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顺 《奋斗》2005,(2):25-26
为了致力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在下发了一号文件后,接着又出台了“一免两补”政策,把黑龙江作为全部免征农业税的试点省,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和推广优良品种补贴。这是国家重视农业,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也是继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农村经济体制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首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该文件核心政策为,取消农业特产税、五年内减免农业税等三项补贴政策的“两项减免,三项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央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对良种进行补贴的“一免两补”政策,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历史性突破,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对今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也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免两补”后,乡村干部如何转变领导方法?最近我们深入到部分乡村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4.
张兴国  王光汉 《奋斗》2004,(8):33-34
国务院决定5年内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并从今年起在黑龙江、吉林两省率先免征农业税。这项改革实施后,全省将免征农业税28.2亿元,加上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20.52亿元,“一免两补”总额达48.72亿元,全省农民人均受益260元。  相似文献   

5.
侯报符 《世纪桥》2005,(7):20-20
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直补和实行良种补贴等方针政策,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举。免征农业税给加强农村基层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课题?基层干部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吉林省在农业的“免税时代”推动了乡村新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先后出台了税费改革、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业税减免等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我省更是从2005年起率先全面免征农业税。这项决策受到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但减免农业税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农村基层工作机制亟待创新。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承包纠纷增多。由于农业税的减免,农业收益增加,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回来,要求将私下转让给其他农户的土地收回;一些过去抛荒而被集体征用的土地,有的农民现在也要求收回或提高补偿费。这中间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纠纷。  相似文献   

7.
吴忠市利通区把落实农村税费减免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区委、政府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认真落实各项减免政策。通过农村信用社“一卡通”将休耕农田粮食生产补贴及农业税灾歉减免资金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二是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建立了农民负担“一事一议”筹资、生产服务费、“两工”的预决算申报审批制度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制度,实行了农民负担监督手册制度,  相似文献   

8.
“走上台,心里乐,夸夸党的好政策。条条都把三农来关注。国家为咱修了路,支持农民来致富。取消农业税又补贴种粮户.新农村建设村村迈大步……”在平安县三合镇三合村的文化大院里,祁老汉自编自演的快板道出了当今农民的心声。  相似文献   

9.
免征农业税是惠及9亿农民的大事,目前我国免征农业税的省份已达27个,明年将全部免征农业税。在此背景下,如何警惕农村基层出现由“经济空白”而导致的“政治空白”,已成为关乎农村发展以及中央“惠农”政策能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2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标志着在中国延续2600年的农业税寿终正寝。作为农业国家,中国过去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农业。与早期的农业税相比,现在的农业税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早期的农业税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不论是“摊丁入亩”,还是实行“一条鞭法”,都是为了简化税负,提高农业税的征税效率。但是,“黄宗羲定律”决定了,历朝历代在征收农业税问题上不可能真正为农民着想。无论是休养生息,还是轻税薄赋,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农民在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不得不再次背上沉重…  相似文献   

11.
自2006年始,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了2600年的古老税种农业税,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当笔者穿行在山东农村的阡陌街巷间时,听到的是农民见弟由衷的感叹:“还没有哪朝哪代不收农业税的呢,党和政府直真正正是为农民办了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12.
“皇粮国税”是中国民间对农业税流传已久的一种习惯称呼。作为最古老的税种,农业税曾经在中国数千年的农业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06年,这个延续千年的税种终于正式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它的退出反映了历史的趋向,反映了农民的心声。顺应这一潮流,  相似文献   

13.
取消农业税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理论与当代》2005,(10):32-33
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财政用于支农的资金投入量仍大幅增加.截止6月末,省级财政拨付支农资金已达66971万元,同比增加了20051万元,增长43%,增幅为近年同期最高。但贵州省作为全国工业化程度较低的贫困省之一,单薄的财力能否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走出“农业税”减免后资金短缺困境,找到“农”字以外的出路,顺利实现转型,彻底解放农民呢?笔者就有关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就取消农业税对西部落后地区的影响进行了浅略探讨。 一、农业税改革前后农村税费负担状况分析 以我省遵义县为例,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负担的税费种类达8种之多,总计金额为9595万元;2002年下半年起,该县首先从规范农业税征收入手,全面启动了辖区农村税费改革;2003年取消了除农业税及附加、农业特产税及附加之外的所有税费,并调整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计税政策,农民税负锐减到4046万元;2004年取消了对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同时下调一个百分点计征农业税,当年征收额仅为2505万元。3年中农民减负达  相似文献   

14.
回顾2004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到,2004年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主要措施是: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建设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增长22郾5%。同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大力加强薄弱环节。主要是严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先后出台了税费改革、粮食补贴、农业税减免等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我省从2005年起率先全面免征农业税,这项决策受到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但是,免征农业税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给当前农村基层工作造成一些困难。———土地承包纠纷增多。由于农业税的免征,农业收益的增加,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纷纷回来,要求将私下转让给其他农户的土地收回;一些过去抛弃而被集体征用的土地,有的农民现在也要求收回或提高补偿费。这中间就难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和纠纷。———集体债务难化解。据不完全统计,我…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落实政策、促进增收”落脚点是统筹城乡发展。一是继续稳定粮食生产,力争2008年粮食产量高于2007年,达到1160万吨。二是进一步完善涉农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完善涉农补贴“一折通”兑现办法,抓好粮食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等兑现工作,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实施和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拉大不同品质之间的最低收购价水平。取消对农资生产、  相似文献   

17.
莫让惠农政策打“折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府 《当代贵州》2009,(16):38-39
"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惠农补贴政策.诸如农业税减免、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补贴、建房和危房改造补贴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这些惠及亿万农民的好政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称赞与拥护.  相似文献   

18.
知识园地     
一号文件能给农民带来多少实惠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引领农民增收6.8%、粮食增产9%的大背景下,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进一步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27条惠农政策,到底有多少“含金量”?1.农业税减免全面“提速”,有望提前2年全部取消;2.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加大,给予粮食主产县奖励补助;3.农村金融改革渐入高潮,可探索建小额信贷组织;4.支农资金加大投入,将超过上年;5.先进农业科技进千家万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6.国家更多地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买单”。(摘自《人民网》)格式合同中的哪些条款无效根据《合同法》第…  相似文献   

19.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加大投入,财政要充分体现职能,农业财政尤其要发挥先锋作用。一“、十五”农业财政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五”以来,我省农业财政投入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农业财政支出累计276.99亿元,财政支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支农政策措施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2004-2005年,全省减免农业税、免征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全省农民因此减负49.08亿元;发放粮食直接补贴9.76亿元、水稻良种补贴12.13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910万元,三项补贴达到22.18亿元。(2)农业财政支出方向更加明确。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公共…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为了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政府采取了包括大型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接补贴、取消特产税与减免农业税、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使我国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好形势.夏粮、早稻恢复性增产,秋粮播种面积回升,产量目标实现.同时,广大农民尤其是种粮农民的收入增幅创多年来的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