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市民小说崛起,王朔、池莉等人开启了充满市民文化精神的文学空间。然而,诸多研究多以西方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等时尚、热点理论话语来解析中国当代新市民小说和“王朔与池莉现象”,而忽略了它们生成的本土性原生态语境,牵强附会之处甚多。自宋特别是明清以来中国市民文化精神以及西方近现代市民社会理论的影响,构成了当代新市民小说和王朔、池莉作品中的具有新质的当代市民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周俊敏  马海燕 《求索》2011,(5):128-129,124
文化消费内涵着巨大的善,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价值,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使社会的精神、文化事业生机勃勃,产业得以发展,社会的文化、知识水平大幅提高,也带来了社会的康宁。其不利于社会发展、不利于社会价值实现的方面包括娱乐功能的过度化,精神追求的相对弱化,审美意识的淡化,与自然的隔绝等。建议以更开放的伦理理念看待文化消费,促进文化消费的发展,保障文化娱乐功能的正常发挥,增加快乐总量,但要控制过度的娱乐化,避免纵欲,特别要注意对青少年的影响,注重培养文化精神,提升文化消费中的审美品位,让更多的文化消费活动回归自然,享受更多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李少多 《理论月刊》2023,(1):103-1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青年文化作为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新视角恰逢其时。这既源于青年群体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中坚力量,又源于青年文化赋予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主要表现为青年文化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涵价值、表现形式和消费业态的创新。要继续以青年文化为推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传播策略、消费策略上与当前新的实际相融会,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能量。  相似文献   

4.
张淑梅 《前沿》2010,(19):134-139
在市场经济时代,考察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作用,打造文化品牌时,要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当今时代空前强调文化的经济功能,这是草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要充分认识民族精神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充分开掘草原文化核心理念的经济功能。二是,不能陷入纯粹外在功利化的生存轨道。面对以物质消费为主、实用功能为导向的快餐文化时代,我们归根到底是要通过温柔敦厚的人文意识实现强中固本,重塑精神之魂的长远利益。所以还要充分开掘它的认识功能,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通过经济功能和教化功能的开掘,实现文化商品性和文化本真性的协调统一。实现草原文化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享受精神文化产品与精神文化服务的过程.简单地讲,即是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劳动为载体的精神获取行为.其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方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文化消费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文化消费呈现出主流化、高科技化、大众化、全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市民文化与文化消费──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照张天佑把文化作为消费,从最宽泛的意义上来说,是在市民阶层出现以后的事。而市民阶层是随着商品市场的出现,从一般民众中分化出来的社会阶层,他们随着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便要求与之适应的文化以满足其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7.
谢嘉  刘云章 《人民论坛》2011,(11):192-193
文化产品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门类。与物质产品相比较,文化产品的价值非常复杂,既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体现了文化产品的本质,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产品精神价值的变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包括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方式、消费过程以及消费结果等等。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品已成为商品的一个重要门类。与物质产品相比较,文化产品的价值非常复杂,既包括经济价值也包括精神价值。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体现了文化产品的本质,而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产品精神价值的变化发展离不开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包括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消费方式、消费过程以及消费结果等等。  相似文献   

9.
张杨 《传承》2012,(11):74-75,77
当物质消费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后,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会日益增加。文化消费对于人力资本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生产决定消费,文化需求是否能得到满足,取决于文化生产的水平。因此,随着农村文化生产条件的成熟,着力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武汉具备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利条件:文化资源丰富,地理条件独特;区域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产业发展增速,科技融合显著;文化战略重视,政策保障有力;创新理念驱动,多重机遇叠加。同时,武汉存在着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制约因素:文化资源整合与品味内涵不相适应;文化供给能力与消费需求不相适应;市民文化素质与发展定位不相适应;文化传播力度与形象魅力不相适应的。武汉需要在认清发展优势、找准发展差距基础上,从加强战略规划、彰显城市特色,增强产品供给、完善公共服务,培育城市精神、提高市民素质、加强营销推广、扩大城市影响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1.
何涛 《思想工作》2008,(8):26-27
近年来,东胜区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综合经济实力位居自治区101个旗县市区前列。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还不相协调。一定程度地造成了城市文化精神的欠缺和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性因素。为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2007年,东胜区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赴深圳专门就“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相比,在注重经济收入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文化权益的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文化消费、生活享受、精神状态、社会心理和婚恋情感等方面出现新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精神文化生活总体水平低、群体封闭性强、文化消费"夹心层"现象明显、引导服务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大样本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现状、需求和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维护文化权益、建设公共文化、促进社会融入和人力资源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就四个突出的现实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梅芳 《长江论坛》2006,(6):32-34,43
武汉要充分发扬“海纳百川、包容并存”的历史文化精神,学习借鉴吸纳他人之长,不断发展创新繁荣武汉文化,构筑武汉市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充分发扬“思想敏锐、敢为人先”的历史文化精神,坚持制度和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武汉综合实力;充分发扬“开放开拓、精明守信”的历史文化精神,建立与国内外城市和地区的合作伙伴网络,不断扩大武汉发展空间;充分发扬“豪爽大气、热情明礼”的历史文化精神,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创造武汉良好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4.
黄石市文化体制改革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群众对文化体制改革态度鲜明,支持者成为社会的主流群体;文化体制改革的参与意识较强,被访者的建议积极而合理。整个文化体制改革中的社会需求与市民心态呈现为积极、健康、向上的总体特征。根据本次调查而得出的结论是,公众心目中黄石文化发展滞后,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体制性障碍,这说明面对形势必须改革;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拉动社会文化消费日渐增长,为了满足市民需求应当改革;黄石有着文化发展的资源优势,在文化领域又有着前期改革的丰富经验,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改革;市民的社会心态和风险承受能力正在增强,黄石社会的理性意识支持改革。为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大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如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重要的时代课题。以传统家训文化为例,传统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主成部分,实现以传统家训文化为例的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古为今用,汲取传统家训文化精髓;批判继承,赋予传统家训文化新内涵;推陈出新,激活传统家训文化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鲍宗豪 《学习与实践》2009,(12):122-132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气质、风骨和灵魂,本质上反映的是城市精神文化的特质。对都市精神文化尤其是对当代全球城市精神文化的关注,与21世纪以全球化为支撑的城市化以及新的城市世纪的到来相关。全球城市的建设,不仅要发展经济、金融、贸易,更要培育全球城市的精神文化,这是由全球城市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是“全球城市”的重要表征。在不同特质表象的背后,全球城市所具有的精神文化的共同特质,其基本内涵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认识:(1)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都处于较高水平;(2)文化产业十分发达;(3)拥有优秀文化人才和高素质市民。具体又表现为全球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流的文化设施、一流的教育、一流的科学研究、一流的文化艺术、一流的文化环境、一流的市民素质。与之相对照,我国城市的发展水平要达到全球城市的水准,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解放文化生产力,促进多出优秀作品,发展先进文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在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是特殊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统一,是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辩证统一,文化产品价值实现与增值是生产过程创造和消费过程再创造双重作用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网络消费文化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文化。网络消费行为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是当代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态。为优化我国网络消费文化建设,需要注重改善网络消费环境,推动网络消费文化建设的管理创新;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网络消费文化建设的制度创新;加强网络内容监管,推进网络消费文化建设的品质提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网络消费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9.
人的本质和如何体现与实现以人为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人的本质 ,不是抽象的“符号化”的人 ,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人 ,但也不是“物化”、“商品化”的人 ,而是具有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要体现和实现以人为本 ,必须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为出发点 ,以不断推进消费升级 ,提高消费质量为支撑点 ,以先进文化的引导为升华点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20.
闫朝晖 《人民论坛》2010,(8):210-211
亚运会作为城市间、国家间的文化、精神、价值的交流平台,为广州城市文化的营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广州可以从物质环境、市民行为、精神观念三个层面来对其城市文化进行营销。在文化营销的策略上,可以立足于岭南本地文化,根植于中华本土文化,同时又融合亚洲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