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2018年,阿巴嘎旗巩固提升已脱贫438户1188人的脱贫成果,完成20户51人脱贫任务,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自治区贫困旗县序列。阿巴嘎旗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后续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助推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资产收益"撬动"产业扶贫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疆和布克赛尔县立足实际,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有关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紧紧聚焦总目标,在"两不愁三保障"总体实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准扶贫脱贫之路。本文提出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奋力打赢脱贫攻坚,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抓好产业就业扶贫,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持续开展"志""智"双扶,不断提升内生动力。通过调研梳理和布克赛尔县脱贫攻坚现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县委决策咨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中,安居区针对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多、旱片死角和水库淹没覆盖贫困村多、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户多的"三多"客观实际,对全区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11487名贫困人口,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要求,坚持"上级政策全用上,不足部分全兜底",在全省率先提出将农村低保贫困户标准提高到脱贫标准、将民政低保和脱贫标准"两线合一",创新实行农村低保政策兜底脱贫"四个三"模式.2016年,全区2281名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兜底实现脱贫,占全年计划脱贫人口的26.49%.  相似文献   

4.
2021年,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关于"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全省党员干部人不下马、马不卸鞍,继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  相似文献   

5.
<正>防止脱贫后返贫,不仅需要立足当前、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更需要着眼长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一些贫困人口脱贫后,可能因多种原因返贫,影响脱贫攻坚战的成效。因此,防止返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必须巩固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成果,建立健全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6.
正"自打加入村里的养羊合作社,俺们坐在家里也能分钱,特别感谢村党支部!"唠起脱贫经历,65岁的王珍脸上"乐开了花"。王珍是新宾满族自治县旺清门镇蜂蜜沟村村民,因长期患病失去劳动能力,仅靠亲属贴补和政府临时救助金维持生计。事实上,王珍家的情况在蜂蜜沟村并非个例,全村共292户、129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1户、384人,是省级贫困村。"村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蜂蜜沟村党支部书记林凤武说。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以脱贫攻坚为主业,  相似文献   

7.
正攻坚克难完成任务。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8.
截至今年3月,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66个贫困县有57个已脱贫摘帽。为有效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重要指示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不断巩固拓展全省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成为农村工作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推进","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措施,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总结,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才能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因此,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必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对脱贫攻坚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荔波县桑园面积达3.56万亩,覆盖贫困户4525户18100人,2017年全县养蚕1.68万张,鲜茧总产量69.384万公斤,总产值3192万元,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种桑就养蚕,有蚕就种桑。截至今年5月,荔波县新增桑园面积2.06万亩,累计达3.56万亩,覆盖农户8927户35708人,其中贫困户4525户18100人,有近90%的贫困户因参与桑蚕产业而脱贫,"蚕宝宝"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宝宝"。  相似文献   

11.
正临城县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全员出战、全员尽责,全力冲刺,紧盯目标任务,巩固提升质效,为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截至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5872户14458人中已有5673户13951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0.3%降至0.35%。强化党建引领,打好脱贫攻坚"奠基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临城县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党建的鲜明导向,汇聚政策、组织、党员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第一书记与贫困户上下一心,立志打好脱贫攻坚战,是脱贫攻坚的"领路人",贫困户是脱贫攻坚"受益人"。第一书记来自机关,经济条件更优越,生活水平更优厚,而贫困户却身处边远的农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所以第一书记和贫困户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想法也就完全不同。因此,脱贫攻坚更需要第一书记"换位思考"。第一书记要身临其境,当好"身边人"。为加快贫困村脱贫的步伐,各地都选派了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他们就是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继续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这既是党中央作出的伟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深入"三农"工作的历史性转折。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我国脱贫攻坚所取得伟大成就,也要求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做到二者有效衔接是摆在贵州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笔者认为,贵州只有在巩固脱贫成果中从政策、产业、人才等方面做到敢为、善为,才能在开创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为、有位。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21,(5)
正核心提示固阳县按照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要求,一方面通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织密兜牢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等措施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产业带领农牧民走上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5.
正上东峪村是岗南水库移民村,全村总面积4425亩,其中山场3800亩,耕地280亩(人均0.67亩);现户籍人口为131户、425人。去年以来,在市县乡的正确领导下,上东峪村坚持扶贫项目规划实施远近结合、点面结合,扶贫和扶智相结合,突出发展扶贫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健全体制机制,努力实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2016年整体脱贫、2017年巩固提高"的目标。2016年,全村共有42户贫困户、120人脱贫出列,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剩1户1人,贫困发生率由之前的  相似文献   

16.
正核心阅读扶贫先扶志。与来自各方的帮扶同样重要的是,贫困户需要有志气、有信心战胜困难,实现脱贫增收。从脱贫到巩固提升,其间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果缺乏内生动力,就难以持续前行。脱贫攻坚重在精准,难在可持续。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到决战决胜期。毫无疑问,2020年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实现贫困人口全脱贫、贫困县全摘帽。但问题是现有脱贫政策、人力、物力等优惠资源撤出,已脱贫地区能否确保不  相似文献   

17.
正夜雨过后,艳阳如初。盛开的芍药花从山上铺到山下。5月1日上午,贫困户邓连和与合作社管理员杨思权在花间挥锄劳作。"务工工资和几样补贴加起来,到6月份就可以达到脱贫条件了吧?""你这么着急脱贫呀?""可不,哪家都在奔致富,我们还在忙脱贫,丢脸得很。"因患重疾丧失劳动能力,邓连和家经济  相似文献   

18.
正武强县周家窝镇止方头村有126户、548人,驻村工作队入驻前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12人,贫困发生率2.2%。自2016年工作队入驻以来,全体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始终坚持下沉一线,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让贫困户认可,非贫困户满意。2017年止方头村脱贫出列,2019年贫困户全部脱贫,脱贫户人均年收入6791元、村集体年收入5.5万元;武强供电公司驻村工作队被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重点针对缺乏产业支持或容易返贫而又有林地的贫困户,通过大力实施单株碳汇项目,建立长效碳汇购买机制,将树林生态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努力提高林户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成果。"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让我们又多了一条增收路,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我们一定会保护好这些树。"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扶贫开发,随着扶贫开发的持续推进,特别是精准扶贫提出以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道路,在扶贫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多年的扶贫开发,贫困户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一批贫困户在现行标准下"脱贫摘帽"。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最终是要走向致富路,要考虑贫困户"脱贫摘帽"后的可持续生计发展问题。当前,实现贫困户"脱贫摘帽"是脱贫攻坚过程中的阶段性胜利,扶贫的最终目的在于让贫困群体实现可持续的脱贫,把稳定的生计作为"脱贫摘帽"的最终目标,为"脱贫摘帽"的贫困户寻找可持续生计发展,让脱贫不返贫,推动持久脱贫,在"脱贫摘帽"的基础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