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是云南省临沧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三个定位"指示精神的有效途径。临沧示范区建设将以"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针对特色资源转化能力弱等瓶颈问题,实施对接国家战略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发展与保护并重的绿色产业推进、边境经济开放合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业提升、民族文化传承与开发"五大行动",着力破解临沧特色资源与经济业态之间的矛盾以及沿边优势与基础设施滞后的矛盾,力争把临沧建成沿边全面开放先行区、环境友好产业发展样板区、民族特色资源利用引领区。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基础。只有通过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才能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根本难题。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建设低碳城市的现状进行分析,用低碳标准调整企业生产,使企业实行清洁生产,为河北省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是吉林省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们江区域的开发开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社会各界的期盼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的获批,既是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和进一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举措,也是吉林省,更是长吉图相关各市县经济发展的一个全新的机遇。本文仅就部分问题阐述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促进云南沿边大开放,是实施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以争分夺秒、时不我待的精神,积极行动。,沿边开放自古以来就是云南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桥头堡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从全省大局出发进行统筹和协调,加快滇中城市经济圈、沿边对外开放经济带、以滇中为重点的六大城市群、七条对外对内开放经济走廊的空间生产力布局,结合各地所处的区位优势、资源特点、经济发展方向来做文章;打好对开放、绿色经济、扶贫攻坚、民族团结这四张牌;加强资本运作,完善投入机制,争当全国沿边开放排头兵。  相似文献   

5.
成都应当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城市(简称为"三型"城市)作为建设国际化城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模式。以"三型"为目标模式,推进成都市国际化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转变观念,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转化统一;二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为重点,推进成都市以"三型"为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三是用生态经济化推动经济生态化;四是转变和改善政府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五是城乡统筹推进"三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体现现代文明注重长远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保护地方所辖地域的环境资源,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成为地方政府保障城市经济建设的基本战略方针。而针对地方环境资源目前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法制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湾作为特殊的地理单元,资源、环境、经济具有独特的生态、人文、经济价值,使得海湾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有别于一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本文基于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特点,分析了国外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经验教训,最后提出了我国海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云南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作为少数民族生存方式体现和生态伦理智慧结晶的生态文化,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共同体治理的重要资源和路径平台。在经济全球化与后工业文明深入拓展的新治理时代,对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行探究,目的正在于寻找它与现代文明的转化机制。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公共治理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文化的和自然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决定了以治理的多元合作模式发展以生态文化为灵魂的生态旅游业是云南民族地区新时期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必然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在资源有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建立科学化的消费模式已成为"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的优选路径。文章立足于资源有限供给的宏观约束环境,从生态消费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目前微观领域生态消费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广西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也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生态多样而脆弱,乡村治理面临着组织、发展、文化和激励等方面的困境。进一步加强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新机制,强化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发挥乡村文化的治理功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沿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是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实现治理有效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域城市化和县域城镇化对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但影响程度和路径不同。城市化促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一是要树立大中城市化的理念,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促使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群或城市带成为城市化的主要载体,以此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二是必须加大推进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进程,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共促县域经济的繁荣;三是必须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加快城乡协调的改革进程,形成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合理分工、良性互动的双赢格局;四是必须充分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改革和开放就像两个强大的引擎推动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20年来沿海发展战略的实施极大的加快了东部地区的发展步伐,同时也引发了沿海与沿边(东部与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沿海与沿边地区(东部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发展速度的“东快西慢”、经济水平的“东富西穷”,人才资源流向的“东热西冷”。实践表明,非均衡程度不宜过大。因为这种过大的均衡、不对称、不协调的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必将给全国经济和社会整体的持续发展带来严重障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这个突出问题,近年…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单一、消耗污染严重、城市社会环境质量较低等问题,必须通过实现其经济转型来解决.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需要发挥法治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即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普法等方面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法治保障,避免由于资源枯竭导致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14.
生态城市建设的提出,是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平调的问题.轻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是我省生态城市建议的工作重点.推动文化产业是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生态城市和生态强省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城市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经济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拾遗补缺和配套服务的作用,为社会成员的新就业和下岗再就业提供良好的机遇,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活动舞台和载体,为社区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保证。促进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是:深化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切实赋予街道社区必要的经济职能;科学制定并真正落实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和推动社区经济良性发展;建立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开辟社区经济增收的宽广渠道;积极主动整合社区的内部资源,深挖社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潜力;大力优化社区的经济环境,构筑招商引资的坚实支撑平台;努力吸引和积极培育社区人才,不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经济素质。  相似文献   

16.
欠发达地区由于面临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观念相对落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相对突出,一直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而欠发达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人力资源、巨大的开发潜力,又是其独特的软环境优势。在大力弘扬齐鲁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双重时代背景下,应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保护与生态城市建设融合的途径,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型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7.
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推动者,能够通过以点带面的杠杆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从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尝试构建中心城市对区域发展贡献的评价体系,并以上海、青岛之间我国沿海中部地区9个城市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计算排序,数量化地反映各城市的聚集、扩散、服务、创新功能和综合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对连云港建设我国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路径选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管京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0,(1):93-101,M0005,M0006
公民生态意识难以有效转化为自觉自发的生态行为,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教育进程中的显著困境之一。克服公民生态知行转化困境是减轻生态危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生态公民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生态知行合一在伦理价值层面的本质要求可知,完成生态意识内化、形成生态行为自觉是实现生态知行合一的关键。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功利化社会价值观的冲击和公民生态伦理教育自身的缺陷则是造成公民生态意识不能有效内化、生态行为驱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公民生态伦理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传播动员作用则是解决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城市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城市的发展必然受到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制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城市中的任何活动都必须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不破坏其稳定机制。要发挥环境规划法律制度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连建设生态型城市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在充分利用城市建设成果和环境优势 ,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大连市要建设现代国际生态城市 ,必须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业、商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