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高清 《群众》2024,(4):4-5
<正>消费是经济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过去一年,全省上下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作为全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出台实施全面促进消费28条、恢复和扩大消费22条等政策举措,着力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综合施策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有力推动了消费市场恢复向好。2023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547.5亿元,稳居全国第二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8.0%,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飞 《今日海南》2023,(1):19-21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强调我国经济面临内外压力的同时,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在谋划今年经济工作重点方面,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并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海南自贸港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战略,  相似文献   

3.
何乐 《群众》2023,(4):34-35
<正>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国内消费市场升级的高级形态,也是对接全球消费市场、吸引全球消费者的枢纽和平台。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南京坐拥“中华第一商圈”新街口,消费市场辐射南京都市圈3700余万人,是全国首个人均社零消费超8万元的城市,占领消费制高点、发展高度繁荣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4.
冯树春 《群众》2024,(4):10-11
<正>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激发消费潜能既是疫情防控转段后恢复消费的迫切需要,也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然选择。2023年消费成为我国及我省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2024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需要进一步有效激发消费潜能,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正>晋政办发〔2023〕6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3年11月4日(此件公开发布)山西省恢复和扩大消费若干政策措施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系列决策部署,加快释放消费潜力,着力扩大有效需求,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现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征收“利息税”具有分流储蓄、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等调控政策效果。 由于我国自1996年5月起至今连续七次降息之后,百姓的存款并未明显地流向消费市场。一方面1999年6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5.9万亿元;另一方面国内的消费市场却十分  相似文献   

7.
解航  罗庆彦  潘圣文 《群众》2024,(1):59-60
<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站在迈入“GDP万亿俱乐部”的历史新起点上,常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  相似文献   

8.
毛凤藻 《政策》2010,(9):36-38
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经济进入一个稳步、快速、协调发展时期,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社会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altWhitman Rostow)“经济成长阶段论”的六个阶段特征分析,我省经济目前处于“走向成熟阶段”,将向“大众消费阶段”演进。显然,对于湖北而言,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和进一步完善消费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消费市场是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近年来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滞后,消费需求不足。为此,应采取增加农民收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市场流通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等措施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以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
刘瑞 《人民论坛》2023,(18):16-20
2023年以来,我国消费场景全面拓展,消费潜力快速释放,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但是国内需求不足仍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挑战,恢复和扩大消费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的主要着力点和紧迫任务。面向未来,应以增加生产性就业岗位、增加青年人就业岗位、减免个人税赋和展期民间消费债务、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为着力点,更好稳住消费基本盘,激发更多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实现了从短缺经济时代到消费新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十几亿人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当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关键是做好消费预期、消费主体、消费结构这“三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人民论坛》2023,(18):14-15
<正>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2023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消费场景全面拓展,消费潜力快速释放,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幅都保持正增长,二季度累计增幅更是达到7.6%。从排起长龙的餐饮门店到摩肩接踵的旅游景点,从电影票房刷新纪录到铁路暑运再创新高,火热的消费彰显了我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我国消费复苏不仅有量的扩大,还有质的升级、结构的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体上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杨凤华 《群众》2020,(15):18-19
消费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也是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增长持久动力的主要着力点。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努力促进传统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加快回补的同时,加快培育新消费,充分挖掘内需潜力,不仅是当前守牢“保”的底线、夯实“稳”的基础、提高“进”的质效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积蓄势能、增创优势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4)
正我国文化消费正经历着数字化转型,如何抓住数字文化消费的新势态和新契机,是推动我国文化消费的关键。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催生出了别具一格、焕然一新的新消费市场。有关新消费的热词层出不穷。而在新消费热潮中,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引领"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扩大和提升文化消费是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渠道。同时,文化消费具有"贴近百姓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与群众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作为扩大农村消费主导力量的政府重中之重是要加大政策资源的投入力度,特别是财政政策资源。广东农民消费水平低、区域差距大等特征决定了需要调整收入分配、健全农村社保体系、改变消费理念以及改善消费环境。以财政政策分析,扩大广东农村消费需求在于完善支农政策、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将财政向民生转移、培育消费市场、完善补贴政策以及调整收入结构。  相似文献   

16.
刘兴远 《群众》2020,(10):10-11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技术的日趋完善,以网络购物与网上服务为代表的新消费模式和新服务场景正在国内持续涌现。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和消费大省,近年来新兴消费蓬勃发展,成为畅通经济良性循环体系、激活消费需求和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引擎,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罕见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基本遏制,各方面有序恢复加快,如何有效减轻疫情影响,积极促进消费,对我国全年经济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消费。这次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对经济影响的重要途径,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对冲举措,今年仅社会保险费减负就会减轻企业负担超过1万亿元,23个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实施意见,消费复苏的政策环境和动力正在加快形成,要抓住当前疫情有效防控赢得的有利时机,推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市旅游业正处于快速增长和发展阶段,旅游消费市场与旅游商品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如何打造旅游消费经济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当下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顶层设计,推动首都旅游消费转型发展。市政府应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积极应对旅游消费市场从传统依靠门票收入、游客的吃住行收入为主的发展方式向收益可持续的旅游购物和娱乐消费为主要收入的发展方式转变。及时制定"北京市贯彻《旅游法》的实施办法"和"北京市促进旅游消费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法规。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  相似文献   

19.
于靖园 《小康》2023,(3):32-33
<正>促进消费恢复是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多地举办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可以有效调动人们的消费热情,有利于消费市场稳定复苏。周末带孩子去龙潭湖的冰雪节吗?今年年货买些什么?新的消费券领了吗?这是2023年春节前频繁出现在北京80后女生春晓的微信群里的问题。“最近大家都在关注过年、年货、节日和优惠。”春晓说,现在可以堂食,各大公园、商场的进出政策都放松后,她和亲戚朋友们最关注也最想做的就是—找个地方去消费。  相似文献   

20.
禹四明 《求索》2016,(4):93-97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与其他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表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明显和未富先老等特征。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迅速提高,从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形成对我国消费的负面影响,对我国已经存在的“内需不足”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和购买意愿;发展老龄产业,培育老年消费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社会财富积累,是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对消费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