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2011年,某基层法院委托审计、鉴定、评估且已经审理结束的房地产纠纷案件共计90件,该类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为249.85天,审计、鉴定、评估的平均周期为118.6天,占案件平均审理天数的47.46%,其中有一件案件的审理周期为382天,而审计、鉴定、评估的天数为338天,占整个审理周期的88.48%。较长的审计、鉴定、评估周期导致该类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天数过长,严重影响了房地产案件的审判效率。  相似文献   

2.
对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拆迁矛盾和拆迁“官司”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北京市政府日前出台了《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较之以往的拆迁管理办法,新办法做了“较大的实质性修改”。但是,笔者认为,新办法仍然不够完善,应当充分征求各界意见并作缜密修改。1.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不够清楚城市房屋拆迁是房地产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按照房地产开发的基本程序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互8条的要求,房地产开发单位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之后,必须首先依照法定程序在城市规划区内申请建设用地,而“…  相似文献   

3.
房屋拆迁纠纷均应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房屋拆迁越来越多,折迁纠纷也随之大量出现,大量拆迁纠纷诉诸法院。人民法院对于此类诉讼,是作为民事案件受理还是作为行政案件受理呢?未经行政机关裁决的折迁纠纷案件应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对此,法律界并无不同意见。而对经过行政机关裁决的拆迁纠纷案件究竟以何种案件受理则颇多争执。最高人民法院也曾就此作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答复,最高人民法院(1993)法民字第9号《关于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十四条有关问题的复函》(下称(1993)法民字第9合文)规定“房屋折迁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对此类…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年元月至一九九二年六月,我市各基层法院共受理房屋纠纷案件(不含房屋继承案件)1617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二审房屋纠纷案件486件。从审理情况看,房屋纠纷案件呈现出“四多”的特点。一是以判决方式结案的多。由于双方当事人在房屋产权、租赁和继承等问题上的认识不一致,分歧较大,争议较激烈,难以通过协商调解达成一致协议,因而以判决方式结案较多,在1617件一审房屋纠纷案件中,判决结案的有657件,占40%;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益发展,房屋纠纷日趋上升,当前在房屋纠纷案件中反映了以下主要特点: 上升幅度大,私房高租、公房转租的情况突出。1986年全市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房屋纠纷案件比上年增加11%,1987年1—8月受理各类房屋纠纷案件256件,又比1986年同期上升14.1%。上升幅度较大的是房屋买卖、租赁、确权等纠纷。这三类纠纷占房屋纠纷的41%,与历次运动中落实房产政策的房屋纠纷案件,在性质和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城镇经济体制改革后,城市的房屋租赁出现了私房和公房转租的新情况。有的单位将租用公房转租给个体户,有的以“联合经营”的名义转租公房。公房转租则严重侵犯了国家房屋所有权。房屋价格的暴涨,使原有的低租租赁关系受到冲击,致使房屋租赁纠纷增多。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开发通常要经过投资决策、前期开发、建设和租售四个阶段。如果在旧城区进行开发,那么前期开发阶段则是从取得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拆迁许可证沙开始.到完成实际拆迁并取得经政府主管部门验收审批《城市建设房屋拆迁验收审批书沙止c本文要探讨的正是这一阶段的律师实务。一、一般服务作为拆迁入房地产公司的法律顾问,律师应从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决策分析阶段起便参于其工作,对公司的拆迁工作尽可能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在实施具体拆迁时.律师又可为拆迁入公司提供如下三项一般服务:(一)提供法律咨询拆迁工作常常牵涉到百…  相似文献   

7.
一、由一起城建行政案件引发的问题  经市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意,兴华公司在某黄金地段兴建兴华商厦。1994年12月29日市规划局向兴华公司颁发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995年1月24日,市房地产管理局向兴华公司颁发了房屋拆迁许可证。尔后,兴华公司分别与市房屋拆迁安置办公室、房屋拆迁公司签订了房屋拆迁安置协议和拆房协议。同年6月8日,市政府向兴华公司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兴华公司遂对该地段进行拆迁安置。当拆迁至地区人民银行所有的房屋时,地区人民银行提出本单位要盖大楼,不同意拆迁。1996年12月25日,城…  相似文献   

8.
《法庭内外》2011,(5):55-55
随着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加大,不少人为钻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或信贷政策的空子,借他人名义购买房屋,但随着房价大幅波动,实际购买人与名义购买人之间确认房屋权属的纠纷不断增多,以朝阳区法院双桥法庭为例,此类纠纷已占受理的房屋买卖纠纷案件的5%左右。该院就此调研发现,此类纠纷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9.
倪方雁 《法治研究》2006,(10):74-74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拆除旧城区的房屋及其附属物并安置和补偿这些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城市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与拆迁相关的主要问题——拆迁补偿和安置,已经成为城市人民政府、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处理城市建设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成为影响城市社会安定团结的大事。此次《宪法》的修改给人们认真检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良机,准确界定和衡量了公共利益。因此,认真检视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之作出适当的回应,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监察厅会同建设厅等部门,从规范城镇房屋拆迁管理行为入手,加大治理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确立工作目标落实部门责任2004年以来,针对城镇房屋拆迁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会同建设厅共同制订下发了《自治区城镇房屋拆迁专项治理方案》,明确了专项治理的4项工作目标,即纠正城镇房屋拆迁中政府或政府拆迁主管部门接受拆迁委托、直接充当拆迁人,直接干预房地产评估价格的违规违法行为;纠正拆迁管理部门不按政策规定要求,违规发放《拆迁许可证》的问题;制止和纠正不按法定程序,强制拆迁和野…  相似文献   

11.
“房奴”、“蜗居”、“蚁族”……越来越多与居住有关的新鲜“族类”痛并快乐地生存在现今社会中。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房地产审判庭的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以来,该院受理的房地产案件数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第一季度,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房产庭共受理各类房地产案件549件。其中房屋租赁纠纷高达316件,占总数的57.6%。  相似文献   

12.
论商品房买卖案件中价格纠纷的处理罗明举,胡诗云一从当前审判实践来看,诉讼到法院的房地产纠纷案件大致有三种类型,即是商品房买卖价格纠纷、房屋开发还建纠纷和土地使用权纠纷。在这三类案件中,尤以商品房买卖价格纠纷最为突出,约占受案总数的50%以上。由于现行...  相似文献   

13.
赵刚 《中国检察官》2008,(10):65-66
基本案情 某区拆迁办主任王某负责辖区一平改项目,在征地、拆迁等方面给予了A房地产公司很多关照。项目完工后.为表示感谢,2007年底A房地产公司经理李某将原均价60万元的房屋,在市场优惠价8%的基础上又针对王某设定最低优惠价70%的价格卖给王某商品房一套,王某收到钥匙后实付房款165600元,  相似文献   

14.
商品房预售纠纷案件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李绍荣陈连刚商品房预售是指预售方将正在建造而未完成的商品房屋卖给预购方,预购方预付部分房价款的行为。商品房预售是我国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产物,对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的不足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起...  相似文献   

15.
李昊东 《人民司法》2023,(11):91-94
<正>【裁判要旨】行政机关履行以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为目的订立的拆迁安置类行政协议,存在拆迁安置还建房屋面积误差等非根本性违约,行政相对人仅参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相关审理规则诉请解除行政协议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拆迁安置还建房实际面积误差比超过协议约定的,不利后果由行政机关承担。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房屋拆迁案件的特点(一)法院收案数不断上升,但仍有不少房屋拆迁纠纷没有进入法院据统计,1992年我省各级法院受理一审房屋拆迁案件62件,1993年受理56件,1994年受理88件。今年第一季度,全省各级法院受理的一审房屋拆迁案件已达45件。这些数字显示,诉往人民法院的房屋拆迁案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仍有不少民事范畴内的拆迁纠纷滞留于社会,没有被人民法院处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个别法院对房屋拆迁纠纷是否应由法院受理,哪些拆迁纠纷应由法院作为民事案件受理认识不清,对于当事人的起诉心存疑虑,不敢受理;个别…  相似文献   

17.
田蓉 《法制与社会》2011,(11):164-165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和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房屋拆迁引发的上访案件和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学界关于房屋拆迁条例的研究较多,但是与民法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在阐述清楚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条例与民法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房屋拆迁条例与民法之间的主要矛盾与冲突,并提出了二者的平衡之路,以期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才亮 《中国法律》2010,(3):7-8,63
房屋拆迁是中国当今社会最大的矛盾热点之一,国务院信访办上访40%是房屋拆迁,建设部接待的上访80%是房屋拆迁。要解决这个矛盾热点问题,关键在于把握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平衡,而这个平衡点应当从两个环节上去寻找。  相似文献   

19.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纠纷法律救济手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纠纷是指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拆迁当事人对补偿形式、补偿金额、安置房面积、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经协商达不成协议而产生的民事争议。随着我国城市市政建设、旧城区改造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这类纠纷日益增多。通过何种法律...  相似文献   

20.
房屋拆迁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拆迁工作政策性强、影响面大,并且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这一问题为包括政府、人民法院、房地产企业、被拆迁人在内的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可以说,拆迁是一把双刃剑,公平合理地运用它,将会促进城市发展、生活改善和社会进步;不当处之,将会破坏社会公平、引发群体上访、孳生房地产领域的腐败。拆迁的正负面影响均已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拆迁带来的负面效应,建设部等主管部门注重完善法律制度,人民法院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司法审查功能。由于法律规定的区别,房屋拆迁包括城市房屋拆迁和集体土地征用的拆迁。在执法实践和审判实践中,这两种拆迁常常被混为一谈,显然,城市房屋拆迁适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