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债务的严重性近年来,拉美国家陷入了以债务危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危机之中。拉美债务在六十年代并不突出,但从1973年石油提价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外债急剧增长,由1975年的685亿美元猛增到1982年底的3,000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约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的48%。其中巴西(900亿)、墨西哥(800亿)、阿根廷(380亿)、委内瑞拉(320亿)四国即占拉美总债务的80%,占第三世界总债务的38%。拉美这样庞大的债务,已大大超过它们的财政经济所能承受的能力。1982年,全部外债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的债务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热点。债务危机不仅极大地阻碍了拉美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西方经济以沉重的打击。截至1984年底,拉美地区的外债总额已达三千六百亿美元,几乎相当于世界外债总额(约八千亿美元)的一半。鉴于债务问题的严重性,拉美国家政府都把解决债务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拉美的债务影响之大,波及之广,后果之严重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因此,探讨拉美债务形成的原因及拉美国家为应付债务危机采取的措施等问题,对于我国利用外资、举借外债促进四化建设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沉重的外债负担是阻碍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解决债务问题,拉美国家在80年代都相继进行了程度不同的经济调整,但它们所作的努力除使个别国家的债务有所缓和外,多数国家至今仍没有摆脱债务负荷的困扰。以巴西为例,自80年代初债务危机以来,各届政府虽然进行了付出巨大牺牲的经济调整,但8年后的今天,巴西的债务问题不仅没有相应的缓和,反而有加剧的趋势。巴西政府所追求的缓解债务和稳定经济发展两个基本目标均未能实现。外债总额由1982年的750亿美元上升到1990年的1210亿美元,增长61.3%;偿债能力下降导致1987年2月和1989年7月  相似文献   

4.
拉美债务危机目前虽有缓解,但4230亿美元的债务仍是它们发展经济的沉重负担。现仅就拉美债务危机的成因和发展趋向谈谈自已的粗浅看法。关于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酿成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原因主要有:拉美国家经济发展过快、借债过多、用债不当、管理不善、国际贷款利率提高、贸易条件恶化、债权国和商业银行中止贷款等。拉美主要国家在60、70年代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不顾国力,大举借债,70年代后外债猛增,从1976年的960亿美元增至1981年的2880亿美元,有的国家债务年增长率高达57%。  相似文献   

5.
一拉丁美洲是当前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地区。据估计,到1982年底,在发展中国家六千二百六十亿美元的外债中,有三千多亿美元的债务集中在拉美。按人口平均计算,拉美地区每人负债为八百多美元,按经济自立人口计算,拉美每个劳动者负债达二千五百多美元。目前拉美国家的外债问题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界普遍关注的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战后初期,哥伦比亚使用国外贷款不多,1961年公共外债只有6.28亿美元,1970年外债总额增长为19.3亿美元,到1978年外债总额达44.2亿美元。总的来看,在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前,由于哥伦比亚对借外债控制较严,外债总额相对较少,而且,在外债的使用上坚持了外债严格用于建设投资,也由于外债结构较为合理,资金主要来自国际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哥伦比亚的外债负担不大,外债形势相对比较稳定。但此后,哥伦比亚外债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外债增长速度加快。1979~1982年的四年间,国家净外债与出口收入之比从60%增加到150%。私人商业银行的贷款迅速增加,四年间,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加到占贷款总数的2/3。外债指数恶化。1980年公共外债的偿债率  相似文献   

7.
一、序言自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而爆发了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以来迄今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1982—1990年)。在这八年的期间内,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从1982年底的8310亿美元增大到1988年底的13200亿美元,六年内增大了4890亿美元,约增大60%。拉丁美洲地区甚至由于债务危机而导致到1989年初的政局与社会动荡,并迫使美国在1989年7月的阿尔及尔大国首脑会议上采  相似文献   

8.
自1981年起,随着通货膨胀的加速,拉美的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跌到历史最低点。笔者认为,拉美经济的这种状况是各国为对付外债危机所实施的政策的直接结果。拉美债务的起因 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暂停偿还外债的决定,使拉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商业银行意识到,由于70年代拉美地区大举借  相似文献   

9.
1992年5月14日,世界银行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局局长罗平章先生和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华而诚博士来我所访问,就拉美经济等问题同所内外学者和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罗平章先生从世界银行工作的角度,谈了自己对拉美80年代经济危机以及目前调整改革的看法。他首先简要介绍了拉美80年代的经济情况。他认为,撇开社会政治因素不谈,造成拉美“失去的10年”的经济方面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一是外债问题。拉美国家外债数字庞大,1982年为3300亿美元,1991年为4150亿美元。利息占外汇收入的比重,1982年已突破  相似文献   

10.
拉丁美洲学术界往往把1969年以前的外债称作“旧债”,1970年以后的外债称作“新债”。 1982年墨西哥爆发债务危机并波及整个拉美地区。拉美债务问题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世界各国已出了不少研究专著和论文集,但绝大多数是“论新债”,涉及旧债的极少。笔者尽可能多地收集了拉美旧债问题的资料,并作了比较研究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拉丁美洲受到的冲击最为强烈。1982年下半年,沉重的外债负担引起的支付危机席卷许多拉美国家,触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综合症”,使这个地区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截至1982年底,拉美地区的国际收支出现了一百四十亿美元的巨额逆差;外债高达三千多亿美元,在世界上积欠外债最多的十四个国家中,拉美就有五国(墨西哥、巴西、阿  相似文献   

12.
1982年8月爆发的拉丁美洲债务危机已延续至今,全球瞩目。对这一危机的起因、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谈判等问题,世界各国学者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致力于拉美发展研究的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拉美经委会),在其专著《拉美的外债:调整和重新谈判》(1985年美国林·雷纳出版公司出版)中,对拉美债务危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债务危机的根源,拉美国家的经济调整政策和重新安排债务的谈判。  相似文献   

13.
墨西哥自1982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一直靠借新债还旧债、在债务的泥潭中苦苦挣扎,至1987年外债总额达到1075亿美元的最高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3.84%;1983~1988年资金纯外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达到6%。1988年12月萨利纳斯总统执政后,多次重申要寻找一个“永久性的”解决债务问题的办法。他提出了4个具体目标:(一)减少债务的累计额;(二)制止资金的净外流;(三)获得有较长偿还期的新资金;(四)降低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经过一年多的谈判,1990年2月,墨西哥政府与债权银行正式签订了减债、减息和提供新贷款的协议,从而使墨西哥的债务问题出现转机。  相似文献   

14.
一、智利的外债概况 60年代以前,智利外债不多。1960年外债总额只有6.2亿美元;1964~1970年间,外债总额增长了113%,达到27.6亿美元;1970~1973年,外债总额增长到39.05亿美元。这期间,外债虽然不断增加,但还没有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1974年军人执政后的8年间,智利外债剧增,上升到172亿美元,增加了322.25%。其中1981年所借的中、长期贷款就有51亿美元之多,彼称为智利的“债务年”。据统计,1982年智利人均外债已达1523美元,成为拉美国家中人均外债最高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正> 从1982年开始的国际债务危机,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唯独韩国从1981年~1986年,仅用5年时间就摆脱了外债危机,为世人所刮目相看。本文将用外债理论模型结合韩国的实际说明摆脱外债危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整个拉丁美洲地区,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石油出口国还是石油进口国,没有不负债的。1983年拉美外债总额高达三千一百亿美元,占第三世界外债总额七千亿美元的将近一半。虽然一些国家为偿还到期债务作了艰苦的努力,外债总额仍在不断上升。巨额债务是当前拉美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东盟国家的外债问题虽然没有象非洲国家那么严重,更没有酿成拉美国家那样剧烈的债务危机(菲律宾除外),但随着各国债务总额的急剧增加,外债负担日趋加重,债务问题亦变得越来越尖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美国政府进出口银行的一位高级经济学家认为,东盟国家的债务问题已发展到令人担忧的地步。一、债务现状截止1986年底,东盟四国的债务总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1040亿美元,相当于1980年285.8亿美元的三倍多,偿债比率(还本付息占当年出口收入总额的比率)亦由  相似文献   

18.
战后,拉美国家实行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各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到70年代中期,拉美多数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拉美已成为第三世界中较发达的地区。然而,国家干予过多,国有企业激增和推行高增长的发展计划,使不少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失衡。在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拉美地区经济的深刻矛盾表面化。1982年的债务偿付危机使拉美地区经济陷入战后最为深刻的危机之中,1989年的外债总额达4220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1/3。通货恶性膨胀,1988年国内消费物价增长速度高达760%,1989年猛增到1000%。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80年代,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1%左右,  相似文献   

19.
1982年,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750亿美元的外债而触发了一场国际债务危机,自此,发展中国家日益沉重的外债负担便成了一个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极为不利的因素和需要缓解的严峻的全球性问题。目前,第三世界债务形势及其前景如何?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关于缓和债务危机的战略有何新变化?这些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一、目前第三世界外债的基本情况近年来,由于整个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正在进行经济调整与改革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困难日益严重,巨大的外债不仪未见减少,而且还本付息的负担象雪球那样愈滚愈大。目前。  相似文献   

20.
1982年8月,墨西哥因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外债而爆发了债务危机。经过整个80年代的艰苦努力,到目前为止,虽然墨西哥的债务问题远未根本解决,但是债务危机已经得到缓解,国内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墨西哥的债务问题及其解决颇具特色,对其进行考察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