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珂欣 《世纪桥》2023,(5):75-78
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后对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变化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学校和社会通过改变教育重点和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改善大一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尽管如此,大学中仍有一部分大一新生存在适应性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在解决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讨论大一新生存在的适应性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角色适应与定位教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明 《世纪桥》2008,(7):101-102
进入大学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大学新生在适应这一转变过程中会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心理适应等方面产生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大学新生必须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尽快缩短由中学到大学的不适应;而大学教育工作者更应坚持全面系统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张艳 《当代党员》2011,(2):40-41
2010年岁末,重庆主城。 一间大学寝室里,18岁的胡星在给父亲写信报喜:“我当上了学习委员!” 半年前,他还因盗窃身陷囹圄;半年后,他成了品学兼优的大学新生。  相似文献   

4.
一、大学新生心态分析 高等学校的新生,面临全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的心态主要表现为三个转变和两个不适应。 1.三个转变: (1)在生活上,由“依赖”向“自理”转变。这是大学新生遇到的首要困难。由原来被家长“抱着走”,到自己”独立走”,这个转折有一定的难度,要实现生活自理,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 (2)在精神上,由“受宠”向“失宠”、“热望”向“失望”的转变。考入大学的许多学生以前都是学习尖子,习惯了被老师、同学重视,进入大学后,群英汇聚,重排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进校以后,面临的是新的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生活管理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增强与同学的交流沟通,同时也让辅导员能更快地了解新生,发现新生当中个别隐性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团体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露 《山西青年》2023,(1):24-26
大学的过渡时期格外重要,新生入学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大学生活学习乃至今后人生的发展。为加强高校新生角色转换的适应性,本文结合教育背景结合度,教育对象的兼顾性、教育内容的精细度、教育团队的整合性与教育模式的长效性存在的痛点问题,为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提供服务和帮助,保证学生顺利度过过渡时期,建立一套完善的、动力充足、运转良好,有长效机制的体系化的入学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7.
多校区办学模式时大学新生适应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充分利用多校区办学优势,明确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目标,完善适应性教育内容;建立校区间学生交流联系制度;充分发挥辅导员、任课教师及校园网络的作用,加强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切实做好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相似文献   

8.
军训已成为大学新生的“开学第一课”,对于80后、90后来说,军训更是深刻的“青春记忆”。那么,中国最早的军训始于何时?有什么内容?是怎么演变的?我们不妨回溯一下。射御之术与礼乐教化 在中国,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南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  相似文献   

9.
《军队党的生活》2011,(12):14-14
“忠诚于党:‘90后’的我们坚定不移;热爱人民:‘90后’的我们始终不渝;报效国家:‘90后’的我们在所不辞;献身使命:‘90后’的我们奋斗不息;崇尚荣誉:‘90后’的我们追求不止……”2011年6月16日上午,东海舰队某保障基地100余名“90后”官兵正在开展演讲比赛,他们用自己的感受述说着“90后”官兵对党和国家的热爱。  相似文献   

10.
郎金花 《世纪桥》2012,(19):72-73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一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新生入学后是否能够得到及时、良好的引导,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活的质量。为了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尽快投入大学生活,为今后在学校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文结合了辅导员工作的经历和经验,针对高校新生入学后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李俊  旷芳 《当代贵州》2013,(30):22-22
9月,贵州高校陆续开学,首批“95后”新生步入大学。笔者走访多所高校发现,略显稚嫩的他们,有自己的坚韧,许多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学校在新生工作中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大学与中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内容、学习方式和情感体验,不少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便深感诸多困惑。本文拟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新生所面临的困惑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大学新生在主动调适中和谐成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彭美玉 《当代贵州》2013,(30):21-21
国庆长假刚结束,座落在花溪大学城的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新一届学生。副院长张实践告诉记者:“到校报到的新生达到3100人,大大超出了原定的招生计划。”崭新的校园、优美的环境、完善的教学设备,让来自省内外的3000多名新生倍感温馨,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14.
新生入学可能会有一些适应不良的情况,产生焦虑、厌倦、自责等情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新生教育出现了不断变换的新情况、新发展。小组工作为大学新生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科学、专业的助人自助价值观。研究以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为主,根据适应性新生小组活动的前后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探索社会工作尤其是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必要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阶段教育和大学阶段教育的中间环节,是学生在高等学校学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新生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切实地解决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尽早地适应大学生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合格人才。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专业课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把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教书育人是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的过程,调动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就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刚刚经过高考洗礼带着胜利者的微笑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们,对未来都有着十分美好的憧憬。虽然大学梦想的实现是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同时又会遇到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其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新生的入学教育普遍受到重视。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新生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适应问题。“还没有仔细品味大学的韵味就被动地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重复着中学里的故事,根本适应不了。”二是认识问题。既包含着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又反映出眼睛的“视力”问题。有的学生在梦想中把大学设计为“天生丽质”,没想到“不过如此”。因而内心不平衡,至于对专业学科能  相似文献   

17.
陈敏 《世纪桥》2009,(24):80-80,154
社会化是贯穿个人生命全程的一个持续过程,它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在社会化的不同发展时期,还存在着一个再社会化的问题。“新生综合症”是大学新生成人早期再社会化开始阶段遇到的问题。大一新生应发挥个体在社会化中的主动性,有意识地学习新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学校应发挥自己的社会教化功能,做好引导与桥梁工作,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高璐 《世纪桥》2009,(23):96-97
大学新生面对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的思想认识、学习方法、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都将接受新的考验。新生辅导员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就需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工作重心应该是新生的适应与发展问题。选拔班委、深入学生、关注特殊群体、举行主题班会是这一时期工作的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新生的学生工作,才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实现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和心理转变。  相似文献   

19.
《前线》2013,(12):187-189
新生入学是大学教育的起始阶段,做好入学教育意义重大。近年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推出了首都高校“新生引航工程”,从思想引领、精神熏陶、成长服务三个方面人手,以项目化形式推进工作,努力将大学入学教育这一“虚功”实做,为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0,(12):22-24
是农民不会种地,是工人没有技术,是城里人却被称作农民。他们,是一群跨入工业文明的庄稼人的后代;他们,是游离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面临边缘化的尴尬群体;他们,在改变着生活和生命轨迹的同时,也在改变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规则。在城市,他们可能找不到工作,还招来白眼;回村里,他们已经不会种地,也不想种地。他们是众多的“80后”“90后”农民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