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繁荣发展草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并提出,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3.
刘魁立 《中国人大》2012,(11):27-33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今的中华文化认同就是对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认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面临的现实挑战有: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华文化进行渗透,严重冲击了中华文化认同;一些西方大国企图利用"和平演变"战略弱化我国主流文化认同;转型时期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涌现严重威胁中华文化认同。新时代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有:增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实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挖掘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中央号召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弘扬中华文化。发展中华年俗文化和其他传统节庆文化,可以促进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我国表演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在文化的三个层次上都积淀了民族文化的某些精华 ,因而推动其有效开展是促进整个中华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举措。在对此类项目的挖掘、整理和重新编排中 ,必须强调突出其民族性、传统性和体育性 ,防止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广西拥有较丰富的民族文化与自然资源,各种极具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民俗风情、手工技艺,承载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加强对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保护好广西历史文化的活态遗存,具有重要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了各民族的文化审美和精神理念。少数民族古籍的出版,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从事民族古籍出版的民族出版机构,须以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打造优质民族古籍出版项目。文章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彝族古歌》的出版为例,探讨了出版环节对民族文献的出版赋值以及民族古籍出版精品的打造,以期对民族古籍的进一步挖掘、整理、出版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既包括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文化,又吸收了多种外来文化。本文通过丰富的资料,指出中华文化充分吸收了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中亚文化和东南亚文化,是古代东方文化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西部各个少数民族在世世代代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民族现代化、城镇化等进程不断加快,西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其中传承人保护问题是非遗保护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非遗传承人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的探讨,阻止民族文化传承断线,实现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延续,把民族文化的根脉留住。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总结20世纪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展望21世纪中华文化的走向、特点和规律,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文化”不论给它下多少形形色色的定义,实际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外是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发展、兴盛的根基。任何一个时代的民族文化,她务必要回答和解决这个民族在失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实践问题。文化的发展是根源于社会实践的,脱离一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的需要,来谈文化是没任何价值的。我中华文化从来就是在一元统摄下的多元的复合文化,它不但融合境内各民族的文化,也以她那博大的胸怀融摄了一…  相似文献   

12.
民族博物馆保护传承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重、传承和保护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共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族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共同构成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大观园。云南是世界罕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专业机构,不仅重视对云南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既要尊重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也要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增进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重要原因是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树立热爱和传承中华文化包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  相似文献   

14.
《统一论坛》2010,(4):31-35
六、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是中华文化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是关于56个民族及全体中国人之间文化关系的叙述。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民族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华文化是古往今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及其先民共同创造的,是  相似文献   

16.
孙志忠  刘莉 《创造》2001,(7):31-32
云南民族文化是云南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形式的总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充分地体现了各民族的政治意识、社会意识、生存意识、价值意识,认识意识……。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不是仅只对某一文化的传承和使用,而是以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宗旨,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为目的的,对全部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宏扬。但是,在文化大省的建设中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有对滇东北文化忽视的倾向。可以这样说,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中,如果忽略和回避了滇东北文化,尤其是对昭通的朱提文化、文化、乌…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13个世居民族中,基诺、拉祜、布朗、景颇、佤5个民族为"直过民族",其中基诺族为特有民族。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双版纳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有语言无文字,以"口口相传"方式传承的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濒危,抢救与保护这些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布依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怎样挖掘、抢救、传承、弘扬布依族文化,使其在创新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实为迫在眉睫之大事!云南少数民族较多,要建成民族文化大省、强省,必须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加大资金投入。各民族研究会都是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多区域文化汇聚而成的一体多元的大文化。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楚文化曾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 ,其精神内核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湘楚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曾经深刻影响 2 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要培育和构建新时代民族精神 ,就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提倡符合民情、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 ,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成果 ,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赵磊 《今日海南》2023,(4):61-6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省第八次党代会强调,要传承发展好优秀传统文化,在省级层面提出“保护和利用好东坡文化”。苏东坡作为我国北宋中期文坛重要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在海南的三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东坡文化成为海南坚定文化自信、加快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对于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南篇章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挖掘、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