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笔者在网上下载打印了报告全文,一字一句地理解、体会和展望,每读到精彩动人处便划上横线、波浪线或打上圆圈,甚至抄在笔记本上,并写下自己的感动、感悟和感想。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云南省大理苍山石门关景区,作为苍山洱海旅游大环线上新开发的旅游吸引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成果,创出了"规划、建设、整改、创A、运营"五个协调推进和景区带村"精准扶贫"的新经验。景区接待人数和营收同步"跨越增长",从2014年接待旅游者3.11万人次,营收32.53  相似文献   

3.
<正>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一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对实体经济的高度重视,源于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深刻认识和重大判断。当前和今后一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金融业已成为北京的第一支柱产业,并有效带动优质资源更多地配置到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目前,金融业已成为北京的第一支柱产业,并有效带动优质资源更多地配置到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5.
江仕敏 《创造》2019,(5):59-64
2019年5月10日,我国迎来第三个"中国品牌日"。为民族品牌设立专门节日,表达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诉求--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加快推动供给结构优化升级,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壮大品牌经济,正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品牌竞争已经成为国际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品牌建设既是提升我国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六个方面战略布局入手。战略目标的明确和战略布局的完善,为铁路改革发展指明了工作方向,提供了工作遵循。铁路企业需要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找准定位,积极主动发挥作用,推动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8.
徐惠民 《群众》2020,(1):15-16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南通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把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作为主攻方向,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把提高治理效能作为结果导向,坚持系统思维,完善制度机制,奋力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思想认识再深化,坚定扛起推动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政治责任。制度是定国安邦的根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制度建设的战略任务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报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发展理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种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保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光明网:现在农业的主要矛盾由原来的总量不足,转化为结构性矛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哪里?怎样深化结构调整?谢志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要围绕这一主线稳定粮食生产、推进结构调整、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核心目标,从生产端、供给侧入手,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农业的要素、产品、技术、产业、区域、主体等  相似文献   

11.
正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工业,核心是制造业。工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推进创新创业的重要驱动。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进行的十九大后的首次调研时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省委在推进经济发展高质量的部署中特别提出,要把实体经济作为构建符合发展规律、体现江苏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环境,弘扬工匠精神,把江苏加快建成具有国际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铁路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更应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率先实现现代化,从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进入新时代、建立新体制、展示新作为,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2018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施铁路客运提质计划。该计划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全面提升客运供给质量攻坚战,力争到2020年实现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客运服务,铁  相似文献   

13.
《群众》2017,(23)
正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等六个方面描述了新时代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江苏作为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具备率先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势的省份,要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来引领经济行稳致远,既应从全方位把握六条路径,更应特别重视从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19,(24)
<正>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到十九大报告明确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再到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可以看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党和国家高度关切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县域治理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基层和谐稳定,事关政权长治久安,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年来,邳州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17,(14)
<正>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遵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正在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2016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揭示了质量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揭示了微观质量与宏观质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是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下最大气力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明确指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中第一条就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17年7月,省委书记刘赐贵同志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时强调,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扎实推动海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旅游产业供给侧存在的一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新时代加强乡村治理、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龙游县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推进基层党建,一根红线贯穿到底;创新模式,走基层智慧治理新路子;持续发力,实现基层治理结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何亚娟 《群众》2017,(21):56-5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业态,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作为实体经济聚集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县域经济增  相似文献   

20.
正机构改革是一场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研究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到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这一重大制度安排,必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