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字幕)厦门第二十七场厦门会展中心大厦外海滩会展中心正在举行商品交易会。郑思亮船长从三楼乘电扶梯到大厅,有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跟在后面,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思亮从会展中心来到美丽的海滩,望着对面的海岛——金门。“喂,台湾仔,你不是台湾仔吗?”忽然,有人走过来叫思亮小名。郑船长仔细一看,是小学好友阿牛。“喔,阿牛呀!很久没有人叫我台湾仔了,真是亲切。你也来参加商品交易会了。”思亮与阿牛热烈握手。“是的,我现在办蔬菜加工厂,是来调查市场的。你呢?”阿牛问。思亮:“我是来同金门县商谈妈祖巡安金门的事情的,谈得很顺利,下一步…  相似文献   

2.
阿牛的逻辑     
阿牛是我的班长,他的真名叫李宏伟,阿牛是我们对他的昵称,因为他不但人长得五大三粗,说话瓮声瓮气,还有着一股牛脾气、认死理儿。我参加保安工作就一直跟着他,保安有保安的规矩,很多业务知识、工作纪律我都是在阿牛的“严”(严厉)传“申”(申斥)教下学会了。阿牛最恨不遵守纪律的保安员了。记得有一次,我值夜班,实在困得不行,就趴在桌子上昏昏欲睡之际,感到有人推了我一把,来人喊道:“下雪了!”,我还在琢磨:大夏天的,怎么会下雪呢?我睁开朦胧的双眼,看到班长牛眼怒睁,立时,我睡意全无。心想:这下惨了。果然不出所料,阿牛令我在下班前,写一份…  相似文献   

3.
某电台播了一个小品,叫《采访长寿村》。内容是这样的:记者走进长寿村,看到一老人正在吃饭,迎面上去问“大爷您几岁?”大爷说:“100岁。”请问:“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大爷说:“每天按时吃饭,不过我年青,说不全,你去问我的哥哥吧。他今年112岁,正在前面做农活。”记者:“哦。”记者走到田边看到老者问道:“大爷您这么大年纪还做农活,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大爷回答到:“我长寿的秘诀是热爱生活,天天坚持做农活。不过我说的并不全,你还是去问我叔叔吧。”前面木凳上静坐一个老者,记者前去问到:“大爷您长寿的秘诀是什么?”老者睁开眼笑笑说…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书信选集》中,有些信谈到了哲学问题。从这些信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研究哲学;也可以看到,他研究哲学是怎样联系实际的。 他在一九三七年给艾思奇的信里说:“你的《哲学与生活》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这里说的《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同志继《大众哲学》之后写的一本著作。毛泽东同志读这本  相似文献   

5.
1945年的一个风雪之夜,一个小孩嘶哑的哭叫声回荡在林海雪原中。这是一只遗落在中国的日本“孤雁”的哭声。几天后,一个八路军战士带着这个6岁的小男孩走进了邹殿臣的家。 那个八路军战士自称是李排长,他对邹殿臣说:“这个日本孤儿,是我在林海雪原追剿土匪时,林场工人交给我的。我们整天东奔西跑,带在身边很不方便,只得托付给你抚养,等到革命胜利后,我再回来接他。” 那时,邹殿臣的儿子虎生刚刚病逝,一家人还十分悲痛。突然见一个年  相似文献   

6.
“校长是个女的特能说能把你说哭了,善于做思想工作.副校长是个男的,特厉害。两个校长是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我的父母根本摸不透我但我对他们那些心眼非常熟悉。”“大人的书无非是夸张、假话和套话。”1951年塞林格曾经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创造了一个叛逆的、满嘴脏话的16岁的中学生形象一下子便引起了同龄孩子们的共鸣和极需了解儿女心态的家长们的兴趣。时隔49年在中国一部名为《别以为我们什么都不懂》的书同样在少年与家长中广为流传。本文开端所引用的就是《别》中一位13岁的少年所说的话他的成熟与老练令他骄傲不已但…  相似文献   

7.
漫画与幽默     
女权过分“如个女权运动太过分了肝“你是说,女人什么都占上风?”“是的。所以我要写一本关于男权运动的书。”“那很好,什么时候出版?”“只等我太太同意。”一眼看中新娘找到嫌人说:“你骗人,他有只眼是假眼,你以前为什么不告诉我?”“怎么没告诉你厂嫌人也不示弱,“你们头次见面后,我就告诉你:‘他一眼就看中你了。’”还不习惯一位旅客乘一辆出租汽车出游,半路上他轻拍司机肩膀想风点事,司机吓得“哇”地叫了起来。“呢,对不起,”旅客抱歉地说着,“没想到会吓了你……”“没关系,小小的误会。”司机答道,“我一向是开…  相似文献   

8.
丁小 《两岸关系》2001,(10):30-31
台湾九年一贯制教育将英语课纳入小学教程,正式宣告台湾进入了“英语梦时代”。在这期间。出现了一位英语“神童”,他就是年仅5岁的多多。5岁的多多通过“全民英语检测”!多多会听说读写3000个以上英文单词!多多成为全台湾年纪最小的书作者!是的,“多多传奇”已经在台湾开始上演,他和妈妈竺静玉合写的《我五岁,我的英文比你行》一书,正风靡全岛,台北市长马英九特为此书写了“学习英语,从小开始”的推荐序。小男孩多多,生性活泼而有主见。多多英文单词的发音非常标准。他说学英语的秘诀之一是玩“文字  相似文献   

9.
现代著名作家萧军自1938年3月第一次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至1945年11月离开延安返回东北,他与毛泽东一见如故,有过一段十分密切的交往。他们书来信往,无所不谈。毛泽东经常邀请萧军“惠临一叙”,称赞萧军说:“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在延安,毛泽东三留萧军令这位非常重义气讲感情的东北汉子,终生十分感念。 一 1940年6月14日,以小说《八月的乡村》名震文坛的萧军一到延安,即担任了“文艺月会”干事、《文艺月报》编辑,“鲁迅研究会”主任干事及《鲁迅研究丛刊》主编,还被推选为“中华全国文…  相似文献   

10.
“凶手”约见法制版见习记者跟老吴分手时已是深夜,我打车回到住处。车子一定绕远了,本来我身上的零钱足够的,而这个一路上花言巧语的司机突然冷下脸,说找不开一百元大票。没办法,我们来到胡同尽头的一个还开张的小铺,我向里面递过钱,说要买一盒烟。我知道,你若只是想破开钱,没人会搭理你,尽管他会很客气,最后让你觉得找他破钱是你的错。在北京和人打交道,有时会有一种被人哄着玩的感觉,用当地人的话就是:“不请吃饭,送你三里地出去。”记得初来北京时要找个落脚的地方,在旅客接待站,我多余地跟了一句:“要干净点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2014年的上半年,全球出版界都在为《每日电讯报》所称的一本"你不可错过的中国小说"而着迷。中国作家麦家的《解密》英文版在英、美等35个英语国家上市,一举打破中国作家在海外销售的记录,在美国亚马逊文学书周排行的最好成绩为17名。麦家以手支额、目光直视读者的照片频频出现在英语媒体的书评板块,低调神秘的他也被称为"中国的丹·布朗"。  相似文献   

12.
赵辉 《台声》2014,(3):84-86
“好故事、练说书、学书法、爱赋诗”,这是张大春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外界给他的评价则改了其中两个字,“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自然,前者是一种自谦,后者则是他人的评定。张大春在新作《大唐李白》中选译了一个“好故事”并用他“会说书”的方式,呈现出一个盛世背后的大唐和盛名之下的李白。  相似文献   

13.
幸福 《观察与思考》2008,(3):108-108
前不久,我和女儿在北京的一家小书店买了一本韩国女作家写的书,名叫《女人二十几岁决定你的一生》。当时我是冲着排行榜位居第二买下这本的。女儿说,“妈,你都早过了二十几岁,书就给我看吧。”还诡秘地冲我一笑。  相似文献   

14.
胡健 《公民导刊》2006,(12):55-55
有一次吃饭,一位朋友问我:“你辛辛苦苦写一年文章,能挣多少稿费?”我说:“没有多少。”他一笑说:“还是去买房吧。我在北京买了一套房,买的时候,每平方米8000元,刚过了两年,就涨到了1万元。我什么劲也没有费,两年就净赚了20万,等于你写10年的文章。”有一次开会,与北京的一位同行住在  相似文献   

15.
韩国是他的     
跟一位韩国朋友初次见面,我说:“韩国的书制作很精美!”我说的是由衷之言,韩文版的《面包树上的女人》印刷得很漂亮。这位朋友听到我的赞美,一边鞠躬一边说:“真的吗?谢谢你!”  相似文献   

16.
都市民谣     
都市民谣张学英“晦,各位朋友晚上好,欢迎光临民谣酒吧,我是栗正。”穿着随意,长发及肩的栗正抱着吉他,坐在乐池的高脚凳上,“下面我把我写的一首歌《没有我你冷不冷》献给大家。”一如既往,栗正开始了他今晚的演出。“去年冬天你说天不冷,你说因为有我在你身旁”...  相似文献   

17.
开心乐园     
小数点一位金融家向一位小姐求婚。小姐说:“我满脸雀斑,你真的不在意?”金融家说:“我喜欢与小数点打交道。”“你得了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医生对病人说,“我们准备把你隔离,你只能吃薄煎饼。”“薄煎饼能治我的病吗?”“不能,因为门缝只能塞进薄煎饼。”经理追求女秘书。“亲爱的,你不是答应嫁给我吗。”“我在哪里说过这话?”“飞机上。”“哦,那是空话。”问:“你知道近来男人们为什么都爱留长发了吗?”答:“知道。假如他的妻子在他的许愿隔离障眼法衣服上发现长发,他会说,这是我的头发。”一位太太进了议会大厦,上楼梯时不小心跌倒了。…  相似文献   

18.
陈良中 《求索》2007,(12):218-222
朱子认为王安石《尚书新义》伤于“凿”,苏轼《书传》伤于“简”,林之奇《尚书全解》伤于“繁”,吕祖谦《书说》伤于“巧”,他对宋代具有影响的四家《书》说给予了一字评,结合四家著作可见朱子的评价是精当的。对四家《书》解利弊的总结,奠定了朱子阙疑、废序解《书》、反对注脚成文的注释《尚书》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他对蔡沈作《书集传》的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明代冯梦龙在《古与令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微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了死了。”他也旧答:“那太好r。”他的老婆凶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他仍然回答说:“像你说的这些话,也太好了。”于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20.
王晓波 《台声》2006,(10):22-23
在2000年底,日本出版了一本畅销漫画书,书名叫《台湾论》,著者是日本右翼人士小林善纪,他在书中大肆鼓吹日本军国主义,歌颂日本对台的殖民统治,称日本的殖民统治是“最有良心的统治”,甚至称抗日义勇军是“流氓”“、土匪”。《台湾论》的内容是小林善纪在台湾访问的一些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接受“皇民化”的老台湾人,如李登辉、许文龙、金美龄等人。次年初,《台湾论》的中译本在台发行,有一天,我突然接到林宪老先生的电话,说有事要来台大看我。林老已年高八旬,爬上哲学系馆三楼来看我。原来是他对《台湾论》有意见,要我把他老人家的意见发表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