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瑶 《党史博览》2018,(8):40-43
正毛泽东提出和平建国路线图1945年8月28日至10月11日,毛泽东在重庆同国民党谈判。这期间,毛泽东和蒋介石会面11次,直接面对面长谈三四次,有时谈话时只有他们二人在场。经过这些超近距离的接触,毛泽东对蒋介石的观感是:我看蒋介石凶得很,又怕事得很。他没有重心——民主或独裁,和或战。最近几个月,我看他没有路线了。只有我们有路线,我们清楚地表示要和平。  相似文献   

2.
张洪军 《理论学刊》2008,2(5):114-118
1938年10月,日本军队占领广州、武汉后,重庆遂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东北籍抗日救亡人士也大多先后到达重庆,他们以其特殊的身份,在中共南方局领导下,以"东北救亡总会"为载体,以<反攻>为阵地,坚持党的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积极开展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同时,他们还建立了民主政治团体,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东北籍抗日救亡人士在重庆展示出了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技巧,他们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抗战的彻底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1945年8月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轰动全国,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这次会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而在三年前,即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毛泽东与蒋介石曾有过一次酝酿会面的事。后因时机不成熟,中共中央派林彪赴重庆与蒋介石见面,以便打开谈判之门。《一次为毛泽东重庆之.行埋下伏笔的国共谈判》将向您细述其详,展示历史上至今尚未引起人们注意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将军的陪同下,乘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进行的和平谈判。中共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为和平谈判亲自来到重庆,成为重庆的一大政治新闻。各界人士对这次和谈都寄予很大希望。以忧国忧民著称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和文化人奔走相告,欣喜异常。毛泽东的故旧及一些社会名流纷纷前往他的住地拜访。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国共谈判,经过43天的艰苦努力,终于促成《双十协定》的签订。尽管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最终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的背信弃义而被彻底击碎,但毛泽东的重庆之行却使中国共产党和平民主的建国思想如随风飘撒的春种,落地生根,征服了人心。无疑,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大仁大义之举——重庆谈判,是本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具震撼力的事件之一。记者所采访的王文彬老人,至今回忆起重庆谈判期间的所闻所见,仍然激动不已。王文彬算得上一位世纪老人了。他1907年出生于陕西蒲城,193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号召全国各族人民筑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在领导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进程中,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战略家,不仅为英勇献身的中国共产党的将士题写了许多意义深刻的挽联(词),而且还从国共合作的大局出发。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不惜笔墨为一些国民党著名人士撰赠挽联(词),对他们的事迹和人生予以高度评价。毛泽东的这种特殊方式,从某个侧面反映了以他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团结、争取国民党各方面人士所做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写给国民党军政人士的信中共中央一到陕北,就开始了对国民党的离间和策反。毛泽东给国民党方面的军政人士写信,高桂滋、阎锡山、杜斌丞、杨虎城、宋哲元、傅作义、宋子文、王以哲、邵力子、王均、朱绍良、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蒋光鼐、蔡廷锴、于学忠、张学良、冯玉祥、邓宝珊等,都收到过毛泽东的亲笔信,有的还不只一次地收到过。  相似文献   

8.
光耀史册的友谊──王稼祥与毛泽东朱仲丽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特别是在一些历史的紧要关头,为了党的事业,毛泽东和王稼祥同心协力,鼎力相助,他们崇高而伟大的友谊在中国革命史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央苏区,毛泽东和王稼祥初次会面,一见如故1925年,刚...  相似文献   

9.
左涛 《红岩春秋》2022,(2):60-64
为粉碎国民党割据西南的图谋,中共川东特委及各级组织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开展广泛的政策宣传,使重庆各阶层群众了解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和共产党的政策,积极参与迎接解放的斗争.同时,组织党员和外围积极分子,搜集川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上层人士的情报,对他们的思想倾向、政治态度进行摸底,做了大量统战和策反工作.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代杰出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王稼祥曾是毛泽东最为信赖的助手和战友。在中国革命的几次关键时刻,他都是坚定地站在毛泽东同志一边,扭转了局势,对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一次会面王稼祥和毛泽东的第一次会面,是在19...  相似文献   

11.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和平与内战的选择。蒋介石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玩起了“真内战假和谈”的把戏,接受了吴鼎昌“假戏真做”的主意,于1945年8月14日、20日和23日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前往重庆“共定大计”,美军司令魏得迈也于23日向毛泽东发了去重庆谈判的邀请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经慎重考虑,决定同意毛泽东前往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2.
傅连暲与毛泽东的深情厚谊刘耀宗傅连与毛泽东的情谊是从1929年3月红四军解放汀州城时开始的。一天,毛泽东同朱德来到福音医院,这是傅医生第一次同毛泽东见面,他陪同毛泽东等视察了医院,并为毛泽东仔细检查了身体。这次会面,他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主席的问候 1945年8月28日,烟雾迷蒙的重庆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共主席毛泽东今日抵渝同国民党谈判。这消息像闪电般冲破阴霾,给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山城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14.
作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在驻重庆时,对刚解放的重庆工商业发展、重庆工商界人士,给予了深切的关怀。由此不仅可以看到邓小平一以贯之的重视经济建设的思想,同时体现出邓小平虚怀若谷,极富人情味的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15.
《胡厥文同志生平》稿中有这样一段话:“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国货充斥国内市场,而国民党政府却下令取消政府同民营工厂的一切合同,使民族工业陷于绝境。严酷的社会现实使胡厥文同志和其他进步工商界人士认识到,单单办实业是不能救国的,民族工业家必须有自己的政治团体。就在这些日子里,他们在重庆先后接触到周恩来、  相似文献   

16.
谷雨  安静 《广东党史》2008,(3):66-66,F0003
重庆市 1、红岩村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设于此。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1945年,毛泽东同志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红岩村度过了41个日日夜夜。红岩村以它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享誉海内外。  相似文献   

17.
正1957年春节后,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各国,回国路过重庆,并逗留几天。我当时在重庆市话剧团工作,2月9日,我和团里一些同志参加了为周总理举办的跳舞晚会。没想到,这次会面,竟促成了我母亲和老朋友的重逢。意外之喜周总理喜欢和大家聊家常。跳舞晚会期间,他问到我家里情况,了解到我母亲是王同华  相似文献   

18.
正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面临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抉择。为了全民族的和平民主团结,毛泽东携周恩来、王若飞等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飞抵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谈判期间,作为毛泽东的左右手和亲密伙伴,周恩来除了与国民党代表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外,还亲自安排毛泽东在重  相似文献   

19.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美国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乘飞机从延安飞抵重庆,开始了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为柳亚子重写的一首写于1936年的词《沁园春·雪》,在重庆产生巨大反响,引起了一场“风波”。  相似文献   

20.
陈思 《党史博采》2009,(12):13-16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毛泽东始终关注新疆问题,在1949年国民党驻新疆的军队已经成为孤军的情况下,他以高度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促成新疆和平解放,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