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禹州市人民检察院一方而分析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一方面紧紧围绕自身职责,有针对性地丌展工作,探索出了多种新路子,为构建和谐、富足、充满活力的新农村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2.
徐增力 《新长征》2006,(10):34-35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中央一号文件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方向,相关的配套政策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外因总要通过内因发生变化。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曹立合 《党课》2007,(1):38-44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党课教材,本刊在去年已经刊发过几篇,时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意义、目标、原则等问题已经做了阐述。为什么本次“党课”还要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话题来讲呢?一是因为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项艰巨、长期的任务,不是讲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二是因为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认识和行动的误区,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大任务,也是一个历史课题。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进行过探索,形成了一种历史接力。了解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探索历程,对于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津支部生活》2006,(5):32-3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扎实稳步地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进程,本期“绿野篇”特编辑了一组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稿件,供广大读者学习使用。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为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们经过调查认为,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研究和重视。一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难点问题:二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问题;三是新农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六种关系:四是关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问题;五是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贵刊今年第1期刊登了关于社会蕾辽新农村的一组义章,看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信心十足。但我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曹向新 《党课》2008,(2):125-125
近来,各地都推出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需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是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环节。整合各项资金集中建设新农村是目前采取的一条主要渠道。而注重挖掘新农村中的文化遗产价值,却可为新农村建设开辟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改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靠外力注入太多,而自身能量发挥有限的处境。保山市蒲缥镇作为大量文化遗产的集结地,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价值无疑会使新农村发展由输血转向造血。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6):48-48
“打竹板,真开心,我来夸夸新农村。新农村,变化大,说来真是像神话……党中央,有决心,全国建设新农村,千言万语一句表:未来的农村更美好。”山东省单县杨楼镇尤庄社区文化广场一片欢腾。  相似文献   

11.
《思考与运用》2006,(9):53-5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从今年3月启动以来,江北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半年有余,期间取得了哪些真正让农民群众满意的成绩,下一步又如何打算,是摆在江北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江北区有关部门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就农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度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发现江北区的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起点高、推进快,群众拥护的特点,具体情况汇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收到一封农民朋友的来信,他问了一个我都说不清的问题:新农村究竟是啥样?老实说,我也只知道中央说的那20字目标,至于啷个才叫新农村,我也说不清楚;怎样建设新农村,我心里更没有底。其实,对于新农村建设,不但农民有困惑,就连我们这些基层领导干部也同样有困惑。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新农村建设,必须选好突破口,找准总抓手。为此,沁阳市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有效载体,充分发挥农村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优势,把远程教育网络和站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各地党委、政府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研究制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力争早日实现这一目标任务。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出现了思想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误,在工作上造成被动。如何既能叉快叉好地推进礼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能避免出现偏差和走弯路呢?  相似文献   

15.
杜宇新 《奋斗》2006,(5):9-10
一、用中央精神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哈尔滨已制订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各项工作正在全面展开。总的看,广大农民群众反响热烈,  相似文献   

16.
建设新农村应该从哪里入手?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在哪里?针对此问题,胶南市遍访全市99.8%的农户,归纳梳理出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10个方面问题,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同时也需要一大批人才扎根农村,成为新型农民,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胶南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三支一扶”大学生计划(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着力提高大学生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能力。这一做法,不仅在加快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而且为新农村建设摸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今,全国各地分别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和尝试,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条现实高效的路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既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给农村基层组织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王振刚 《奋斗》2007,(10):41-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昭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去年以来,我们立足区情实际,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走出了一条以科学谋划、理清思路为基础,以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为目标.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为保障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19.
王永 《当代党员》2006,(7):53-53
今年开春以来,电视、报纸上天天都在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亲们茶余饭后摆龙门阵说得最多的也是新农村,有的说“新农村就是坐在自家的林子里歇凉,不再怕蚊虫叮咬”,有的说“新农村就是农民不再掏钱,政府拿钱帮我们修路修桥修公园”……一说起这些。个个都巴不得早日建成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于淑秀 《世纪桥》2009,(5):25-2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强化功能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同时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及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农村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发挥好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