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却并非是一个海洋强国,我国面临的海洋形势并不容乐观。近代的一些丧权辱国条约造成的"海上败局"和一直以来缺乏统一明晰的国家海洋战略,致使我们海洋的权益维护以及海洋开发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困难[1]1。比如国家统一大业尚未实现、岛屿争端久拖不决、海洋划界问题陷入困境、海洋资源遭受掠夺性开发、海上军事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我国海上如此众多的挑战和威胁对我们的海洋战略和海洋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面临如此严峻的海上安全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要实现海洋强国,必须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岸警卫法律制度,这也是本文的初衷和根本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洋经济要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从制定完整清晰的国家海洋政策入手,加强海洋基础管理工作,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占有和保护,加强对海洋科学技术和工程开发研究的投入,加强海洋软科学的研究,大力培养海洋科技和管理人才,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  相似文献   

3.
海洋管理保护是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必要路径.对其使用和管理进行地方立法研究是海洋保护的基础性工作.目前辽宁省海洋管理缺乏统一、明确和操作性强的地方性立法,建议在<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的统领下,根据辽宁省的实际情况,细化海域使用管理法已确立制度的实施办法,建立完善包括辽宁省海域功能区划管理规定、用海申请审核制度、确定海域使用权制度、依法监督、检查海域使用制度、违法用海行为依法处罚办法等制度的海洋管理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等。开发方式正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海外各国的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大概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梁永国  曾昭春  韩青动  曹惟 《学理论》2010,(18):222-223
海洋教育体系建构是适应国内外海洋经济、科技发展与竞争,加强海洋管理和海洋国情教育的现实需要。根据河北省海洋意识觉醒,但普及任务仍然艰巨;海洋专业教育初步发展,但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提出了建构海洋教育四个支撑体系:龙头体系、主体体系、基础体系和虚拟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刘慧 《学理论》2012,(13):93-94
中国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是其重要内容,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部分,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海洋生态旅游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蓬勃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们要以保护海洋为前提适度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业,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法规等手段,构建科学的特色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海洋经济活动与海洋环境的稳定与否关系至为密切。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及海洋酸化等现象的频频发生,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海洋环境的恶化,制约了海洋经济发展,并直接影响其发展成效。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国海洋经济规模、布局范围和开发深度的迅速扩大,海洋自然环境对海洋开发的影响日益加深,海洋经济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更大程度地依赖海洋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7)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而适应、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积极建设海洋强国从本质上讲属于我国在新常态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无疑对政府海洋管理角色的定位提出了新的希望,角色定位是否合理、科学,关系到我国海洋发展战略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9.
海洋意识是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加强中学地理教育,普及海洋知识是增强国民海洋意识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飞 《学理论》2011,(18):44-45
海洋是我国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支撑。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在海洋战略环境方面形势严峻。维护海洋权益是推进国家安全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与崛起的时代使命。面对新世纪的海洋形势,我们应当更新思想,提高全民海洋意识,树立现代海洋观念,构建国家海洋战略,这是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刘中锋 《学理论》2013,(29):220-221
从历史的角度看海洋战略与国家兴衰民族复兴有重要关系,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做好海洋工作,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2.
段春旭 《学理论》2010,(2):117-118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海洋文学中,"海洋小说"是一种十分值得关注的文学形态。《镜花缘》是一部古代海洋小说。它的海洋观念既延续着我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又有所发展与升华。一方面,小说中以中华文明为正宗,以此对照、辐射海外文明,另一方面,表现了时人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的状况。此外,小说中也着重刻画了外贸商人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的海外贸易情况,以及海外华侨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国外海洋经济研究的进展,强调海洋经济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经济体系,海洋经济等同于全球经济,海洋产业在性质上属于全球产业,海洋经济统计口径渐趋一致,海洋非市场价值研究引起重视,海洋可再生能源和海洋生物技术等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说明经济危机对海洋市场的影响因产业特征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开发海洋经济必须从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扶植新兴海洋产业入手;要与沿海港口联动,协调服务内陆经济发展;必须走海洋循环经济模式的生态可扶持之路,追求海洋环保是世界沿海各国的自觉行动目标,也是我们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日本自进入21世纪以来,加强了国内的海洋立法,尤其是在海洋政策、海洋安全、海洋国土以及海洋资源方面的立法,以实施新的海洋战略。新的海洋立法为其在解决中日间有关钓鱼岛之争和东海划界产生有利影响的同时,对发展我国海洋战略空间、维护海上通道安全以及和平解决海洋争端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振勇 《求知》2015,(4):56-58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对经略海洋作出高瞻远瞩的谋划和部署。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海洋的认识已经达到新的历史高度,是新世纪、新形势下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科学指南。天津因河而立,因海而兴,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尤其需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17.
刘致捷 《学理论》2012,(2):35-36
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古往今来,人们对海洋充满了向往。然而进入工业文明后,人类对资源的需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过程中,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日趋严重,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海平面上升、海洋物种急剧减少、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等由于海洋生态遭受破坏所导致的危机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乃至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18.
张玉兰 《学理论》2012,(5):17-18
海洋已经成为展示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平台,虽然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远非海洋强国,我国的海洋工作面临许多挑战,阻碍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2004年美国提出新的海洋政策中的某些做法符合世界海洋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海洋工作借鉴意义如下:建立高层统一协调机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完善海洋法律体系等等。  相似文献   

19.
海洋是自然环境的调节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海洋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公里。随着海洋开发与利用的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愈来愈突出,保护海洋环境的形势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濒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洋大国,全国海岸线漫长,拥有14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海洋资源丰富,同时美国也是个海洋经济强国。当前,海洋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是农业的2.5倍,美国海外贸易总量的95%和价值的37%通过海洋交通运输完成,而外大陆架海洋油气生产还贡献了全美30%的原油和23%的天然气产量。美国经济中,80%的GDP受到了海岸地区的驱动,而GDP的40%以上也是受到了海岸线的驱动,只有8%是来自于陆地领域的驱动。海岸经济和海洋经济对于美国来说非常重要,分别占到就业率的75%和GDP的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