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价活疫苗对蛋用鸡的免疫效力试验1)周蛟刘爵刘有昌姚炜光王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00081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由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严重危害3~12周龄雏鸡与青年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病...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鸡IgG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抗体的研究王红魏云玲1)辛颜彬1)(解放军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心实验室050081)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雏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鸡腔上囊严重损伤进而导致免疫抑制。检测IBD抗体...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的腔上囊是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攻击的主要靶器官。由于腔上囊受损伤后影响B细胞的形成,产生免疫抑制,使机体对多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其它疾病。本试验旨在观察鸡感染IBDV强毒...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价细胞弱毒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价细胞弱毒疫苗的研究贺荣莲吴健敏兰美益蒋冬福黄红梅韦志锋(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其病原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感染后引起鸡群发病死亡,因其损伤鸡的免疫器官腔上...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王永山,周宗安,翟春生,方元,顾志香,王元伦(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南京210000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以侵害雏鸡淋巴组织特别是法氏囊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省疫情资料,1998年鸡新城疫(ND)、鸡马立克氏病(MD)、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鸡白痢(PD)是本年度危害我省养鸡业的主要疫病。另外,少数地方还发生了禽霍乱(FC)、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和鸡瘟(FP)。...  相似文献   

7.
感染IBDV的雏鸡在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后血液中免疫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变化李晓明(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主要侵害雏鸡免疫系统,引起免疫抑制,使其对多种疫苗的应答能力降低。但有关IB-DV感染鸡群在接种传染性支气...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油乳剂组织灭活苗的试制和应用朱启群(江苏省启东市畜牧兽医站226200启东市于80年代初发生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10多年虽然引进了多种IBD疫苗进行免疫预防,但效果不一,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为了更有效地控制IBD的流行,作者...  相似文献   

9.
用鸡、鸭、麻雀3种不同源性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分离株人工感染80日龄的SPF鸡,初步试验发现,这些病毒均能使接种鸡的腔上囊明显萎缩,组织切片见淋巴滤泡萎缩、坏死,从人工感染的鸡腔上囊组织中可检测和分离到IBDV。各试验组的腔上囊指数平均值分别为:鸡283,鸭314,麻雀364,对照组511。经统计学分析(t检验)3个攻毒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亚型的分离与鉴定1)李向宇唐娟苏鹏2)赵心力3)赵世华刘晓松(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0)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已遍布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威胁和经济损失。1985年Rosenberger等在美国分...  相似文献   

11.
用纯化的抗鸡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抗体免疫家兔,将所获效价较高(1∶16)的兔源抗IBDV独特型抗体分别与福氏完全和福氏不完全佐剂按1∶1比例乳化制备成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用该疫苗免疫迪卡公雏鸡和SPF鸡,经用IBDV强毒株以点眼和滴鼻方式攻击,试验组的保护率分别为98/98,100/100,49/49,大群免疫接种的应答率为100%。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二价活疫苗免疫干扰试验刘爵刘有昌周蛟王平姚炜光李平范书曦张方亮苏凤林(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100081)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一种对3~12周龄鸡和青年鸡致病力极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腔上囊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3.
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死亡鸡各脏器病原的含量测定朱瑞良,张绍学,牛钟相(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各组织器官的含毒量均不相同,我们通过琼脂扩散反应(AGP)检测了人工感染IBDV死亡的...  相似文献   

14.
感染IBDV雏鸡接种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后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叶得河李晓明(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兰州730070)谢怀海(兰州生物制品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危害大,给养鸡业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5.
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高免血清的制备纯化及检验张绍学朱瑞良唐珂心牛钟相柴家前常伟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271018)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危害雏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我们用提纯的IBDV免疫SPF鸡制备抗IBDV的高免血清,并通过盐析法...  相似文献   

16.
囊病宁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疗效报告吴杰(江苏省盐城市郊区永丰乡畜牧兽医站224054)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腔上囊炎(简称IBD)。本病1957年首先发生于美国东海岸特拉华州南部甘博罗,称月“博罗病。1962年从病料中分离出病毒,...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是幼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威胁养鸡业发展的主要传染病之一。IBD抗体测定最初采用琼脂扩散试验(AGD),后来用中和试验(SN)。近年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为一种敏感、定量的诊断方法用于鸡群IBD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鸡球虫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免疫相互影响的研究段嘉树,黄荣生,刘文涛(北京农学院102208)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许多地区的鸡场广泛流行,IBDV感染后会抑制新城疫抗体的产生,并能影响多种疫苗的免疫效果,制定鸡群免疫程序时,雏鸡在2周龄...  相似文献   

19.
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阳性麻雀体内分离到了一株病毒,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和DIG-标记IBDVcDNA探针斑点杂交试验证明该病毒为IBDV。病毒可适应于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产生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血清型鉴定为Ⅰ型,病毒代谢抑制试验证明其基因组为RNA,病毒核酸的电泳图谱呈两条特征带。病毒对乙醚不敏感,pH2.0不能灭活病毒,pH12可使病毒失去感染性,56℃作用3小时病毒仍有活性,70℃1小时可灭活病毒。以上结果表明从麻雀体内分离到的IBDV理化性质比较稳定,与目前鸡场流行的IBDV极为相似,可能与鸡IBDV同源,提示麻雀可能在IBD流行病学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不同病毒株感染SPF鸡比较病理学观察陈明勇高齐瑜施海勇方曙光(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诸多血清亚型和变异株、超强毒株的出现,使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