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社会文化组织,学术性与文化性是大学的本质规定,育人是大学的本体功能。在"祛魅"的现代社会,大学办学理念的功利与道义、大学精神家园的找寻与坚守,大学制度文化的变与不变在不断交融和撞击。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对大学价值的重新诠释与建构,其主要路径指向是以主流价值为引领,更新文化理念,创新建设机制,深化育人内涵,汇聚文化合力,重新实现大学文化的精神"返魅"与复归。  相似文献   

2.
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是大学体育文化中的精神部分,是体育文化的灵魂所在;大学体育文化核心价值具有鲜明的人文理念和价值追求,具有显著的育人功能。在当前,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蜕变具有构建上的紧迫性,必须紧紧抓住时代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刘本成  范瑞红 《世纪桥》2009,(21):92-93
建设特色大学文化,对大学自身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以及培养优秀人才都有重要意义。特色大学建设的策略是确立富有特色的办学育人理念;以培育个性为重点,追求大学文化特色;在社会文化发展中,丰富大学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4.
刘本成  范瑞红 《世纪桥》2009,(23):92-93
建设特色大学文化,对大学自身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以及培养优秀人才都有重要意义。特色大学建设的策略是确立富有特色的办学育人理念;以培育个性为重点,追求大学文化特色;在社会文化发展中,丰富大学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主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学文化,以大学文化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时代特征、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作为内在精神动力,通过传承文化传统、挖掘文化价值、凝练文化精神、传播文化价值等内涵来实现其价值导向功能、情感激励功能、教育认知功能和素养提升功能。在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需积极推进"文化育人品牌策略、整合营销策略、‘高校博物馆+’建设发展策略",以此不断促进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距相融合的产物。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7.
大学班级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在当今高校外部办学环境日趋复杂、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学生需求不断增多、办学规模空前增大、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学班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尝试从思想建设、学风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平台建设、文化建设六个方面探讨如何强化大学班级的育人功能,以期对高校的班级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大学文化:多样性与先进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社会主义文化专题时指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文化是互动的关系;大学文化也是大学的灵魂和辐射源,在大学的地位已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的新时代,大学文化具有引领社会前进的功能。认真研究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不仅对办好有特色的大学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重要的价值意涵。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资源,红色文化具备较强的直接现实性和思政育人功能,可以有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拔擢与提升。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耦合性。红色文化可以在教学价值、德育价值以及精神价值的三维向度中,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的实现。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在筑牢理论育人基础、创新实践育人途径、建设网络新媒体矩阵的路径选择中,有机融入红色文化以期实现其内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邱琳 《学习月刊》2009,(20):105-106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创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创建.正处在探索阶段,各方面条件仍不成熟,本文以“创建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为主题.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分析了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并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摸索其创建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文杰  杨蕾  王俊伟 《前线》2021,(2):74-77
大学文化建设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党组织在大学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做好顶层设计、借鉴基层治理“吹哨”机制统筹相关部门推进文化建设项目、树立全员文化育人意识提升文化育人效果等对策,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文化建设需求多元难统一、协调推进难度大、工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精神是对大学文化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精神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对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关系的分析基础上,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繁荣学术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大学精神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梅姣 《世纪桥》2010,(9):107-109
所谓高校校园文化,从学科定义上看就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培育形成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并身体力行的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历史传统、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文化,是微观组织文化和管理文化,同时也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体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发挥培养人、塑造人、提升人的功能与作用的高校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志平 《世纪桥》2008,(6):31-31,45
“大学之道”本质上是一种个人与社会、个体“内圣一外王”的和谐伦理精神。它的当代价值就是让我们在科学发达的现代,重新反思现代性,重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运用生态观点,实现“自然一人一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校园标识系统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双重表现形式之一,是大学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文化凝聚和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因而必须有效实现校园标识系统建设与文化育人有机结合,赋予传统指示意义的标识系统以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校园标识系统具有指示、美化、文化、育人四大功能,要在校园标识系统的规划、命名、设计上凸显文化育人功能,还要运用校园标识系统重点开展思想、人文和专业教育,进而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在校生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未来的生力军。高职院校在实践育人中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轻德育的状况。实践育人的各环节都是高职德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为主要德育内容,探索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育人环节“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邓杨  张文剑  陈超 《学习月刊》2012,(2):107-10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大学文化建设,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和改革发展中,坚持育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文化高地"的大学是落实这项任务的重要一环。然而近年来大学文化建设喜忧参半,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断左右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日趋"侵蚀"大学文化环境,严重影响大学文化自觉构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和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大学也将发挥教育功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其注入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总是以教育思想的更新和办学理念的突破为先导和基础的。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都是为了开拓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造福人民,服务社会。高校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创造先进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最能全面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域,要走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前列,把大学建成人才、思想和文化的高地,必须充分发挥高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在办学中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进教育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20.
李春霞 《世纪桥》2010,(15):140-141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的精神和灵魂。随着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民办高校要想在新一轮的竞争中实现新的突破,实现办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紧紧围绕办学理念和教育宗旨,不断创新发展,积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