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学习漫议     
沈福新 《群众》2007,(3):43-45
“人不学习要落后”——这是一句永远不老的老话;“人不能终身工作,却要终身学习”——这是学习型社会倡导的新理念。“知识”是一种神圣的“怪物”,怪就怪在它与其它资源不一样,任凭权力再大、财富再多、武力再强、手段再狠,也掠夺和俘虏不到“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只能是学习。  相似文献   

2.
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户丑只说,如果谁要选一个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有信心“光荣当选”。   户丑只的确不是在夸“海口”,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三个“硬条件”:一是名字老土;二是成年累月的着装打扮跟警察根本就不沾边;三是一天到晚灰头土脸的净往人多的地方挤,一点儿都没个警察的样子。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老户曾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请车上的乘客猜猜他的职业。有人说他像个机关门卫,有人说他像个炸油条的,有个小伙子显然想夸他,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退休的工人师傅”,一车人硬是没有一个人说他像警察…  相似文献   

3.
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一个家庭及其当家人来说,这是每天开门的七件事;而对于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工作及其当家人来说,则还要加上七件事——衣食住行用管查。这份差事是很繁杂的,是不轻松的,其艰难辛苦真正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事非经过不得知”的。所以,机关后勤这样的工作,有人说是“好汉不愿干。孬汉干不了”。可是,作为转业军人的李劲这条好汉,从2001年8月上任深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以来,硬是沉下身子,拼命苦干,不仅干得有滋有味,而且干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成绩斐然——李劲个人先后获得市“双拥先进个人”、“优秀军转干部”、…  相似文献   

4.
一些领导干部在谈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几乎无一例外地称自己“学习不够认真”、“学习系统性不强”、“工作一忙就忘记了学习”。这种明知放松学习是缺点.而叉屡屡不改的情况,在时下的领导干部队伍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比如.某地党委组织部门在年底审阅基层领导干部上交的150多份述职报告中.惊奇地发现,竞有145份称自己“放松学习”。对这种似乎已“司空见惯”的现象,有人戏称之为“可爱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耳闻目睹.每逢上级发通知号召深入学习什么,各地各部门就掀起一轮“学习新高潮”,纷纷定措施谈体会讲收获,绝无例外。但是,倘若有人真的以为现在学习已蔚然成风,那可以说是太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了。已有人提出忠告:当前的学习形式主义严重。曾看到一则杂谈.讲作者从几个参加“十五大学习班”的同志那里得知:学习的关键是要积极表态,表态的关键是高唱赞歌。有人本想就十五大文件暂未涉及、需要发展的地方提点建议.但一看大家都只表态,也就不敢言语了。真让人怀疑,如果今日重新发文“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否有人不管三七二十…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新上任的官员,都喜欢“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出些新举措,烧出个新局面,让干部群众耳目一新,让左邻右舍刮目相看。但也有人不以为然,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就明确表示说:“我不太喜欢烧‘三把火’。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把握,应该首先是对实际情况的积累和了解,再按规律做事。”所以,他上任后的一段时间里,婉言谢绝了包括中央电视台和湖南日报在内各种媒体的采访,理由是:“刚到任,希望多了解情况后才接受访问。”在就任湖南省委书记的会议上,张春贤也强调说“要刻苦学习,向同志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干部群众学习。”更有人要反其道而行…  相似文献   

7.
在有些人大工作座谈会上或有关人大工作的文章中,不时能听到或看到这样一个命题——“把某监督由程序监督转变到实质监督上去”。这里的两个监督不仅是指两个不同的阶段,而且是说“实质监督”的内涵是真实到位的监督,相比之下“,程序监督”则只是形式的、走过场的虚假监督而已。显然,这是对“程序监督”不批评的批评,不否定的否定。“程序监督”错了吗?凡监督工作都离不开程序。程序监督与实质监督是道路”与“目的”的关系,程序监督是为实质监督而运作的,没有程序监督这个条件,实质监督就难以实现。为监督设计的每一道程序,都不是空洞的步…  相似文献   

8.
祥云老帽山的“罗贤观”在小时候听得较多,知道了它是一个麻风病人居住的地方。每当一听到有人提起它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害怕、恐怖的感觉。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对它有了一些了解,感觉也就不是先前的了。今年在离大年三十还有四天的1月21日,我带着工作任务与许多同志一起驱车到了离县城18公里的“罗贤观”——祥云县皮防站麻风病疗养点。  相似文献   

9.
雨虹桥 《小康》2006,(2):84-84
前几年,《学习的革命》一书风行,对于革新陈旧学习观念起了不错的引领作用。此类作品我很喜欢。其实,需革新观念的岂只是学习?看对下“解放了”的现代人,终朝忙于工作,不少人累得疾病缠身,却无暇思考该怎样活,很是悲哀。同样干工作,有人事半功倍,有人事倍功半;有人从容干练,有人疲于应付;有人轻松洒脱,有人焦虑狼狈。效率高和低,状态好与坏,造就了不同品位的生活。久见不奇,变得麻木,于是生厌,进而散漫怠惰,导致长年事务缠身,终日苦不堪言,少有人不如此。工作无可逃避,与其因被动敷衍而终日心力交瘁,不如科学高效地安排,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  相似文献   

10.
“经济”和“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有人讲文化中心就不讲经济,有人搞了经济就丢了文化。厚此薄彼,实质上都将“经济”和“文化”这两样东西对立了起来。 前些时候看了一本书,是个法国人写的,给我以极大的启示。他提出一个观点,叫做:“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我非常赞成这个观点。 放眼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已经越来越高。今天  相似文献   

11.
人们遇到突发状况时,希望得到及时帮助;遭遇不法侵害时,渴望有人挺身而出。如果“救不救”“管不管”成为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个难题,“见义不为”“见危不救”等不良风气就会冒头。见义勇为,代表着社会正义,体现着时代精神和民族品格。然而也有人说,见义勇为过时了。但在我们身边,总不乏“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这些英雄,大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了不平凡的一笔。  相似文献   

12.
微言     
《民主与法制》2013,(16):43-43
“胸罩可以不戴,房子可以不住吗?” ——5月18日,在“商界木兰”年会上,有人向知名地产商任志强抱怨房价太高。任志强反问:“一个房产项目从开发到最终完成好几年,你做一套衣服用多久?  相似文献   

13.
康晓晖 《今日浙江》2011,(15):62-62
如果说“知识越少越需要学习”。大家都能认同;而要讲“知识多也需要学习”,恐怕就会有人认为这是故作文章。其实不然。在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不多者不学不行,知识多者同样不能懈怠,也需要抓紧学习、继续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9,(24):61-61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贡献,我还是每天老老实实地工作。——有人问“你是院士了,怎么还那么卖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这样回答。年过七旬的汪教授精力过人。每天工作12到13小时。  相似文献   

15.
学不可以已     
古人说:“学不可以已。”人类命运的改变,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事业的繁荣.都直接地同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联系着。其中.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是国力之“芯”。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学习,关系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16.
<正> 黝黑的面孔,其貌不扬,但从那一双有神的跟睛里可以看出智慧的流动。这就是著名青年经济学家钟朋荣。记者前不久在北京访问了这位年轻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副研究员,请他就目前国内的改革情况谈谈看法。话题首先从眼下步履维艰的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开始——破“三铁”:绕不过去的问题破“三铁”终究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要把企业推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还是要破“三铁”。劳动力的流动,是搞商品经济不可避免的。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条件。一个条件是这边破“三铁”,那边要有工作岗位,就  相似文献   

17.
喜迎新世纪     
刘思 《中州统战》2001,(1):34-34
不管怎么说,新世纪到来了! 为什么要先来个“不管怎么说”呢?因为新世纪到来之前,曾有过太多的说法。先是“千禧”之辩:有人说 2000年是“千禧年”,有人就指出“千禧”是基督教用语,“我们”用不得也——其实“公元”也是从基督教来的呢,但“千禧”还是被避讳了;后又有 2000年是否新千年之争:有人说新千年自此年始,有人就指出公元无零年,应自元年始,争议遂息;最后,关于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哪里,国外有争的,国内也有争的,一时不可开交……总之,围绕新世纪,有不尽的话题。然而不管怎么说,新世纪——说跫然而来也好,…  相似文献   

18.
同为“一把手” ,有人洒脱有人忙。洒脱者 ,容光焕发 ,游刃有余 ;忙乱者 ,焦头烂额 ,烦而至极。烦之所在 ,家里有人等 ,路上有人拦 ,会场上有人找 ,办公室有人缠……凡此种种 ,大有难以招架之势。如何做到忙而有序 ,忙而有效 ,忙中有闲 ,既当一名称职的领导 ,又做一个洒脱的“一把手”?笔者以为当以创造环境为首要。“锁定职能”法。一把手工作职责、主攻方向锁定在什么位置 ,取决于其所属部门的职能、职责。要做到工作业绩突出而不碌碌无为 ,当首先界定一个部门的主要职责职能和工作目标。“分工负责”法。俗话说“实在的领导自己干 ,精明…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你们以后可以告诉大家,总理今天就吃文楼种的菜。” ——温家宝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慰问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致孤儿童,就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调研,得知有人对这里的蔬菜另眼相看时说。  相似文献   

20.
罗红 《当代广西》2005,(5):50-51
执政能力是一种特殊的领导能力,它的获得与提高,要经过很多艰苦的“学习”工作。一个执政党及其各级基层组织,只有把学习摆在重要的位置,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不断获取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应对新变化,解决新问题,成就新政绩。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无疑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由之路。一、提高执政能力要搞好“学习” 1.学习问题——事关国家与民族兴衰。执政党任何一个重大的决策,都将会对社会产生决定性的深远影响,所以执政党必须是一个精英之党、道德之党、理性之党。中国共产党是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她就必须把自身造就成为一个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