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2019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城市副中心时强调,建设城市副中心要坚持规划先行、质量第一。通州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和管委会直接领导下,执行好、落实好规划,高质量、精细化推进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和治理。  相似文献   

2.
刘生全 《前线》2017,(5):83-85
<正>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2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并就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5·27"会议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是规划建设管理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基本遵循和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了新的精神引领  相似文献   

3.
《前线》2017,(12)
<正>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决策。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北京时指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要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2017年6月19日,书记蔡奇在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指出,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以最先进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规避搬迁可能存  相似文献   

4.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规划和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首都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习近平首都建设思想为指导,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州区委理论中心组采用“四带”学习法,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新认识转化为推动全区改革发展、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机制,不断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6.
赵磊 《前线》2022,(5):64-67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城市副中心高质量高水平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一个时期以来,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推动绿色转型,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正在按照绿色发展的思路,持续加大建设力度、继续发挥特色优势、努力形成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7.
《前线》2017,(2)
<正>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和整个“十三五”时期,通州将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以最新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推进副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全面提升城市副中心综  相似文献   

8.
杨斌 《前线》2017,(7):60-62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当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紧建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关系首都城市发展的"历史工程""百年大计"。为了肩负起这一重大历史使命,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好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委坚持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  相似文献   

9.
孟景伟 《前线》2023,(12):116-119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更是加速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近年来,通州区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主线,持续以改革思维破题开路,以改革办法攻坚克难,以改革合力提质增效。新征程上,城市副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用优异成绩答好“二十年之问”,实现高水平城市建设、高质量经济发展、高效能社会治理齐头并进,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简称"副中心")落户通州,是新时期北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副中心建设千头万绪,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中央要求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随着副中心建设落地及疏解非首都功能工作的开展,北京未来城市空间、城市功能、城市景观、城市运转和功能发挥都将有新的质的变化。北京以及通州区正在经历着一个自身重塑的特殊时期。根据规划,副中心以通州区现有的城市建成  相似文献   

11.
王新迎 《新视野》2021,(3):101-107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因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地标,在唤醒城市记忆复苏、引领城市形态构建与彰显城市风格特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璀璨文化与绿色生态相互融合,使大运河文化带通州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创造不可限量的地标价值。应以传承城市文脉复兴人文精神为源动力,以复原生态形成蓝绿交织格局为手段,促进发展经济新模式业态及动力结构,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协同发展的社会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示范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率先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北京市组织编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在编制北京城市副中心系列规划中,不断探索创新规划理念、建设模式和治理方式,积极构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体系,推动实现城市副中心和通州区跨越式发展,打造新时代的精品城市。  相似文献   

13.
杨斌 《前线》2017,(2):88-89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和整个"十三五"时期,通州将牢牢把握城市副中心战略定位,以最新理念、最高标准、最好质量推进副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李忠杰 《前线》2017,(6):25-26
<正>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发展纪实》一书出版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历史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五年,也是党史国史值得大书特书的五年。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北京市的工作非常关心,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作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的战略决策,为首都北京各项事业的发展指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高屋建瓴地回答了"为何建设""建成什么样""怎样建设""必须建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系列前提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会议提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北京城市副中心"落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西北角,一方“赤印”在蓝绿交织的大地上吸引着渴求知识的人们。2023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图书馆在城市副中心大运河畔“落印生效”,仅仅半月有余便吸引18万书友入馆。北京城市图书馆又名“森林书苑”,与首都图书馆华威桥馆址和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共同构成了首都图书馆“一馆三址”的服务新格局,共同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一核两翼"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核"是指包括首都功能核心区在内的北京中心城区,"两翼"是指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一核两翼"规划建设遵循首都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的一般规律,着眼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首都城市功能结构、提升首都功能、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创造性地进行城市功能空间布局,必将推动新发展理念在京津冀  相似文献   

18.
张建平  陈芃江 《前线》2023,(6):53-56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9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新突破,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速,交通一体化正由蓝图变为现实,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取得新成效,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牢牢把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导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在要求、绿色为必要条件、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曾赞荣 《前线》2020,(4):63-66
北京城市副中心顶层设计和高标准建设实施以来,全区上下“副中心意识”基本树立,“副中心标准”正在提升,“副中心质量”日益彰显。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进一步强化副中心意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担当使命责任,积极奋发进取,引领全区党员干部群众振奋精神、扎实苦干,始终保持副中心生机勃发好势头,奋力把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相似文献   

20.
孙杰 《前线》2019,(10)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已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北京特色的高质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之路,主要表现为强化顶层设计,注重协同联动;聚焦靶向施策,精准分类实施;发挥示范引领,突显区域特色等方面。它不仅使北京承担起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龙头"之责,促进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助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建设,同时也为大运河沿线城市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