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虚拟财产是网络游戏产业迅猛发展的产物,当前关于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纠纷不断出现。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在此方面存在着法律空白,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以及应不应该给其以法律上的保护,在学界存在着争论。本文从民法和刑法两个角度分析了对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保护的途径,认为我国应该尽快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2.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在为人类提供全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催生出网络虚拟财产这一新鲜事物。但由于法律规定的空白,对于盗窃网络虚拟财产在法律上的定性存在诸多争议。盗窃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社会危害性,应该用《刑法》进行规制。目前法律对网络虚拟财产并没有明确规定,应将其纳入《刑法》保护的财产范围。  相似文献   

3.
曹晓东 《法制与经济》2010,(4):58-58,61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关于网络上虚拟物品的交易、纠纷以及犯罪事件层出不穷,这已经影响到了网络运营商和广大的用户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了网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和法律保护手段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将从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纠纷类型和解决途径以及法律保护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霜 《法制与社会》2010,(24):112-112
网络虚拟物品是指所有在视觉上没有现实中对应物的网络存在。虽然网络虚拟物品不同于传统财产类型,但其仍然是一种特殊的物,本文通过分析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来确认其法律性质和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5.
网络虚拟财产是否属于刑法所要保护的"财产",盗窃这种虚拟财产的行为是否构罪,目前在相关的司法解释和法律法规中尚没有明确的规定,学术界对此也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仅从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及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法律界定及刑法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等角度,论证网络虚拟财产可作为盗窃罪的犯罪对象。  相似文献   

6.
盗窃网络虚拟财产不构成盗窃罪的刑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彰 《法学论坛》2016,(2):152-160
盗窃罪的行为对象为“公私财物”,因而实务中在认定盗窃网络虚拟财产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时存在争议.网络虚拟财产是否为“财物”,在刑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对其进行解释可能违反罪刑法定原则.通过民法上对网络虚拟财产之概念和特征的分析以及对“物”的相关理论和对《物权法》相关规定的梳理和剖析,认为应当明确分别网络虚拟财产与本地虚拟财产的本质差异,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权利凭证,其法律属性为债权而非物权,基于物权法定原则,在无任何法律规定的情况下,网络虚拟财产不可以作为物权客体,亦不可以被扩大解释为财物,因此盗窃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  相似文献   

7.
王静 《法制与社会》2015,(9):103-104
网络中的虚拟财产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如日中天和网络产生的繁荣昌盛,它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也变的十分紧密,不可分割,网路虚拟财产的侵权案件也日益繁多.本文第一部分为网络虚拟财产的概速,以及网络虚拟财产纠纷的显示手段开始,从法律保护层面提出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体现网络虚拟财产需要被法律保护的重要性,表现在保护网络虚拟财产是网络虚拟财产自身价值的需要,是保护游戏用户的利益及平衡各个主体利益的需求,和法律本身价值和效用得以体现的必要;结尾,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不完善、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举证困难和虚拟财产的价值难以确定等四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应当通过完善虚拟财产的立法、明确各监管主体的责任、解决纠纷举证难度大等问题,从而实现网络虚拟财产在法律保护方面得以巩固.  相似文献   

8.
虚拟财产伴随网络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通过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使更多的法律人士也开始关注到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问题。实践中,虽然通说已经承认虚拟财产的价值属性,然而所依据的法律却各不相同,使得法律在虚拟财产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弹性,人们在就虚拟财产进行维权时无所适从,权益无法及时得到保护。我国法律对虚拟财产没有准确的定位,对于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玩家而言这无疑是不公正的。本文将对虚拟财产的性质,法律定位等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9.
虚拟财产能否受到法律保护,这和虚拟财产自身的特殊性及其法律性质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就目前而言其争议声依然不断,因此虚拟财产在接受刑法保护上仍存在无法可依的问题。为了规避在网络虚拟财产方面产生的一些犯罪理论争议,我们应及早认定法律是否为网民所掌握的游戏账号之类的虚拟财产提供保护,及这些财产是否拥有现实价值。因此,本文中将解释网络虚拟财产的含义,并着重分析这些财产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  相似文献   

10.
李静  魏英超 《法制与社会》2011,(20):95-96,109
虚拟财产纠纷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及法律问题,本文以网络虚拟财产具有法律上的财产属性为前提,结合当前网络虚拟财产的立法现状,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刑法保护的现有路径的剖析,最后主张通过刑法的立法解释的路径对网络虚拟财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针对虚拟财产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学术界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如何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价值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从对网络虚拟财产的基本理论、相关立法实践出发,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及价值的确定、网络虚拟财产的民法保护进行探讨,希望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理论研究及相关立法、司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虚拟财产权利的法律定位问题已经在学术界和司法界引起广泛的争论。人们对其法律属性认识的分歧导致了针对网络虚拟财产个案的法律适用的不同。本文从我国网络游戏的发展现状和我国目前对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两个角度论述了保护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必要性,然后结合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提出我国可以从法律干预和行政调节两个方面对网络虚拟财产权利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范围内的网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与之相随必然出现了各种存在于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其中虚拟财产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虚拟财产究竟是不是财产?若是财产,又是一种什么财产?在虚拟财产受到侵犯时,应该用何种方式进行法律上的保护?本文主要从虚拟财产的性质及法律保护入手谈谈自己的简单看法。  相似文献   

14.
网络虚拟财产是一项新型财产,因具有巨大的价值而被纳入现行法律所保护的财产范围,可被视为民事权利体系中的中间类型权利,在法律适用上宜作特别解释.网络虚拟财产具有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是私人的合法财产,具有继承法上的正当性,对网络虚拟财产继承进行法律保护是网络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虚拟财产对传统法律带来了严厉挑战。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虚拟性、价值性、稀缺性、期限性、合法性特征,符合法律上财产的理论原理;并且基于将网络虚拟财产归类于知识产权、物权和债权体系的固有缺陷,以及在民事权利客体在当代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趋势下,其作为一种新型的财产,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客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与网络有关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其中之一的就是网络虚拟财产。由网络虚拟财产引发的纠纷在逐渐增加,因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明确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定位,这就给我国司法实务界带来了诸多困扰和难题,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争议。尽管如此,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新兴的财产形态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虚拟财产的定义及特征,特别针对网络虚拟财产在实施法律保护中遇到的争议加以分析和探讨,希望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研究及相关立法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虚拟财产侵权案件不断增多,网络虚拟财产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及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问题也成为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网络虚拟财产的概念入手,通过对网络虚拟财产的特征、侵权行为方式及其构成要件的叙述,最后引出目前我国在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荣超 《法制与社会》2011,(18):91-9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的运用日益走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人们通过网络空间进行着各种虚拟活动,网络虚拟财产交易也日益频繁,由此而引发的各种纠纷不断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法律没有对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进行明确界定,法学界学者们对这一财产性质存在颇多争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关于网络上虚拟物品的交易、纠纷以及犯罪事件层出不穷,这已经影响到了网络运营商和广大的用户的合法权益,影响到了网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网络虚拟财产的性质和法律保护手段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文将从有关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纠纷类型和解决途径以及法律保护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网络虚拟财产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伴随着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纠纷频频出现。现行立法的不足使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陷入困境。从世界范围看,在法律上承认网络虚拟财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加大对虚拟财产的保护已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