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朱涛  席从文 《学理论》2010,(22):278-279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民办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许多偏见,影响了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而针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我们要创新一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通过思想组织创新,加强制度建设和党团活动建设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创新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使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优势互补,最终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做好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被列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三年建设期内,创新实践了"一个依托、三个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培养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成满足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实习实训基地,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船舶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3)
文章从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建设实际着手,分析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论证开展基于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论文研究了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基于专业特色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为构建全面而系统的基于高职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向玲 《学理论》2010,(26):240-24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办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师队伍却存在诸多问题。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开展调查和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老青 《学理论》2010,(5):155-156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以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目标。积极实践高职文科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与课程评估管理策略,认真细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及其评测要素、诠释评估指标观测点有效提高评估档案管理,是具体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相关精神的行动。  相似文献   

6.
孙利民 《学理论》2010,(22):183-184
民办本科院校总体上处于应用型和职业型的交集之中,应突破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完善和构建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但专业带头人、评估标准、高校教师聘用标准、教学评价标准等因素使教改面临困境。从分析制约因素的角度提出突破应用性人才培养改革困境的几点大胆设想,希望对民办本科院校教改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刘国志 《学理论》2013,(24):324-325
探索高职院校建设中办学目标的确定、办学模式的创新、内涵建设以及德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等问题实施的有效途径,同时对如何实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必须要承担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的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要担负起这一重任,高职院校必须找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走特色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兵  李建峰 《学理论》2011,(19):234-235
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类型定位以及对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现状分析,在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上提出了适应区域高职特色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党校的教育功能,打响基层党校的特色品牌,提升基层党校的教育质量,丰富基层党校的教学形式,笔者从党建工作网络化建设着手,创新党建工作手段,开辟了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张小帆 《学理论》2010,(17):299-300
在新评估方案条件下,我院特色专业建设以"立足纺织服装业,辐射关联产业,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向,着眼于高等职业教育和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培养具有牢固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强、创新和创业意识强的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27)
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斯堪尼亚(中国)合作学校"为例,分别从体制机制、实训基地、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和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来谈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这对高等职业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立足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从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职业发展三个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素质构建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达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刘春兵 《学理论》2013,(17):235-237
我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地方院校应顺应国家法律人才培养政策导向,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实现地方院校法学专业的特色发展。地方院校制定以实务性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建设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需要的优秀师资队伍,强化卓越法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构建适合地方院校发展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院校通过参与地方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加大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完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评估机制,保障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肖毅 《学理论》2015,(5):230-231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成为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评估发展历程有如下启示:构建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引导机制;凸显了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助力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5.
张绍兰 《学理论》2009,(25):193-194
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究结合教育模式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以及产业化,成为我国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热点,产学研结合可以有效地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途径,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7,(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民办院校在具体办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我国民办院校办学特色的路径如下:构建共性与个性统一、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明确办学定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非盈利"公益办学方向,构建学校卓越发展机制;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7.
吴宪洲 《各界》2009,18(10)
高职院校的科研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科研与普通本科高校的科研不同,只有坚持为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的科研宗旨,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科研特色,才能发挥高职院校科研对高职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杜敬勇  宋瑞佳 《学理论》2012,(30):193-194
说课是新一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考察内容。在对河北省评估说课活动要点理解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特色与评估目的,分析评估型说课特点,并将评估型说课内容进行调整,使其成为日常教研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9.
参与式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之一,具有深厚的人文理念与哲学方法论,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值得高职院校实践、探讨与推广。结合国内高职教育现状,从参与式教学法的现实背景、实施原则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展开哲学层面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社会共同聚焦的现代教育类型。为了更好地配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辅导员工作的管理与创新发展,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测评工作为例,浅析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分析研究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改革辅导员测评的方式和模式,积极提高辅导员带班水平,在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和综合技能的条件下,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