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李高武 《奋斗》2020,(4):69-73
俯瞰北大荒,这是一片神奇的黑土地,一望无垠的稻田,绿绿葱葱、层层尽染,像大海,如此浩瀚、辽阔!绿波随风荡漾,时有白云相随、偶有绿树映衬,此起彼伏,张开双臂向你微笑,似仙境心人其里,是美景尽收眼底。走进北大荒,这片肥沃的黑土地,已不是荒无人烟、“棒打狍子瓢g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孩时印记,而是“万亩稻海迎风飘,千里黑土领风骚”稻海田园式的大粮仓。  相似文献   

2.
“北大荒啊!真荒凉。黑油油的土啊!草茫茫。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这首民谣,唱出了千百年来这亘古荒原真实荒凉的景象。 北大荒,人称其为“北”国高寒,“大”片沃野,“荒”无人烟。它原来是指东北的原始荒原,后来仅指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里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片黑土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在北大荒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黄绿色将校呢军装。这件军装的主人是曾在解放战争中被授予“孤胆机智英雄”称号的李国富。这件军装经历过解放战争炮火硝烟的洗礼,聆听过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犁铧破土之声,见证了它的主人被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的“高光时刻”,  相似文献   

4.
齐长伐 《党史文汇》2004,(12):36-40
充满无数神奇传说和原始情结的北大荒,据考证,原本泛指东北原始大荒原,为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岁月更迭,沧桑巨变,北大荒的范围逐渐缩小为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牡丹江平原和三江平原一带的亘古荒原.历史发展到今天,北大荒概念已是黑龙江垦区的特称了.  相似文献   

5.
北大荒,人称“北”国高寒,“大”片沃野,“荒”无人烟。它原来是指东北的原始荒原。后来仅指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这里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片黑土地之一。为了开发这片古老的荒原,从1947年起,我人民军队先后抽调14万余官兵,分八批次进入荒原腹地,在这里建起了全国最大的国营农场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58年的“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一、“向地球开战”1958年1月24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动员十万转业官兵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要求全军转业官兵去开发北大荒,屯垦戍边。为此,人民解放军全军进行了总动员.顿时,全…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染金,沃野如画。金秋十月,三江平原上一片丰收盛景。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以下简称建三江分公司)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全力打好秋收攻坚战,跑出秋收“加速度”,又一次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手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建三江分公司党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北大荒”,系指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与三江平原广大地区,这里土质肥沃,水源丰富,素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北大荒得到了有组织、大规模的垦殖开发。经过几代北大荒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北大荒现有耕地2912万亩、林地250万亩、草原616万亩、水面372万亩,已是农场(城镇)遍布、机械化程度很高的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除了盛产玉米、春小麦、水稻、大豆、甜菜和高粱等作物外,还提供肉、奶、糖等产品,  相似文献   

8.
哇,好高!     
《廉政瞭望》2012,(11):79-79
待遇不同 太阳很好,鲍勃在自家花园里脱光了晒日光浴,女邻居打电话报警,结果鲍勃被当作暴露狂抓进了局子。过了几天后,鲍勃发现女邻居也一丝不挂地在花园里晒日光浴,便也打电话报警。结果,他被当作偷窥狂再次抓进了局子。 临场发挥今天的近代史课,让我见识到什么是演员的临场发挥。老师在上课前点名,点到A。“没来!”B大喊,“老师,他请假了!”结果,A的舍友C同时也大喊“到!”正在大家尴尬的时候,B回头冲着C大喊:“你不是说请假了嘛?你来怎么不跟我说一声!”  相似文献   

9.
王震与丁玲     
王震:你的问题,我负责到底 1954年,时任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到修建黑龙江汤旺河木铁路的铁道兵五师视察时,被三江平原那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所吸引。1958年年初,斛放军开始裁军。时任国务院农垦部部长的王震主动提出接收复员转业军人来北大荒。从当年3月到5月,数万复转官兵响应号召,走向北大荒。  相似文献   

10.
嘿!海军     
新疆有海军吗?大概有的。不知听谁说过,在天池里有只专为头头脑脑服务的快艇,有一个班的海军。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海军吗?有的。上海舰队,就是阿拉。 明知故问的是我,而毫不扭扭捏捏,回答得一本正经的是农一师阿拉尔垦区的一位连长。 阿拉十五六岁进疆就穿一身蓝制服,为啥?底牌是烂污二嘛。跟我在一起的难兄难弟,有的在电车上当过“钳工”;有的为了吃只“老虎脚爪”那样的烧饼,跟烟  相似文献   

11.
秋风 《世纪桥》2001,(4):33-34
在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中,产生了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北大荒精神。这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  相似文献   

12.
赵国春 《奋斗》2020,(2):54-56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在同农场干部职工交谈时强调,北大荒建设到这一步不容易。当年这里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共和国把这里作为战略基地、把农业作为战略产业发展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北大荒当年的老电影。我们来说说北大荒老电影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党课导读本期推荐的党课题目为《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党课主讲人方蕊以第三代北大荒人的视角,深情讲述了一代代北大荒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感人故事。本期党课采用"情景体验+互动采访"的授课形式,更具代入感和体验感,展现了北大荒从莽莽荒原到中华大粮仓的沧桑巨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将北大荒精神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14.
《红旗文稿》2012,(8):41
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一分公司地处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地势平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常年有效积温在2500℃左右,土壤属草甸黑盖土,非常适合种植水稻、甜菜、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相似文献   

15.
记者在采访孝义市纪委书记任张广时,他几次向记者推荐下堡镇党委书记胡登华,并提供了 有关他的先进事迹材料。而“山西省抢险救灾先进个人”“山西省跨世纪杰出青年人才”“ 山西省改革明星”“文峪河整治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也促使记者 想去接近胡登华,了解胡登华。经过记者的采访,发现胡登华确实是一名好干部,正如孝义 市纪委书记任张广评价的那样:“是个难得的好人、好领导,是广大基层干部的一面旗帜。 ”一刚过不惑之年的胡登华在孝义被公认为是有勇有谋、敢打敢拼的一员“闯将”。1996年, 他被调到孝义…  相似文献   

16.
1王震晚年曾高兴地回忆 说:“我平生下过的命令有无数道,但最满意的是给士兵下令放假找老婆,找不到的不准回来!” 1958年,在王震将军的动员和率领下,10万转业官兵来到北大荒垦荒。这支队伍便成了开发和建设北大荒的第一批生力军。 北大荒寒冷荒凉,复员转业军人很难找到女朋友成家。许多人到了30岁还找不到对象,发出了“人到35,还是王老五”的哀叹。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震  相似文献   

17.
哦,香油!     
六十年代,父亲从东北到陕西参加“三线建设”,我们一家也跟着他在一个山脚下落了户。   父亲是厂筹备处的财务主管,负责对每个施工项目的财务审核和批款。国家为这个建设项目拨款一亿多元 (在当时,这可不算少 )。每天,从父亲手下批出去的是大笔大笔的资金,在许多人眼里,我们家的日子肯定好过得多,都睁大了眼睛瞅着我家。其实,我们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的九十元工资。   当时,粮店每人每月供应三两油,高价的“黑市油”我家根本吃不起。幸好有东北人祖传的吃“生菜”、“凉菜”的习惯,生黄瓜、生萝卜、生白菜,切成块块…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7,(15)
正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开始,以转业官兵和知识青年为主体的几十万拓荒者在黑龙江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开发建设北大荒的伟大壮举。在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进程中,几代拓荒人以百折不挠的精神,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文明成果,同时也创造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  相似文献   

19.
金维克 《奋斗》2008,(1):38-41
位于祖国东北边陲七星河畔的友谊县,被公认为“北大荒精神”的诞生地,共和国开发建设北大荒的第一场战役就是从这里打响的—“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新中国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国营友谊农场于1954年在这里诞生。从此,友谊农场凝聚着中苏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倾注着数万转业官兵、下乡知青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20.
郭崇林 《奋斗》2006,(2):62-62
人们一说起江南,就是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说起黑龙江称之为“北大荒”。然而,“北大荒”并不荒。“北大荒”所在的黑龙江省是以省内最大的一条河流——黑龙江命名的。黑龙江是仅次于长江和黄河的我国第三大河流,也是北方民族的母亲河。正是这条伟大的河流会同松花江、乌苏里江,滋养着世居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生息繁衍。创造、传承着“黑龙江流域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