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以来.在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云南的农业农村工作也和全省其他经济工作一样,在遏制下滑、止跌回升的进程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到“十五”末.全省农业增加值超过6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人突破2000元.粮食总产量突破1500万吨,肉类总产量突破300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51.3%、35.3%、2.2%和46.2%.年均增长分别为8.6%、6.2%、0.4%和7.9%。烤烟、茶叶、花卉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稳健强劲。  相似文献   

2.
“十五”末期,云南化学工业万元GDP能耗为14.69吨标煤,比2000年21.59吨下降6.9吨,但仍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近2吨。全行业要实现“十一五”GDP能耗下降17%的目标,即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2.19吨标煤,则必须实现工业增加值116亿元以上。也就是说,全行业在2005年65亿元增加值的基础上必须实现年均12.3%以上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纪委、省监察厅12年如一日,把永仁县永定镇太平地村委会作为帮扶对象,使太平地村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太平地村委会经济总收入达1265万元,比2001年的417万元增加848万元,年均增长16.9%;粮食总产量达80.4万公斤,比2001年的63.7万公斤增加16.7万公斤,年均增长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7元,比2001年的1221元增加4786元,年均增长32.7%。  相似文献   

4.
2012年,峨眉山市大力实施“两化”互动发展推进年工作,坚定不移推进“旅游兴市、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推进工业低碳化、旅游休闲化、城市特色化、农业现代化转型发展,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夯实增量支撑,加大协调服务力度,指导帮助现有企业发挥产能、上档升级。上半年,峨眉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1亿元、增长12.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7.6%;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亿元、增长6.17%;固定资产投资53.55亿元、增长1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54亿元、增长12%;接待游客3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54亿元,分别增长24%、34%。  相似文献   

5.
《青海人大》2007,(1):29-29
“十五”期间,玉树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6亿元,比“十五”计划提高6.1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4.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602元提高到2005年的4363.6元,年均增长10.87%;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坚持“强基础、兴产业、重民生、促和谐”,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末实现生产总值22.7亿元,年均增长21%;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年均增长27%: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年均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年均增长8.5%……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论坛》2010,(2):28-30
云南省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全省生产总值完成6168亿元,增长12.1%;财政总收入1490.8亿元,增加130.6亿元,增长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98.3亿元,增加84.2亿元,增长13.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949.8亿元,增加479.6亿元,增长32.6%;  相似文献   

8.
“十五”期间,是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发展的5年。5年来,实现工业总产值156631万元。其中2005年是2001年的3.7倍,年平均增长38.68%;铜金属产量累计生产92991吨,其中2005年是2001年的1.73倍,年平均增长14.62%;产品销售收入2001年为13012万元,“十五”期间平均数为29531万元;利润总额2001年为1469万元,“十五”期间平均数为6077万元。其中2005年创造了很好的生产经营业绩,实现了产量、销售收入和利税的重大跨越:  相似文献   

9.
《青海人大》2006,(1):61-61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海东地区上下抓机遇、调思路、求发展,促落实,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39124亿元升至2004年的6675亿元,年均增长12.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14.12亿元升至2004年的30.54亿元,年均增长21.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144亿元升至2004年的2.15亿元,年均增长1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4448元升至2004年的6391元,年均增长11.16%。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119元升至2004年的1764元,年均增长12.00%。城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2000年-2004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3.94亿元,是“九五”前四年的3倍。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4237公里;  相似文献   

10.
从2017年云南省旅游工作会议发布的信息表明,2016年云南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31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其中国内旅游者从2015年的3.23亿人次增加到4.25亿人次,同比增长31.69%,比“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高出13.1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3281.8亿元增加到4726.25亿元,同比增长44.1%,比“十二五”期间年均增幅高出1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国家参与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特别是“十五”时期,我省各级政府及财税部门在省委的领导下,积极培植财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税收收入稳步增长,为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1994年新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确立以后,当年青海省国家税务局和青海省地方税务局共完成收入14.1亿元,2000年达到了25.74亿元.今年两局的税收计划是52.22亿元,“十五”末比“九五”末翻了一番。今年1--9月份,省国税局完成税收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34.57%,省地税局完成税收收入13.76亿元.同比增长27.79%。这些数字说明了“十五”时期.我省在税源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同时,也为“十一五”时期的税源建设和税收收入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5年,金口河区要实现GDP年均增长12%,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以上,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6.5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2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90%以上;财政收入实现4500万元,年均增长17.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0元以上。要实现上述目标,必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论坛》2007,(7):60-60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是党中央高度关注及重视的重要问题。200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3.69亿元,比“九五”末增长59.2%;农民人均纯收入2473元,比“九五”末增长59.9%。先后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县,国家阳光工程示范县,  相似文献   

14.
中共犍为县委、县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1—3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9亿元,其中技改投资完成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136.0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2亿元、销售收入8.76亿元、利税总额71207万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截至目前,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北亚集团年产10万吨漂白竹浆已累计完成投资3000万元,完成“两补费”指导性意见,明确了安置方案,完成了厂区环绕路、水沟的设计;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和邦集团年产100万吨真空制盐累计完成投资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我们华容镇委通过三级联创,争做“五好”党委,夯实了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党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巩固了基层政权,促进了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007年,全镇预计可实现财政收入3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91元,比上年增加360元。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竟陵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22.3%,占计划52%;固定资产投入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10.3%,占计划51.6%;招商引资各类项目共14个,计划投资额12.25亿元,实际到位4.45亿元,财政税收稳步增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内比有进步,外比差距大。通过参观学习仙桃、监利等地先进经验,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17.
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日前介绍,截至2007年9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457.05亿美元,比2006年末增加227.17亿美元,上升7.03%。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480.47亿美元,比2006年末增加86.87亿美元,增长6.23%,占外债余额的42.82%;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农业的保护政策美国现有农业人口495万,农场287万个,生产的农产值达1200亿美元左右,粮食产量约4亿吨,占世界粮量的1/5。自70年代以来,它年均出口粮食1.15亿吨,在世界粮食市场上占有的份额高达50%;年均出口棉花100多万吨,在世界棉...  相似文献   

19.
《青海人大》2007,(2):F0004-F0004
海北州始终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项目建设为主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势头。预计2006年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第一产业下降1.1%,第二产业增长22.3%,第三产业增长15.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6亿元,增长1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0万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元,增长15.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267元,增长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相似文献   

20.
5年多来,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决策高瞻远瞩,推进措施扎实有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效。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4年的946.14亿元增至2008年的1605.39亿元,年均递增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4年的72.57亿元增至2008年的174.99亿元,年均递增2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4年的435.08亿元增至2008年的105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