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也是我国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潜在开发地区,在我国海洋总体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开发和利用南海资源是突破我国未来面临的空间有限、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等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和重要出路。海南、广东两省背靠南海,区位优势明显,两省的海洋经济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合力打造海洋高端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2.
蓝色经济作为强大的新生力量,正引领和推动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大调整,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我国实施国家海洋战略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随着琼台合作的逐步扩大和深入,琼台面临着加强海洋经济合作的重要机遇。海南应加强与台湾在海洋经济方面的合作,推动建设以海洋开发开放为主要内容的南海蓝色经济区,构建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推动海南海洋经济加速崛起。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9,(3)
海南从一个普通的地级政区升级为海南省,对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维护南海九段线海洋权益、推动我国和沿海省区向海洋发展战略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南作为一个"海防岛",当前对捍卫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海洋开发和管理发挥着重大作用。海南建省30年的成就显示,这一政区改革不仅是海南,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个重大的政治经济成就。  相似文献   

4.
苏文 《新东方》2011,(2):7-10
全球新增油气储量逐渐转向海洋,深水海域已经成为全球油气资源储量接替的主要领域。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230-30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50万亿m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上大庆"的建成,标志着浅海油气开发成功和中国石油开发进入海洋时代。南海深水油气开发战略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是国家南海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水大庆"的开发借力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同时又将大大促进海南省整体资源的深度利用,也将有力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水准。  相似文献   

5.
《新东方》2019,(3)
海南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的省份,海域面积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2017年,海南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1250亿元,预计到2022年,海南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将突破2000亿,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将超过30%。尽管如此,海南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却远远落后于广东、山东、福建、浙江等全国其他主要沿海省份。为此,海南需要借鉴国内外发展海洋经济经验,从着力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建设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重点壮大海洋油气,加速推进深海科学技术研究等为突破口,把握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契机,着力提高海南海洋产业总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以南海开发为依托 为可持续发展奠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决定》围绕科学发展观, 从宏观层面确定了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这是海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海南省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加发展后劲,从而为海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为稳定南海局势、开发南海资源、构筑地区安全奠定了基础。海南的发展必须在南海开发中寻求新思路、新途径。海洋资源、热带岛屿、区位优势、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21世纪我国潜在的能源基地,这些都是海南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尊贵”,围绕这些题目做文章,海南的“过人”之处和战略地位将会逐渐显现出来,海南省以海洋开发拉动的新一轮的社会经济大发展亦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7.
海南的优势来自南海,海南的战略地位亦来自南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开放、开发南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海南应充分借助滨海优势,从战略、产业和理念三个角度,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明确海洋发展战略,把海南建成南海综合开发战略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整体提升海洋经济,树立"开放、包容、顽强、绿色"八个字的海洋发展理念.于此同时,大力促进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大开放推动区域开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实现旅游房地产的突破、实现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突破,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8.
刘云亮 《新东方》2014,(5):34-39
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南海海洋经济发展,不仅将极大地维护我国南海主权,而且提升我国开发海洋资源技术实力。南海海洋经济有其特殊性,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产业政策也具有特色,海南结合南海发展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应的海洋产业规划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如创建南海海洋经济的保障基地建设管理等相关法律制度,寻求扩大南海海洋服务领域;制定鼓励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一系列地方法规、政策和措施,制定《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条例》等。  相似文献   

9.
韩静 《小康》2018,(11)
正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多年来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推动下,处于我国"南大门"的海南向海图强,紧抓优势深耕蓝色经济,绘就着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宏伟蓝图,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不断贡献力量。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拥有长达1823公里环岛海岸线的海南,作为我国管辖海域面积最大的省份,三十年来在海洋强国战略中肩挑重担,紧紧围绕"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4,(1)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正>海南作为一个岛屿省份,发展经济必须充分利用岛外资源和市场。推进海南航运枢纽建设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战略的必然要求,对维护国家南海主权、实施南海开发、探索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结合海南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对海南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航运枢纽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制定南海发展战略 加快南海区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南海诸岛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能源资源、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又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航道。维护南海权益,开发南海,事关国家主权和尊严,事关我国核心利益,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早已明确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但中国至今尚未全面展开海洋开发特别是南海开发。前段时期,南海局势日趋紧张和  相似文献   

13.
王建国 《新东方》2014,(4):24-27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面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面对海洋文化的兴起,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海南地处中国南海前沿,挖掘海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对于我国建设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世界的广泛联系与合作,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本 《新东方》2014,(1):25-29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南海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舞台,是世界格局中增强大国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夺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面积。南海是一个半闭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是繁忙的海上通道,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开放与开发攸关我国崛起为海洋强国,也决定着海南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国际旅游岛的成败。鉴此,《新东方》从本期开设《南海瞭望》栏目,希望国内外海洋专家学者关注南海、研究南海,共同将《南海瞭望》打造成为南海学术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渔业和矿产资源最丰富、航道最繁忙的海域,但同时也是领海争端最多、问题最为复杂的海域。海南省作为南海主管省份,其海洋行政管理职能定位如何,直接关系到南海的有效管理。从历史上看,地方政府职能定位主要是陆地上的管理,对于地方政府在海洋管理上如何发挥作用,中央政府没有明确的规定。面对南海紧迫的形势和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省在南海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研究海南省在南海行政管理中的职能定位也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新东方》2017,(1)
三沙市地处中国南海,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管辖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南海权益维护的战略重地,承担着"维权、维稳、保护、开发"的国家使命。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海域面积比较大、生态十分脆弱、自然环境恶劣,以三沙市所辖的岛礁陆域为支撑,无法满足三沙市日益发展的需要。在海南本岛建设一个服务于前沿岛礁和海域的腹地系统,加强陆海统筹,为维权维稳、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后方平台,以期承接三沙市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对接落实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8.
正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无疑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海洋事业列为全国工作重点之一,并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的整体工作思路,再次凸显国家高层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考虑。浩瀚的南海占据我国海洋面积的2/3,近乎渤海、黄海、东海三大海域总面积的两倍,蕴藏丰富的海洋油气、生物、矿产和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极大。然而南海却是我国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短板。从外在因素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  相似文献   

19.
谢妍 《今日海南》2019,(6):60-61
<正>在"海洋强国"及"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背景下,南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受到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南海学学科体系,对提升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实力、推进实施南海战略和推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在分析构建南海学学科体系意义的基础上,从南海政治学、南海经济学、南海文化研究、南海生态研究等方面探讨学科框架的建设,并进一步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云亮 《新东方》2013,(1):14-19
我国开发利用保护南海资源,需要一个强有力起到保障作用的基地,国务院在确定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目标时,将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列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六大战略目标之一。围绕我国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问题,可以从南海资源开发的实际需求出发,立足海南,积极拓宽和延伸海南岛的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加大出台促进南海油气、旅游、渔业等资源开发力度的政策措施,综合提升我国南海维权"软实力",充分发挥海南作为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