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但并没有改变多元文化并存这一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文化全球化"为名进行文化扩张,宣扬未来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将消失在单一的"全球化"文化中,其实质是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与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密切相关。中国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更新和融合。  相似文献   

2.
刘莉 《党政论坛》2013,(4):34-37
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关口。国际方面,"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从国内看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的主题已发生转换。经济、文化帝国主义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支配、控制世界的主要手段。由于其"最巧妙"、"最有效",因而也是"最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无论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经济制裁、民主灌输、文化入侵、政治干涉,还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均能达到争夺人心"不战而胜"的战略目的。21世纪的经济竞争和文化竞争必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4.
"文化帝国主义"的提出,揭开了西方国家通过各种非暴力手段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侵蚀的真面目。发达国家通过这些手段来逐步削弱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这样会造成这些发展中国家否定自己民族文化的危险局面。因此,发展中国家应提高警惕,并采取措施避免民族文化被同化的历史悲剧。  相似文献   

5.
吴溦 《学理论》2013,(22):200-202
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支撑。运用先进军事文化培育战斗精神,是满足部队官兵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我军战斗力的重要举措。我军国防现代化建设正不断推进,军事实力稳步提升。信息化的浪潮催生了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机遇来临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的挑战。"中国梦"从"人民梦"、"国家梦""、世界梦"三种维度为我军现阶段战斗精神培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通过深入地访谈,发现"文化义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新的力量,它的有效运作能够更加深入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现实与历史的原因促使了文化义工的形成,通过其运作可以看出其能够缓解供需矛盾、减少社会成本、增进社会和谐、培育社会资本等社会影响,以及有着鲜明的特色。但是,对于它的探讨,还需要深入的挖掘才能增强其社会效应,从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孟庆宇  苏杭 《理论导刊》2019,(10):19-25
"灵魂""基因""人民"是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系列论述中的三个高频词。围绕这三个范畴,习近平架构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即"灵魂论""基因论"和"中心论"。"灵魂论"是关于家庭、阶级、社会视阈下的文化灵魂作用的论述,指认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文化建设任务,旨在拒斥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基因论"是关于文化遗传、重组、进化过程中的基因规律的论述,提出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发展方针,旨在打击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中心论"则是关于人的有机身体和无机身体的文化需要的论述,要求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旨在克服"文化工业"现象和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观。"三论"分别从三个侧面诠释人与文化的理论关系,而又统一于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文化的总体性认识,具有鲜明的超历史性。  相似文献   

8.
李勇 《学理论》2012,(4):23+2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阐述新形势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极端重要性,指出"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  相似文献   

9.
赵朝峰 《求知》2016,(4):57-59
正随着"互联网+"的大热,人们开始用新的视角去研究传统产业,去发现传统产业内涵中未被发现的"处女地"。经过近2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文化产业从倡导到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战略性产业和引导性产业,中国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消费环境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了新的经济形态——体验经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是体验型产业,以文化资源开发为旅游吸引物的文化旅游更是凸显了体验经济的特色,消费者追求体验、追求刺激、追求精神的欢愉的消费特征更加明显。消费呈现出个性化、多  相似文献   

10.
虞爱华 《理论视野》2007,(12):13-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为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做到"七个更加重视"。  相似文献   

11.
周玉花 《学理论》2009,(14):208-209
英语语料的真实性有利于英语的学习和使用。目前的英语语料主要选自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主要是美国的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和学术期刊中的语料,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强化了这一点,语言帝国主义成为不争的事实。规避英语语料中的文化帝国主义成为目前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考量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7)
建设城市文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城市面临着不同的建设难题,针对年轻城市文化底蕴薄弱的现状,学者提出了"文化流动理论"来解决城市文化贫瘠的问题,同时有力地批判了"文化积淀论"。从中国目前的城市文化建设情况来看,不只是新兴起的城市需要文化上的建设,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都也应该对潜藏的文化底蕴进行新的阐释。城市文化建设所运用的理论:"文化流动"与"文化积淀"是并行不悖的,这两者只是文化同一本质不同视角的表达。文化流动理论不仅适用于文化底蕴薄弱的城市,同样也适用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文化积淀论"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基于毛泽东对于传统家族制度及文化的认识,建国后"十七年"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家族文化进行了否定性的价值评判。新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摧毁了其物质与政治基础;新的"一体化"的文化秩序的建立使其处于被放逐的境地。"十七年"家族文化的边缘化是建国初期对其认识简单化、片面化的结果,是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过程中的探索与困惑。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五十多年来,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化。由于我们对此研究不够和教育乏力,使不少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思想上产生了困惑甚至错误认识,特别是当人们看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科技迅速兴起和生产力持续发展时,就感到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以后,比以前更加强大和繁荣了。于是就怀疑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否过时了,甚至怀疑马克思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否不存在了。同时,对未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什么社会感到茫然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当代资本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福斯特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断裂"概念入手,分析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全球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通过制造和利用生态脆弱性实现"生态帝国主义"的事实,并进而讨论了"生态帝国主义"与"生态债务"之间的关系。福斯特对"生态帝国主义"概念的引出与反思,为我们分析当今资本主义的垄断现实与侵略本质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文化政治之争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法国解构主义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潮在西方政治哲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对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的文化思想进行了批判与解构。使这一文化之争超越了"文本革命"的范畴,成为一种政治实践。本文着重分析这一文化政治之争的两种形式,即激进的文化政治与保守的文化政治、文化多元主义与当代自由主义。本文认为,这一文化政治之争反映出的政治观,主要是一元观与多元观的对抗。它从理论上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促进了政治哲学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7.
沈洪波 《理论导刊》2007,26(8):114-117
"安全困境"是国家安全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非传统安全作为新的安全研究领域引发了新的安全研究线索和"安全困境"问题。对于非传统安全重要内容之一的国家文化安全的研究来说,其"安全困境"问题的研究与认识包括文化安全的理论困境、文化安全的主体要素间存在矛盾和对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反对文化霸权的认识误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4)
文化生产的市场赞助模式在工业时代得以形成,主要缘于:第一,物质消费文化产生;第二,新的产品分配与传播形式发展。这时的文化生产不仅在批量化、大众化的生产模式上开启了"文化工业"的时代,更在经营形式上确立了"文化商业"的主流趋势——文化与资本、消费、市场、经济联姻,呈现出很大程度的"资本化"趋势。理解这些,对于我们今天从文化与资本结合的角度研究文化产业、文化经济、文化消费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莉 《党政论坛》2013,(7):34-37
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关口。国际方面,“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从国内看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社会正在从一般温饱型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型转变,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如“火山般爆发”,并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趋势。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2,(1)
21世纪以来,生态帝国主义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生态帝国主义本质上是新帝国主义的一种类型。资本的掠夺本性和资本逻辑的全球扩张带来了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通过研究生态帝国主义,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提升社会生态意识,贯彻新发展理念,防御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要深入推进与绿色生态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模式,完善制度建设;要辩证看待资本逻辑,警惕生态陷阱,保障生态正义;要积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成生态治理的全球合作。通过对生态帝国主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生态帝国主义的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