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政府竞争的全球背景是区域主义的崛起,地区背景则是大国体制的转型。对地方政府及政府竞争的研究,并不是现代经济学的专利。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对地方政府经济的理论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一大批经济学家已经将注意力投向作为大国经济转型和新兴增长力量代表的中国身上。国内一些学者也积极尝试运用这一新视角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不同所导致的集中和分权的巨大差异,中国的地方政府竞争与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竞争差别很大。利用地方政府竞争理论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亟待深化。  相似文献   

2.
我们需要思考,要如何推进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威权主义政治形态下的国家治理学术研究来看,我们的话语权基本被垄断,少有创见。在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两个维度的国家治理经验方面,可分别归纳为“代理型地方发展主义模式”和“运动式治理模式”,前者主要是中央政府“做对了激励”;后者主要是各级政府普遍使用“地方国家统和主义”的做法。未来国家治理不能回避四个问题:大国如何治理?为了什么而竞争?在地方上谁代表国家?社会治理如何创新?答案是将中央与地方实践性分权的动态博弈过程回归到法理型权威治理和制度化分权的轨道上来,赋予地方治理大胆实践创新的空间与能力;在国家与社会双向互动关系中改变地方性的政府统合主义途径,激活体制改革红利,释放社会潜力与活力,实现赋权增能双赢发展。最后指出,通过做好的社会科学研究,赋予国家治理实践理论指导,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在乡镇企业发展中的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地方政府在中国乡镇企业发展中角色分析的两种观点,即发展观点和寻租观点。认为凭单一的一种观点是无法说明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及其与乡镇企业的复杂关系的。不管是“发展型政府”或是“企业家型政府”还是“地方国家组合主义”似乎都不足以概括中国地方政府和乡镇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实际上,在中国上述两种观点并存且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化环境中,中国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的行为具有“与市场共演”的特征。这种特征的表现之一是,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的工作重心从招商引资转向营商环境治理。研究发现,“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反塑政府”“政府与市场互惠”的共演过程,为地方政府参与经济建设的行为转变提供了不竭动力;而在共演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政府与市场重复博弈的良性互动,推动着地方政府的行为向着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持续调整。政府作为市场作用机制发挥的“助市者”,是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双强模式”的重要基础,这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与鲜明优势。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依赖和实施的政府主导型创新发展模式,究竟能否适应和匹配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任务?能否有效落实和推动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的转型升级以及促进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构建?这已经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必须高度关注和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在落实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政府主导型的典型行为模式及形成机制逻辑入手,重点分析政府主导型创新发展模式所暴露出的诸多突出的不匹配不兼容现象,以及这些不匹配不兼容现象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多重行为变异和扭曲效应,可以找出当前阶段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政府和市场功能有机融合的具体路径,以及今后可能的改革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政府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不断调整自身与市场的关系,调整自身的行为模式,在特定的背景条件下,政府以其自身拥有的资源优势调整市场的格局以降低交易费用。重庆模式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改革模式的地方在于,通过社会、经济、行政管理体制等全方位的改革,降低了市场交易费用的同时,力图减少非市场交易费用,从而促进了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拉丁美洲地区是区域主义发展较为典型的地区。依附论是一种主要由拉美学者发展起来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实现自身发展的经济学理论。拉美区域主义从兴起到衰落,从衰落到再度勃兴,都受到不同形态的依附理论的深刻影响。依附论的历史演进和拉美区域主义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依附论的警示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拉美新区域主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读懂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转型的经验,需要从国家制度视角考察地方开发与发展的具体实践。从对县域社会开发区建设的经验考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地方开发是如何在国家制度体系中推进的,地方政府在其中又是如何扮演角色的。现有研究更多倾向于将地方政府的开发行为视作自利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而就华北D市的开发经验而言,地方政府选择企业垫付、投资合作、公司化运作等开发策略,大力推进开发区建设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其驱动机制实际上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引导下,地方政府积极谋求投资偏重型的地方整体性发展。在财政压力、税收激励和政治要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方政府通过实践创新策略来提高开发效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制度优越性对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近15年来,关于县域政治的讨论主要有三大研究视角:一是从政治能动者的视角沿着整体主义、个体主义、战略性群体视角三条研究进路讨论县域地方官员与制度的互动关系;二是从结构的视角出发,讨论当前县政改革的价值取向、县级政权的结构性困境以及改革的具体方案;三是从过程的视角出发,一是沿着现代国家构建的进路,以小见大,把县作为国家的微型版,进而揭示中国现代国家构建的内在逻辑,二是沿着县域治理过程的进路讨论县级政府与市场、社会互动的统合治理模式。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县域治理理论是中国国家治理理论体系的一个最具原创性的理论生发点,为此要规范术语表达,重视基础性理论研究;加强田野调查,立足中国经验;最后推动县域政治在全球、全国范围的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应在竞争中加强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政府间关系是当前府际关系的重要内容,竞争与合作关系则是府际关系的两个关键纬度。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区域市场融合需要的加剧,基于传统行为观念主导的地方政府的行为和调控模式,越来越严重地固化了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变相的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因此,建立不同区域的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关系,以此快速而稳定地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