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我国电子警务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电子警务体系已具雏形,实践应用初显成效。然而,随着建设工作的步步深入,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和急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资源整合度不高、重形式轻实效、重硬件投资轻软件创新等。公安部门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电子警务规律研究以及统筹规划和协调工作,注重实用效能和人才培养,确保电子警务建设迅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开展国际执法培训较有经验的西方国家,澳大利亚国际执法培训自开展以来,为澳大利亚警务国际合作提供了有益支撑。其长期以来形成独有特点,可供我国外警培训工作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7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公安机关督察条例》,各级公安机关成立警务督察队伍以来,警务督察显示了人大、政协、检察、新闻舆论单位以及人民群众等外部监督所不同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警务督察强化和完善了公安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增强了公安系统内部的整体监督效能,使公安队伍建设日益朝着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加入WTO,公安警务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警务督察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做好警务督察工作,促进公安队伍建设,是摆在警务督察队伍面前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4.
共青城市公安局结合辖区社会治安形势和区位特点,开展“邻家警察”社区警务,对社区警务工作进行新的改革与尝试。“邻家警察”社区警务具备维护社区安全、帮助居民解决困难两大功能,能弥补派出所警力紧张的不足。“邻家警察”社区警务面临民警年龄小、经验少、任务重,民警群众工作薄弱整体素质不高,“邻家警察”创建活动未全面铺开等困难,需要把握“邻家警察”定位,大力加强群众工作;改善“邻家警察”社区警务运行机制;加强“邻家警察”社区警务规范化建设:加强各警种问协调沟通,提高“邻家警察”社会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治理型警务是一种由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警务模式。理论上,它可以被视为公安机关在应对社会转型引发的治理危机时所尝试采取的改革措施。在现实中,治理型警务在不同的国家表现为不同的模式。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澳大利亚的第三方警务、英国的社会化警务和日本的交番制警务。这些国家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的治理型警务实践要以转变警务理念、改进社区警务工作、深化社会化警务、引导民众参与协商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目前已完成了社区警务室的建设,成效甚大,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保障不到位、重形式轻内容、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要通过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明确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规范社区警务运作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社区警务机制的建立和健全等,来进一步完善广州市社区警务建设。  相似文献   

7.
推行社区警务需要公安机关转移工作重心,由重打击犯罪转向重管理防范。需要警察转变观念,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多为人民群众做服务性工作。提供社区警务咨询服务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提供咨询服务是必要的,意义重大,而且也是具有可行性的。提供咨询服务现阶段应以安全咨询、法律咨询、治安管理业务咨询和心理咨询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警务信息公开既是公安机关的一项工作制度,又是一项法定制度,受到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范及公安机关相关规章制度的规制。在实践中,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与《保密法》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法律位阶低、不予公开的信息范围不确定、保密事项的确定任意扩大化、问责制度的缺失等。制定《警务信息公开实施细则》、明确公开和不公开的范围、建立保密审查制度、规范问责制度,是调整和完善警务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警院的新警培训要求学员受到警务知识、警务工作程序、法律知识、社会学、伦理学、行为学、心理学和多元文化等知识的全面教育,以及警务工作实践技能、专业判断和反应能力、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技能等能力的全面培养,同时非常重视对学员个人操守的培养和要求,着力培养学员的忠诚、公正和奉献社会的精神。尽管昆州警院的新警训练模式与我们新警培训模式存在差异,但由于各国警务工作具有很大程度的相通性,因此昆州警院的新警培训模式及其做法对我们新警培训教学也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多元文化下的澳洲社区警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 ,它给警务工作的冲击也是极其巨大的。澳洲警方推行社区警务 ,适时地采取“邻里守望”、“扩大服务面”、“加强警民联络与反馈”等措施 ,不仅为澳洲人民创造了安定的生活 ,而且也为世界各国警务建设带来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