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中国古籍中、有关中、老交往的史料非常丰富,中、老交往的年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琅勃拉邦古代称芒耍,原是老挝北方比较强盛的成邦国家、中国古籍所记载的“挝国”可能指的就是芒耍。在法昂统一老挝前,在老挝存在几个城邦,而这些城邦都自称是佬人,中国与芒耍(琅勃拉邦)的交往应该比在中国古籍中出  相似文献   

2.
我国史籍《新唐书》提到,唐时在现今柬埔寨和老挝的万象一带有一个幅员广大的真腊国,而真腊国“世与参半、骠通好”。据考证,骠国在现今缅甸北部,这已成定论。但对“参半国”在何处,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最近,广东《东南亚研究》1994年第4、5期发表的段立生题为《泰国文化遗址班菩探秘》的文章,对参半国的故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三、哀牢的族属和迁徙 哀牢族属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至今尚无定论。在本文中,我将哀牢与百越及老挝泰老民族三者的一些文化特征和风俗习惯加以对比,将中国的“哀牢”和老挝的“哀牢”加以比较,以图弄清中国“牢哀”的族属及其与老挝“哀牢”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论证老挝泰老族系民族是从中国迁去。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86,(4)
堂明国是老挝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家。“堂明国应建于公元一至二世纪,即与扶南、林邑的建国时间大致相同”。“真腊……北与道明(即堂明)接”。所以,堂明国的位置“大概是在现在老挝川圹。川圹,老挝名为Tran Nink(镇宁),声音颇近于道明”。关于堂明国的族属,申旭同志认为:“堂明国是吉蔑人建立的国家。……堂明国的主体民族是吉蔑族。”笔者认为堂明国是僚人建立的国家,其主体民族亦为僚族,而不是吉蔑族。  相似文献   

5.
越裳即掸——老挝古国新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1986,(4)
我国学者认为,堂明国是老挝地区最早出现的国家。关于它的建立年代,可以初步将其定在公元一至二世纪。但是在堂明国之前老挝地区是否有国家存在?我认为有,这就是越裳国,也即后来的掸国。本文即对此问题作一初步论述。 明代李中溪《(万历)云南通志》卷四载:“老挝军民宣慰使司,俗呼为挝家,古即越裳氏。”另外,谢肇淛的《滇略》、诸葛元声的《滇史》和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等史书皆称老挝为“古越裳氏之地”或“越裳氏之国”。到了清代,史书记载更  相似文献   

6.
在2006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建交45周年之际,老挝老中合作委员会公布了老中建交45年来的合作成果。老挝与中国山水相连,有着505公里的共同边界。两国人民自古以来有着传统的友谊,在过去长期的革命斗争年代,老中两党、两国和两国人民互相支持帮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特别是生活在  相似文献   

7.
老挝的苗族     
老挝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六十多个民族、部族和部落,分为老龙、老听、老松三大族系。老松族意为“居住在高山上的老挝人”,包括苗、瑶、胡、倮倮、姆苏、兰丁等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约有二十多万人,他们自称为“蒙”。“蒙”为“自由”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1989,(3)
由于史料的缺乏,到目前为止,人们对老挝古代史仍无法描绘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老挝古代史中有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澜沧国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的澜沧国又被称为南掌国,据说是泰老族先民建立之国。关于它的建立年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澜沧国到底是否存在?如果老挝历史不曾有澜沧国出现,当时是否有其它泰老族先民建立的国家?是什么年代建立的?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2004年 ,老挝格外引世界注目。人们注意到 ,东盟系列峰会及“10+3”、“10+1”等会议11月份将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我国领导人届时将率团出席有关会议。2003年 ,中老贸易首次上亿美元。2004年1月初始 ,老挝波松副总理应邀率团访华。3月 ,中国企业参加在新建世贸中心举办的首届万象博览会 ,随后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应邀率团访老 ,签署11个经贸文件 ,两国领导人期望2005年双边贸易上两亿美元。4月 ,昆曼公路老挝境内中国承担路段率先开工。与此同时 ,中老边境惟一的国家级口岸磨憨—磨丁边境贸易区建设方兴未艾 ,人流、物流有增无减。勐腊县成为一个关注点 ,似在情理之中。为此 ,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经商处采编了一组中老边境勐腊见闻 ,本刊将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10.
苏发努冯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主席苏发努冯于1909年7月13日在琅勃拉邦出生,他是汶孔亲王的儿子。苏发努冯早年在河内受教育,后在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土木工程。1938年回国后任工程师。1945年5月老挝青年学生成立“老本老”(老挝人的老挝)抗日组织,他是该组织的领导人之一。同年8月,日本投降,他和佩差拉等成立抗法组织寮国自由民族统一战线(“伊沙拉”),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1993,(2)
在老挝有一个比较闻名的经济实体“山区开发公司”,我国的某些公司已与之进行了一定的合作。但人们多只知其名,并不尽详知其业绩。为便于对合作伙伴的了解,笔者根据老挝报纸的有关报道和本人在老所闻编写这份资料,仅供学术界同好和有意在老开展合作的我国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老挝山区开发公司是老挝政府国防部的直属企业,根据1984年8月29日老挝部长会议188号政令建立,1985年1月20日开始营业。总经理章·赛雅翁准将。公司的任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1992,(3)
万象亦称永珍,据说是公元前300年由当地一位部落首领武里珍率部兴建的(其意为武里珍之都城),历史上曾几经兴衰,历尽了2千年的沧桑。万象现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首都,老挝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和佛教中心,老挝主要党、政、军、社团的中央机关以及联合国驻老机构、国际驻老开发和金融组织、外国驻老挝使、领馆均设于此。  相似文献   

13.
方芸 《东南亚》2003,(3):18-24
云南省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东盟国家老挝接壤的省份 ,老挝是云南省实施走出去战略、面向东南亚发展的重要通道和主要目标国之一 ,云南省与老挝经济关系的发展及云南开拓老挝市场的成效 ,不仅关系着云南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成败 ,也直接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本文将在总结和分析云南省与老挝经济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云南省发展与老挝经济关系、开拓老挝市场的意义、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切入点 ,根据云南省与老挝的实际 ,并结合国际乃至地区形势的发展提出云南省开拓老挝市场的具体措施。一、云南与老挝经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老挝人民大部和其他国家傣-老族(包括中国云南的傣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岱泰族,泰国东北的老族等)以糯米饭为主食。 老挝的糯米约有13个优良品种,其中最有名的是黑糯。黑糯是老挝的“黑五类” 食品之最。产地主要是在上寮,而以琅勃拉邦省的黑糯最为有名,是历代老挝国王指定种植的专作为国王副食品及祭天祖的主要祭品。 据说,在古代,黑糯也和象牙犀牛角一样作为进贡中国皇帝的贡品之一。老挝人民把黑糯和薏米,鹧鸪豆(红豆)一齐称为高级的药用食品,对肝病、肾病有治疗作用,其含  相似文献   

15.
泰国与老挝是邻国,边境贸易在两国经济交往中的地位非同寻常,它不只是两国经济关系的一部分,而是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在一般的邻国经济关系中不能不说是颇具特殊性的.不仅在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后到1987年的泰、老关系疏远期间,而且在两国经济关系非常密切的九十年代,两国的经济往来仍主要在边境进行.  相似文献   

16.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开发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1993,(3)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缅、老、泰、柬、越6国,全长4880公里,在我国境内为2161公里,缅老界河233公里,自泰老界河开始至出海口为2400多公里。全河流域面积为79.5万平方公里,其中我国约为18万平方公里,老、泰、柬、越为60.9万平方公里。包括老挝、柬埔寨的几乎全部,泰国的1/3和越南的1/5国土面积。4国  相似文献   

17.
张瑞昆 《东南亚》2009,(4):43-47
从1989年云南与老挝的边境贸易恢复以来,在中老友好合作关系的框架下,云南与老挝的经济合作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云南省与老挝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合作层次不断深化,与此同时,云南与老挝在合作机制的刨新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云南——老北合作”这样有效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华人在老挝、柬埔寨两国均有着较为悠久的移民历史,早在数百年前就有华人进入老挝与柬埔寨定居并繁衍生息下来。华人迁入老柬两国,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充满了艰辛与苦难。尤其进入近现代,老柬华人几遭灭顶之灾,其境遇令人同情。伴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逐步改善,现在又处于历史上关系最为良好阶段,老柬华人的权益日益得到保障,地位得到改善,在两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日益彰显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14世纪以前的老挝历史,史籍上记载很少,几乎一片空白,只是在一些传说和神话中流传着,但从9世纪到13世纪遗留下来的许多文物证明,当时的老挝属于古高棉族的统治范围,高棉和印度的文化通过佛教传入了老挝,使老挝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影响.有文字记载的老挝历史始于14世纪  相似文献   

20.
老挝于1986年提出革新开放路线,但直到进入21世纪才真正落实其全方位外交政策.此后,在国际社会参与国家建设和东盟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下,老挝全方位外交格局逐步成形并渐入佳境,与多个国家的关系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美、日、印、俄、欧盟等大国和国际组织也开始加强对老挝援助和经济合作,并与越南、中国两国在老挝展开“软实力”竞争,从而对中国和老挝的双边关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