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最基础的生态文明制度,它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生态补偿机制科学与否.不仅事关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而且事关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生态环境,把一江清水送下游,  相似文献   

2.
杨秦 《求索》2013,(10):107-109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综合评价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长远性的一个有效方法,而以生态可持续观与生态伦理观为出发点的生态经济可持续设计,在为区域提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的同时,也为该区域的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针对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现状,以传统经济学的有关知识为支撑。结合生态经济可持续观及生态伦理观的相关观点,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运用生态经济规划、生态经济管理及可持续设计均衡考虑经济、环境、道德和社会和谐互补的相关方式,对我国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积极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补偿的内涵和必要性 农业生态补偿又称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是生态补偿在农业生态系统的具体化。一般来讲,生态补偿机制是指以恢复、维持和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为目的,用于解决区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一种新型协调机制。它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协调,是解决目前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利益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形势严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利益平衡,需对生态补偿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阐明生态补偿的内涵,分析生态补偿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生态补偿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构建可行性的生态补偿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生态补偿中的补偿标准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和实施区域生态补偿,是当前中国优化区域开发格局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而补偿标准是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该文从中央政府主导下的生态补偿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生态补偿两大方面,提炼和总结确定补偿标准在实践中的难点所在及其负面影响,指出过度依赖于政府体制以及行政命令式的补偿标准会导致效率损失和区域利益的空间失衡。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发展权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弹性化差异化的补偿标准和加强对补偿效果的监测等方面探讨了破解难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徐水华  周红山 《前沿》2011,(3):164-167
从资本逻辑的视角看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去追求无止境利润的资本,对现代生态问题的缘起负有不可推卸的原罪责任。为了保证剩余价值的实现和资本循环的正常进行,资本必然不断进行以侵占自然、污染自然为前提的生产扩张和消费扩张,以保持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必要张力。通过对资本的生产扩张和消费扩张逻辑的揭露和批判,揭示现代生态问题的资本根源,寻找现代生态问题的解决路径,对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成败的系统工程。探讨了民族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均衡机制,实证了考虑直接成本、机会成本的核算方法是生态补偿标准的下限。生态补偿标准应该在不低于这个下限范围内才有激励生态保护行为。由此出发,在系统总结民族地区生态补偿中已有的直接成本、机会成本的核算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民族地区生态补偿直接成本核算的一般性框架,提出核算机会成本计算方法,可有效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准确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为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提供了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它的保护和治理往往需要多方配合,尤其像河流流域,上游的生态环境对下游显然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地理形态决定了,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不可避免。因而,如何平衡上下游地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协调各地的生态、经济等利益,也是生态补偿必须正视的问题。当前,许多地方遇到此类问题。呼吁横向生态补偿渭河发源于甘肃,是陕西省的主要河流之一,并在陕西渭南并入黄河。为  相似文献   

9.
自然保护区是地球上生态保育的基石,如何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减缓保护区设立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促进自然保护区健康和谐发展是限制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利益相关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生态补偿过程相关利益主体的动态演变过程,讨论演化参数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各博弈方策略的演化方向受到系统初始状态的影响,并与博弈双方支付矩阵的参数相关,合理确定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金额、降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成本、提高自然保护区因保护而获得的综合效益、加大社区居民不保护及管理部门不补偿的监管力度,有助于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法律、政策,提高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各利益主体参与和合作,有利于实现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共赢.  相似文献   

10.
方发龙 《求索》2008,(10):33-35
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要求全社会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与自然生态的演进相协调。区域经济子系统作为区域系统的一部分,在自然资本向人造资本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长带来的区域经济子系统的扩张必然引发区域自然生态子系统在空间或功能上的损失,这种损失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水土流失等。对于区域整体系统而言,区域的发展不能单纯考虑经济子系统产出的量的增加,而应关注区域总系统的整体收益,控制经济增长于合理规模之内,建立区域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合理平衡。  相似文献   

11.
米卿  师法起  王东方 《前沿》2013,(9):157-160
海域跨界污染不仅造成海洋环境的流动性破坏,更会影响区域所属地方的关系、诱发行政冲突。作为世界性环境治理难题,海洋环境生态补偿跨界治理只有通过区域立法协作的方式,在消除多边利益冲突和地方壁垒的前提下,对海洋环境生态补偿跨界治理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系统分析,明确其法律措施和体系,才能为海洋环境生态补偿跨界治理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一条有效的法律进路。  相似文献   

12.
曾娜 《前沿》2013,(9):154-156
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机制已在我国不少省份试点实施,意图通过上下游政府之间的生态补偿,实现对流域水资源的保护。从地方实践看,该机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政治、技术和财政层面的问题。有必要在评估现有实践的基础上,思考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以增进地方相互合作的意愿,并为将来适用于更大尺度的跨省界补偿活动奠定基础。流域跨界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要求补偿的透明化和有效的信息沟通,且在制度设计上,应有时间进程的先后,最终实现流域管理上的地方自我负责。  相似文献   

13.
一、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当务之急是在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和生态服务价值的基础上,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采取财政转移支付、市场交易等方式,对生态保护者  相似文献   

14.
傅晓华  赵运林 《求索》2013,(6):5-7,18
流域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流域农业系统中,社会、经济与生态因子之间以及这些因子与外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流域农业系统要素与结构分析,要达到流域农业系统的功能耦合。就必然要进行生态补偿。流域农业补偿是多元化的补偿。补偿的核心是水资源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即流域农业水资源的受益方要支付相应成本,受损方要得到合理的补偿。以湘江流域为例。分析生态补偿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探究湘江流域农业系统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测量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与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之间差距的研究,一直处于国际可持续经济发展测度研究的主流地位,而生态足迹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生态足迹是一种重要的判别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量方法,自1992年被提出以后便备受人们关注.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的思想渊源、前提假定和核算步骤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的生态足迹理论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生态足迹理论应用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廖小平 《求索》2014,(11):41-44
流域生态补偿最根本的是要明确流域生态补偿的属性、价值追求与核心机制建构。流域生态补偿具有跨行政区域性、生态性和社会性,经济性不属于其基本属性而只是其社会性的一个方面,这些属性源自流域生态补偿的价值追求,即整个流域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可持续性最大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包括流域利益商调机制、生态价值评估机制和责任机制三大核心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步关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问题。生态补偿作为一项关乎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对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道路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中国探索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亦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补偿的创新模式应为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补偿模式、区域联动共建共享的补偿模式和项目带动重点突破的补偿模式,而提高其生态补偿效率的具体方法是加大生态补偿系统研究力度,完善生态补偿组织管理机制,强化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制定,建立生态补偿行政责任机制,创新生态补偿的投融资体制,健全生态补偿法制保障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宣传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8.
宋婧 《前沿》2012,(16):71-73
生态补偿制度是解决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冲突,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有效机制.本文以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为依托,探讨了油气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也就是从法律层面上明确由谁来补、补给谁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油气资源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研究、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葛少芸 《人大研究》2010,(11):44-45
<正>甘肃严峻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了草原牧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也严重制约了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提供。当前,对草地生态环境保护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特别是缺乏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这对于维护甘肃省重要生态功能区域担  相似文献   

20.
李荣光 《桂海论丛》2018,(6):120-127
我国现阶段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构建与实践都存在着不足,通过对域外典型国家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吸收借鉴域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实例。根据我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在国家和地方两层面的立法实践,分析立法中的现状和不足,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与分析,指出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在主体、标准、方式等方面需要改进的问题。总结我国现有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的不足,以此为基础借鉴域外补偿制度的成功经验,在明确补偿主体、落实补偿标准、健全补偿方式等方面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