,他们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在这15名三湘院士中 ,在湘的6人 ,其中湘籍院士2人 ,湘籍在外省工作的院士9人。至此 ,三湘院士总人数达108人 ,其中湘籍院士为85人。1999年新增选的三湘院士 ,有如下特点 :一、在湘院士的分布已突破省会长沙城 ,省会之外的株洲开始有了第一位院士。从1955年中国科学院选聘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19…  相似文献   

19.
北京中关村知春路的“科学家手印手迹墙”已成为北京又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 从外形上看,她更像一本展开的“书”,不仅刻有革命领袖的科学论述,还有几十位院士的手印和留言。例如,王选院士:“想像力与求实精神相结合”;王大珩院士:“传承辟新,寻优勇进”;高登义院士:“知  相似文献   

20.
近百年以来,湖南人才群起现象,引起世界瞩目,真可谓唯楚有材,盛名天下。在人们的印象中,这湖南人才群起就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人才群起。然而,只要考察一下建国以来湖南院士的情况,人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湖南院士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成为湖南人才群中又一支劲旅! 自从1666年法国皇家科学院诞生第一批院士以来,院士从来是科学金字塔尖上的人才,是科学家中的精英,院士祢号历来是科学家头上的皇冠。自1955年中国科学院选聘苜批学部委员 (1994年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