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永佃权流转的制度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佃农对地主及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永佃权独立性的增强、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等为永佃权的流转提供了条件.永佃权的流转在总体上表现为民事习惯性、物权流转性、实质不平等性等历史特点.永佃权流转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农村土地私有化主张势将引发的巨大政治风险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回顾了中国历代土地私有制的惨痛历史教训,也论述了近现代西方国家土地私有制完全不适合中国国情;同时指出如果我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将无法解决农村1.8亿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无法提供农民最低社会保障,特别是在当前中国贫富悬殊情况下,土地买卖双方已经形成,一旦搞土地私有化,就会在短期内形成人数巨大的失业流民队伍,引发社会动乱,危及我国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主张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进行土地政策的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的农村承包地不仅仅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更是农民基本的生存保障,只有真正落实农民的土地权利,才能为农村社会奠定稳定的基石,其核心要求是在农村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赋予农民永佃权,同时加强和完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4.
论农民土地权利及其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拥有事实上的土地权利始于家庭承包制,但直到2002年颁布《土地承包法》,农民的土地权利才得到法律确认。实际中,农民享有土地权利的现状不容乐观,现行农地制度安排不利于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农民寻求权利救济相当艰难。农村承包地不仅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更是农民基本的生存保障,只有真正落实农民的土地权利,才能为广大农村社会奠定稳定的基石,其核心要求是在农村土地国有制的基础上,赋予农民土地永佃权,同时加强和完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5.
靠“土地私有化”解决农村问题是南辕北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我们搞土地制度研究的时候,那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认同这种逻辑:只要土地私有化就能流转,就能成规模地集中土地;而只要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就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这个道理看上去逻辑完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上迄今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态总体上可分为私有和公有两种,但在历史进程中演化为三种具体形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又存在封建国家(皇家)所有和封建地主私有及农民私有的区别。其共同特征是私有,虽然前者在历史上也曾被认为是一种“公有”(即官田),而其实质不过是皇家私有;就农民土地私有而言已延续整个封建社会。经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以后,又可分为农民土地所有与国家所有,  相似文献   

7.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历史,就是土地的国有官控和私有吏占,农民耕种,双轨三元博弈、斗争的历史。当今中国的土地集体共有和国有是来之不易的巨大财富,现实的土地问题虽然是人民内部的利益调整问题,但是涉及人民群众整体的根本利益。当前,应当依法确认土地公有性质,明晰界定土地法权关系,用灵活机制适时应对市场风云变幻,坚持国家干预,自由竞争的双轨并行原则。  相似文献   

8.
论农地持有权——兼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勇 《理论导刊》2007,(3):61-6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非独立的物权。土地承包权的非独立物权性质造成农地产权的不稳定,从而影响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稳定农民对于土地的权利势在必行。稳定地权的两种主要方式——土地私有化和永佃制都存在较大的缺陷。而在对土地承包权改造基础上建立的农地持有权是稳定地权的可行路径。农地持有权是一种独立的物权,可以从根本上稳定农民对土地的权利,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利用中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侵犯问题。  相似文献   

9.
乔新生 《团结》2005,(5):32-34
土地的国家所有与地上房屋的个人所有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中国的土地使用制度与房屋所有制度之间,必须建立有效的衔接机制。有的学者希望通过改变土地所有制形态,依靠土地私有化解决问题;也有学者期望通过将土地使用权永久化,解决土地国家所有与房屋个人所有之间的矛盾。笔者想在这里,谈谈自己的几点思考。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土地所有制度来源于宪法规定,而土地使用制度则是在宪法授权之下,具体的权利义务安排。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土地使用权(居民用地)7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0.
土地经营是城市治理市场化条件下政府加强土地资产管理的新理念。其实质就是要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土地资产实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土地资产的价值。一方面.城市土地管理机制的转变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土地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两者相互影响、互为促进。  相似文献   

11.
任楠楠 《学理论》2012,(14):109-110,113
房屋是公民财产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伴随着大量的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活动,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探讨一下在土地征收活动中侵犯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原因,找出制度和实践中的缺陷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土地的资源化管理和资产化管理是实现土地管理总体目标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其中资产化管理是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下 ,制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已经成为我国土地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只有为了公共利益才能限制私有财产权的行使,但是纵观我国有关土地征收的现实,发现土地利益的巨大诱惑却导致大量非因公共利益而任意征地的现象.对有关土地法律进行修改,是彻底实现土地征收合目的性的前提,否则土地征收中存在的相关各方利益的紧张局面无法协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地价及土地资源性收益也随之提高,在土地收益问题上出现了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农民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冲突。在新的发展阶段,依靠市场调节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土地具有资源与资产的双重内涵,不可能脱离产权而独立存在。有效界定产权,加速土地流转,就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最佳途径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英国、荷兰、丹麦、芬兰与新西兰等五国的公共行政改革的内容可以从六个方面来考察(见表1)。1.私有化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公共管理改革中最基本的内容,因为它完全取消了公共部门的某些活动。问题是,政府拥有的资产在多大程度上被转移到私人手中?在上表中,新西兰私有化程度“高”,表明该国原先的国有资产有较大一部分出售给了私营部。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股份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十五大的召开,持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但在搞什么样的股份制问题上,人们的意见尚未统一。有的同志认为,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在国际上尚无先例,因此,搬用西方那一套无异于“邯郸学步”,应把着眼点放在“中国特色”上,走出一条独特的中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之路。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是,单纯强调个性,忽视一些共性的东西,势必限制股份制向外层空间的扩展。我们认为,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产组织方式,股份制在西方发…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商品或资产属性已逐渐显现出来,并呈现出强烈的市场需求特征.但由于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导致土地征收权被滥用,农民的土地权益被侵害.因此,对土地征收补偿必须明确,并借鉴国外土地征收补偿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改革之初,市场是个很敏感的问题。再具体一点说,股份制的问题更敏感。因为许多人认为,搞股份制就是搞资本主义,搞私有化。  相似文献   

19.
郑学:我国的十年改革,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也出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困难和问题。面对这新的形势,不少人感到焦虑和困惑,有的甚至怀疑改革的方向不对,认为要真正改变中国经济的落后和低效率,必须大规模发展私有经济;或者说,中国只有完全的市场经济、只有私有化,才能解决问题。这种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的想法,我看未必妥当。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经验:私有化、持股和效率之争苟利娟李贽编译许多赞同私有化理论的学者们认为,当资产被能够对其进行最高估价的人拥有并控制时,资产就会产生出最高的用现值法计算的净回报的现存价值,即所谓的“传统效率论”。但从有关俄罗斯企业改革的实践来看,私有化了的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