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们对信仰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就几乎没有过空白时期,而翻开美术史,古今中外的许多画家们都有画过相关的题材。马克·夏加尔也不例外。作为一个犹太人,身在他乡,信仰对于夏加尔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绘画最本质的体现是思想。在人的一生当中,思想又是随着外在的经历和内在的成长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正是因着对信仰有了新的认识。在他晚年绘画的表现上才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探讨中晚年时期的他对信仰的认识是理解他绘画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入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也是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党制定过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第一个历史《决议》在纠正错误、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中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个历史《决议》在解放思想、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三个历史《决议》在把握规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三个历史《决议》互动共进,不断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构筑起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3.
党员领导干部集中精力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部分对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其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强烈信奉热爱崇敬之情。在一些党员中,信仰模糊、信仰淡化、信仰动摇、信仰缺失、信仰异化、信仰危机等各种程度不同的问题,都始终存在着。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之进行治理,着眼于从“党员要时刻保持理论上的清醒与坚定、全力做好信仰的日常维护工作、注重在实践中锤炼信仰以及党组织要抓好对党员的信仰教育”等视角入手,科学设计、整体谋划党员坚守信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人物不断涌现,感动、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成长。杨善洲,正是他们中的一员。每当想起他的先进事迹,总是被他胸怀大爱、赤诚一生的事迹所打动。他一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及对自己的那种坚持、坚守与奉献值得每个中国人学习和敬佩,这种精神,是引领我们民族复兴和富强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6.
信仰危机是指信仰主体对其之前坚守的价值追求丧失信心、产生怀疑,甚至动摇和放弃。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成长和定型的关键时期,容易在信仰选择过程中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影响,造成信仰危机。文章从三个层次分析信仰危机的产生、表现,反思和探索消除信仰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有这样一位普通党员,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乐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用真情谱写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情怀和责任担当。他,就是湖北恩施开发区国税局原党组书记,现恩施市盛家坝乡车蓼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年近六旬的王利中。  相似文献   

8.
14岁接过木版画绝艺,从此痴迷一生.孤身坚守,但从未言悔。他,就是老河口市的陈义文,中国南派木版年画传人,其作品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陈义文一刀刀雕刻着似水年华,在理想和现实中,他坚守信念,寂静清苦,将木版年画技艺传承并发扬光大。2009年7月1日,令陈义文终身难忘。这天。他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感受着一名党员的责任与光荣。  相似文献   

9.
信仰是精神的灵魂,是精神的动力,是精神的支柱,要克服精神懈怠危险,必须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高地,让信仰在理论武装中强化、在明辨是非中坚守、在躬身实践中砥砺、在文化熏陶中扎根。  相似文献   

10.
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一个社会,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程度如何,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民主、进步的程度如何。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的内在动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社会法律信仰的培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具有最高权威的“母法”。树立真正的法律信仰,就应当首先培植宪法信仰。我们看到。虽然目前很多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宪法的尊严和不可侵犯性在多数人心中依然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国际交往中坚守诚信,而国家利益原则是他坚守诚信的前提.言必行,行必果,树立诚信;牢记友情、适时感恩,彰显诚信;反对外交游戏,捍卫诚信是他坚守诚信的表现.签订国际条约,制定国内法律,保持国内政策连续稳定等是他坚守诚信的保障.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在国际交往中的诚信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价值坐标,其价值定位和价值导向功能对国民理想信仰的形成、理论指导的坚守、精神价值培育、道德价值的倡导发挥全面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理想信念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习近平同志指出:“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的重要论述,既铿锵有力、深刻透彻,又言之切切、期望殷殷,又充分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政治优势,再一次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意志和坚守情怀,又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做党性最坚定的组工干部。李林森在他身患肝癌、肺癌的几年中.仍然忘我地一心扑在工作上,支撑他与病魔抗争、孜孜不倦工作的源泉正是他对党的忠诚。基层组工干部学习李林森。就要像他那样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坚守好每一个平凡的岗位,履行好每一份细微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作为杨善洲同志之后的第七任保山市委书记,我深感荣幸。在保山工作的7年时间里,我同杨善洲同志在工作中、生活中有过多次接触,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真诚,在杨善洲身上体现得非常充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信仰坚定,而且是始终如一,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不动摇;他对人真诚,一点私的、假的、虚伪的东西都没有,这是他的品质所在;他朴实无华,体现在对生活的追求上和对事物问题的看法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是什么就是什么;他表里如一,认准的事情,始终不渝地去追求,去实现;他淡泊名利,唯独对群众的利益不淡,表现得非常实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最坚定,最科学,理解好这一点,就能从根本上理解他的伟大人生和由他创立的伟大理论。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就要坚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政治信仰,就要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相似文献   

17.
怀着对捍卫信仰、实践信仰的革命先烈和人民公仆们的无比崇敬,我噙着泪水看完了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  相似文献   

18.
苏格拉底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而且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他坚信法律是神圣的,因而在国家法律信仰面前选择了死亡,这种信仰,正是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律高度信任的情感.苏格拉底认为他和国家之间有神圣的契约,这是他所不能违背的.在他看来,法律是正义的体现;守法和正义是同一回事;因而都神圣不可侵犯.他宁愿接受死亡,也不愿出卖自己的人格去干一件有渎正义的蠢事.他崇高的法律信仰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人类认知和日常生活中的两种重要现象:信仰与解释。解释就是用某一(些)事物来说明另一(些)事物,信仰无非是“相信”、“信奉”的强化,它们分别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着既相区别又相依赖的关系。通常说来,只有经得起解释的东西才能转化为思维信仰的对象,而信仰又能对后来接收到的信息产生解释作用,解释又可以冲击和重组解释。人生不断经历着信仰和解释的互动变换,从而更新信仰,提高解释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信仰是当代中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国人对无神论的认同与自身宗教信仰和宗教实践相矛盾、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严峻挑战、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信仰越来越广泛、民间信仰长盛不衰等现象,折射出当代中国信仰缺失、兼信以及"信"与"懂"之间矛盾等信仰问题,因此要加强信仰建设:学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加强信仰的价值性建设,继续保证信仰选择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