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2010,(2):63-64
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发布的《2008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力度加大,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
<正>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发布的《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投入强度(RD经费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再创历史新高。随着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年均20%的增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科研项目的投入"不差钱",并不代表科研经费就能花在刀刃上。中国科协的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  相似文献   

3.
数字浙江     
肖勇 《今日浙江》2010,(23):7-7
6.6亿 “十一五”期间,浙江累计投入经费6.6亿元,支持国粹中医药的科技研究与发展和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先根据更新后的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应数据对比做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技术,进行大量、详细的实证分析,从而考察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分析R&D经费投入的三个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各自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实证结论并结合国情,对我国未来科技投入具体分配以及在R&D经费投入的三个要素之间如何分配比例问题,进行政策性分析,为具体部门实际操作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意见和现实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6.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强大的科技投入作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科技投入逐年增长。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已从2002年的128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从1%提高到1.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当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投入仍然较为有限。不过,更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科技投入的体制机制和效益不尽人意。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浪费不起;我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耽误不起。因此,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科技投入效益是我们当前时期面对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吴晓灵 《中国人大》2010,(22):24-24
这几年国家的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科技占全国GDP的总量从2000年的1%增加到去年的1.7%,增加的这些投入促进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但管理上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8.
湖北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湖北省财政科技投入总量保持增长;投入结构逐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在科技经费筹集额中财政科技投入的比重偏小;财政科技投入的强度不高。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实施湖北省“科教兴鄂”战略,湖北财政应建立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这是确立财政科技投入法定地位的需要;是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的需要;是建立符合WTO规则运行投入机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同时,必须进一步规范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科技部提出的《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0.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客观评价作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以R&D经费投入为研究出发点,对我国及中部六省高校的科技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R&D经费投入增长迅速,但高校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数,政府拨款在高校创新活动中处在绝对支撑地位,要发挥协同创新的引导作用,拓宽科研经费投资渠道,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1.
李墨易 《中国民政》2013,(11):53-53
广西南宁市始终把加强社区综合减灾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的制度建设,加大经费投入,采取强有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陈建明 《政策瞭望》2013,(11):44-46
近年来.瑞安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委“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市战略,按照“政府抓环境.企业抓创新”的思路。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调动企业与政府良性互动.提升区域创新水平,不断增强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打造省级工业强市.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年增幅均达到60%以上。今年1至9月份.完成工业性投资69.1亿元.增长41.4%.增幅列全省“十七强”第一,其中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投入48.5亿元.同比增长36.7%.占工业投资比例70.3%。企业创新动力强劲: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产品产值率16.9%,居温州三区两市首位:完成3935家“个转企”、总量列全省第一。  相似文献   

13.
数字系     
《民主与法制》2013,(20):6-6
1028.52亿元 据中央决算报告,中央行政单位去年行政经费实际支出1028.5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3%。 5.59亿元 统计称,去年“三公经费”实际支出74.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5.59亿元。  相似文献   

14.
《民主与科学》2005,(2):16-17
基 础研究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先导和源泉。我国政府对基础研究一贯重视并已有相当的投入。但总体来讲 ,我国孕育基础研究的土壤不够肥沃 ,有利于基础研究发展的体制环境还不尽如人意。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投入不足。20世纪90年代 ,我国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长期徘徊在0.5 % -0.6 % ,2003年为1.31 % ,与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显著。其中 ,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就更显不足 ,只占科技投入总量的5.7 %。二是效益不高。我们更为关注的是在科技投入中 ,特别是投入到基础研究的有限经费 ,还存在效益不高的突出问题。如果…  相似文献   

15.
唐龙 《重庆行政》2013,14(3):104-105
研究开发能力是重庆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市科学研究和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在研发活动中,经费投入是确保各项研发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研发投入能力建设,不仅明确提出各发展阶段为促进创新驱动所需的研发投入定量指标,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Hallak的质量测量方法构建基于产品价格和产品质量的引力模型,测算广东2009—2017年的出口产品质量并探讨了研发投入结构、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从研发投入总量来看,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都呈现倒U型的演变轨迹,当前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对出口质量提升有正向作用。从研发投入结构来看,增加试验发展研发投入强度和企业资金研发投入强度有助于出口质量提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类研发投入强度的边际影响基本呈现递减趋势。从人力资本水平来看,受大学教育人口比的提高能直接促进出口质量提升,受大学教育人力资本调节的研发投入强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边际影响最大而且显著,表明了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在提高研发投入强度边际影响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其中海南R&D经费投入68.4亿元,同比增长45.5%,高于全国35.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第一,投入强度首次达1%。这不仅反映出海南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支持,而且说明海南正驶在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快车道上。2023年是海南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海南应抓住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的机遇,合理高效配置创新资源,最大限度释放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笔者通过考察海南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的现状,针对科技创新赋能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和制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武昌区针对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短缺问题,从财政预算中设置单独科目,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年均下拨基层党建工作专门经费200多万元,初步建立起  相似文献   

19.
赵永前 《人民论坛》2011,(12):134-135
我国科技事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制约因素与瓶颈。在"十二五"期间,发展科技事业应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实力,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创新制高点。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份,为了解本市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在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的倡导下,成立了学前教育调研小组.调研学前教育管理情况、经费投入情况、体制情况、队伍建设情况等,我很荣幸能成为其中一员。作为小组成员,同时又是京郊民办幼儿园的举办者.我就目前京郊学前教育所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浅谈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