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市融入过程中,农民工的角色没有得到强力的各项政策的支持,出现角色认同的困境。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角色认同困境,并认为,各项配套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农民工称谓的弱化、文化建设与价值引导、个体心理调适等是消解困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农民工的政治认同方式发生了一定变化,呈现出复合性特征。这种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中国家与农民工关系的根本性嬗变。就目前而言,这种复合性政治认同对社会秩序建构具有积极作用,且在短时期内不会出现很大改变。因此,理性对待这种政治认同模式,以合理的现代国家政权能力建构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工政治认同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描绘与论证社会成员的共同愿景,建构与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影响着政治体系的正常运行。在当今文化多元化格局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能为当代中国政治提供合法性支持、情感型归属与主体性确证,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本原性基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在多元文化冲突、西方文化入侵和文化话语权疲软下的三维危机呈现,是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弱化的现实诱因。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焕发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活力,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是推进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重要进路。  相似文献   

4.
对政治系统的稳固政治认同是现代化的基础。通过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感、政治效能感、政治参与五个指标对农村青年的政治认同进行了观察,并基于合法性理论,对农村青年政治认同弱化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政治文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和今后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政治文化将是由占主导地位的“初级形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其他非主导政治文化的复合体。客观地看,中国政治文化尚不完善,存在着弱化中国社会现代集体认同的不良因素,但总体上能够承担把中国社会各民族及其他利益群体“做成”现代集体认同的角色。从趋势上看,中国政治文化将对中国民众的政治行为乃至全人类的政治发展发生越来越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现实保护二者在现实中存在差距.调查发现,农民工权益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认可,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保障农民工权益要在全社会形成价值认同,即政府、社会、资方与农民工之间在农民工权益问题上达到一种价值共识,形成广泛认同的价值理解机制.农民工也要走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之路,成为现代社会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7.
微时代视域下,网络的普及和创新一方面保障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时效性,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新载体,增强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弱化了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效果,影响了政治认同教育的舆论环境和主流思想。为了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效果,网络运营商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机制,高校要抢占网络阵地,积极创建政治认同教育平台,教育者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要树立扬弃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以法律权利为视角,以社会学实证的研究方法,考察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现实保护以及二者在现实中存在的差距,可以发现,农民工权益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认可,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普遍存在.保障农民工权益要在全社会形成价值认同,即政府、社会、资方与农民工之间在农民工权益问题上达到一种价值共识,形成广泛认同的价值理解机制.农民工也要走自我发展之路,成为现代社会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9.
以利益主体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和主导价值观弱化为特征的社会转型对当前的统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文化认同的视角入手,以文化认同推进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并在协调现代性与传统性,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基本价值观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港英政府十分重视利用学校教育维护其长远的殖民统治。殖民教育的特点是立足于保持香港国际转口贸易港的地位、对中国的"疏离教育"和对英国的"子民教育"。20世纪70年代之前港英政府奉行的是一种教育去政治化的策略;1984年后学校教育逐步转向积极的政治社会化。香港同胞的政治文化认同体现为鲜明的本地性、模糊的"泛华人"性、功利的世界性。殖民教育导致香港同胞中国国家认同严重弱化,对于香港回归后的政治文化生活都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负面影响,须从政治、教育、文化、宣传、融合发展等方面予以矫治。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有序参与国家政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农民工有序参政的渠道有党派政治组织、政治代议组织、政治协商组织、阶层工会组织等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推进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措施主要有:夯实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双轨推进”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相关活动,创新加快推进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疏通农民工有序政治参政的方式与渠道,提高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素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有序拳政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2.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具有丰富的内涵。政治安全可定义为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法治体系及其主导的意识形态等各因素,保持自身结构相对稳定和有效,能够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发挥其正常功能。当前,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着政治认同弱化、改革中坚守政治定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和党的建设面临风险等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增进政治认同、全面深化改革要坚守政治定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四个全面"视域下维护政治安全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3.
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对于建设"美丽新泉城"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济南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存在危机。应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创新为切入点,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城乡劳动力统一就业制度,为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提供制度和体制保障;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为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提供组织保障;以尽快建立健全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专门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重点,为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提供法律保障;以培植人文关怀的环境、构建人文关怀的体系为生长点,建立完善农民工的精神关怀机制,为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提供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4.
比较与判定:中西政治认同异质的当代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认同是现代性的产物,现代化进程中中西政治认同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审视中西政治认同的异质是解读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并对当下认同问题提出对策的前提性判断。管窥中西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的差异,得出中西政治认同呈现利益共享型与利益博弈型、政治整合型与政治耗散型、文化再造型与文化悬置型之异质判定。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中国社会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是与中国独特城市化、工业化相联系的问题,还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联系的问题。从长远的角度看,农民工问题是去农民工的农民身份,解构农民工,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现阶段权益问题则是农民工问题的重中之重,是农民工问题的核心。农民工权益问题覆盖面广,包括劳动经济权益、政治民主权益、文化生活教育权益、社会保障权益等等。通过转变观念、将农民工组织起来、制度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行为主体日趋分化和多元化,利益格局也渐趋多极化。资本、商品、通信和新闻媒介的全球流动对主权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形成巨大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弱化。要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必须进行意识形态灌输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政治符号是国家认同生成与强化的重要资源,"孙中山"是海峡两岸都认同的、为数不多的政治符号。孙中山政治符号是在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民族独立斗争过程中和现代政治文化发展中形成的。在国家认同的现代建构中,孙中山政治符号仍能提供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仍然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连接纽带、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核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源泉。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指导新形势下统一战线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必须聚焦政治认同问题。政治认同是统一战线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统一战线本身就是政治认同的象征,是最大公约数的符号。“社会重构”与“重构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客观事实,后者是主观自觉。在当代中国重构社会中增进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价值。统一战线发展的新形势对充分发挥政治认同的作用提出了新要求。统一战线负有增进政治认同的职责担当。从当代中国增进政治认同的要求来看,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开展创新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全局性与局部性、和谐性与斗争性、整体性与分层性等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农民工群体的主力,但由于国家制度、经济、社会关系等客观因素以及自身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取向等主观因素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受到阻碍,很难融入主流社会。为了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必须强化政府的主体作用,加速城乡一体化制度创新;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发展平台;加强学习培训,引导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多管齐下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政府、企业和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形成合力,是最终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青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是与新时代脉搏同步跳动的新力量.青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领、引导和栽培.切实做好青年政治引领,对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新时代青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交流交往的国际化程度高,信息获取及时广泛,价值认同多元并存,关注点发散且迁移多变.传统的青年政治引领,面临形式枯燥、吸引力弱化、受外部环境影响和干扰较大等挑战,工作相对乏力.针对青年工作的现实需要,提出做好新时代青年政治引领的对策:一是夯实理论基础;二是营造成长环境;三是突出价值认同;四是创新方式方法;五是践行青春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