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面孔     
本·拉登当地时间2011年5月1日23时35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了约9分钟的讲话,宣布美军击毙本·拉登。10年前,被指为美国9·11恐怖袭击的幕后策划者本·拉登,成功袭击美国本土后开启了国际反恐的时代;10年后,美军海豹突击队在巴基斯坦首都附近城市阿伯塔巴德40分钟的  相似文献   

2.
5月1日晚,在白宫高调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根据情报,美国在经过8个月的艰辛准备后,终于在巴基斯坦击毙了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奥巴马称:“正义已得到伸张”,美国打击基地组织的行动取得了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变形金刚》、《金刚狼》、《守望者》等最新好莱坞大片,估计大家已经看过。今天的好莱坞影片已风靡全球,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但也许你不知道,好莱坞却是在上世纪经济大萧条时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对电影界的人来说,只有进入好莱坞主流影片的权力金字塔顶峰──制片人(producer),才是真正的荣耀。在美国打拼了15年的罗燕,终于成为第一个进入好莱坞主流电影的华人独立制片人。2001年4月20日由她编剧、担任总制片人并主演的《庭院里的女人》在全球同步发行。影片上演引发的热潮也许很快就会过去,但是罗燕闯荡好莱坞的人生经历却令人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5.
2005年6月,我从网上得到一份新闻资料,题为《解密:惊心动魄——军统秘密刺杀李宗仁的内幕》,揭露蒋介石在内战败局已定的第二次下野时,亲自布置一个惊人的屠杀阴谋,由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炮制名单和策划执行的一场秘密刺杀任务。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把手”呆的房子译成“白屋”或“白宫”,是大大不同的,可是“大洋”彼岸,我们一直在沿用错误翻译,而且理直气壮。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童元方副教授12月8日在《南方周末》刊文《白宫不是宫,而是“白屋”》,开篇就说他孩提时代就有的一个疑问:“白屋”(White House)为什么译成“白宫”?  相似文献   

7.
受好莱坞电影、《花花公子》杂志的影响,人们都以为美国人的性观念最开放、最疯狂。但在美国待久了,记者发现,持保守与传统性爱观的美国人其实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8.
3,2,1!在好莱坞大片《生死时速》、《拆弹专家》中,面对即将爆炸的炸弹,英雄主角们总能在危急时刻作出正确的判断,剪断邪恶的电流……  相似文献   

9.
星闻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6,(15):64-64
<正>戈尔:走红好莱坞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最近登上美国《娱乐周刊》的封面。他主演的新片《来之不易的真相》目前正受到热烈追捧。在北美票房,《来之不易的真相》狂卷了1500万美元。戈尔曾经坦言,一开始他对这部脱胎于幻灯片的电影并不看好。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好莱坞,影星、制片人、导演以及观众对于这部电影都非常买账。戈尔现年58岁,他与布什一样,来自一个有着长期从政历史的家族,地的父亲曾是代表田纳西州的国会参议员。戈尔于1985年至1993年担任参议员,直至担任副总统一职。1988年,他曾竞选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未获成功。  相似文献   

10.
徐娜 《中国减灾》2010,(6):55-55
2006年,美国好莱坞曾推出一部科幻恐怖影片《吸血蝙蝠》,影片中,一个大学校园发生离奇命案,动物行为学教授瑞登发现凶手竟然是受到环境污染后发生变异的吸血蝙蝠。然而,这样虚构的不幸情节竟然在现实中发生了。近来,中南美洲热带雨林中发生了吸血蝙蝠攻击附近人类的事件,并造成多人死亡。  相似文献   

11.
布什版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白宫于2002年9月20日发表的布什上任后第一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自“9·11”事件后,继《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核态势评估报告》之后的又一事关国家安全政策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至此,体现“布什主义”的重要文件已基本齐备。  相似文献   

12.
活跃于新世纪的广西多民族作家,生活在一个文化相对开放的时代,接受的文学教育趋于多元。对于这一点,汉族作家东西在一篇谈及他的壮族作家朋友的文章中就专门指出:“他们读过《诗经》、《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读过鲁迅、卡夫卡、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的小说,看过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吃过麦当劳。”  相似文献   

13.
2013年,《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主演保罗·沃克因车祸身亡,尚未完工的《速度与激情7》何去何从备受关注。好莱坞在表示哀悼的同时,开始思考一个现实问题:电影拍了一半,主演去世了,怎么办?如何既尊重逝者,又使剧情合理化,保证影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苏联解体后,曾经担任过20多年《真理报》总编辑的阿法纳西耶夫讲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这里我想起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白宫。白宫有一个著名的椭圆形大厅,在大厅周围走廊的墙上挂着美国历届总统的画像,从林肯到里根,他们用睿智而和善的目光看着来访者。而谁都不会回想这位睿智而和善的林肯当初曾把试图独立的南方各州淹没在血泊中。在我国却一切都正好相反。斯大林一死,所有的脏水都泼到他身上,所有坏事都归罪于他。我们党和我们国家的所有第一号领导人,如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全都不能幸免。他们的肖像早就…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6,(6):39-40
美国11月7日举行中期选举.政选众议院全部435个议席和参议院中的33个议席。这次选举以民主党战胜共和党而告结结束.民主党在时隔12年后重新夺回国套会参众两院控制权.改变了近年共和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的政治格局,对美国未来两年政局走向无疑将产生持久而重要的影响。在美国政坛上,国会与白宫、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展开了新一轮博弈。  相似文献   

16.
好莱坞电影对于美国同性恋权利保护相关立法完善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1984年的电影纪录片《The Time of Harvy Milk》和1993年的电影《Philadelphia》以及2008年的电影《Milk》遥相呼应,利用电影的告诉功能、唤起功能、强调功能和演员的个人魅力有力的促进了美国同性恋权利保护相关立法的完善和实施。三部电影也呼吁电影导演们关注社会问题,为建立一个法制健全文明民主的社会而努力工作。  相似文献   

17.
2012年4月结束的北京第二届国际电影节上,多家中国“影企”投资参与制作好莱坞大片。中美合拍片在逐年增多,如即将上映或筹备中的《环形使者》、《封神天下》、《钢铁侠3》等。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最大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8.
夏玉兰 《群众》2000,(3):58-60
文化产业,是20世纪的热门话题,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美国,著名的好莱坞、百老汇便是以发展文化产业而富甲一方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制作与发行,不仅向全球的观众展示了美国的大众  相似文献   

19.
<正>圣诞节前夕,美国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著名媒体频频亮相,为其即将宣布的正式参选2008年总统做热身。希拉里参议员在全国广播公司NBC电视台《今日秀》(The Today Show)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观点》(The View)节目里借助谈基督的“上帝神明”,暗示由女人执掌白宫的时候到了。希拉里对《观点》节目的女主持人说,美国人接受一名妇女当总统将是“信仰上的一次大飞跃”,“我们还从来没有过一名母亲竞选和执掌白宫,也许事情正在发生变化。”也正因为基督文化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希拉里特意提醒民众,她和克林顿以及女儿切尔西“可能就像你们遇到的任何人一样,对圣诞节痴迷狂热”。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国论坛》2010,(4):17-17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3月23日在白宫签署了医疗保险改革法案,以下是美国媒体《美国新闻》总结的"关于医改你需要知道的八件事":1.千万人获医疗保险超过3200万没有医保的人将在2019年底拥有医疗保险,这意味着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医疗保险覆盖率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