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优良校风学风重在建设,创建优良大学校风学风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予以保证.构建长效机制有利于优良大学校风学风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并落到实处,有利于体现广大师生员工在优良校风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特色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的进一步丰富.要以格局形成为抓手,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建立集中创建机制;以争先创优为抓手,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李树芳  张永缜 《学理论》2010,(6):136-137
大学教学是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课堂教学质量下降、师德滑坡,教风学风日下、师生关系疏远等方面,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建设。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加强师德教风建设,尽快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质的职业道德水平,不断加强学风建设。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6)
高等教育质量危机从内涵和外延上可以划分为人才培养质量危机和高等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危机两个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未能理顺;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教育质量并未能得到同步提升;多元化教育质量观的形成和落实以及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缺乏市场导向维度等。要解决高等教育质量危机,需要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实行多元化的高校办学模式以及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沈自友  高春娣 《学理论》2014,(11):219-2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大学生学风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为了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学风状况,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个维度提出了培育大学生发展性思维,拓展辅导员发展性工作视角,打造三育人发展性平台的优良学风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5.
张超 《学理论》2014,(6):260-261
高校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因此学风建设一直是各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要保持良好的学风环境不是学校某一部门或者某几个人的责任,高校的专任教师、辅导员、机关及后勤教师都在学风建设中发挥着特定作用,缺一不可,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同心协力,才能打造积极主动,持续奋进的学风环境,建设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4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审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做出了我国经济正在进入新常态的判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也都迈入了新常态。党的建设尤其是作为干部队伍建设重要方面的党性教育,也应该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措施迈入新常态。  相似文献   

7.
正主持人语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转型进入新的阶段,思想意识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等特质更为明显,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主动作为,以变应变,激发新的活力,更好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特邀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研究员、培训部副主任张朋智,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转型"主题,从"转型发展的背景是什么""转型期社会思想意识有哪些新变化""转型期如何强化思想引导""如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本刊"政工大讲堂"将分期予以刊发。本期推出第二讲——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社会转型进入新的阶段,思想意识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等特质更为明显,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主动作为,以变应变,激发新的活力,更好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课题。为此,本刊特邀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研究员、培训部副主任张朋智,围绕"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转型"主题,从"转型发展的背景是什么""转型期社会思想意识有哪些新变化""转型期如何强化思想引导""如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本刊"政工大讲堂"将分期予以刊发。本期推出第三讲——  相似文献   

9.
抓住了教育,就等于抓住了未来。学风建设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二十年来,学风问题始终是研究的热点。在概括目前大学生学风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大学生学风研究中6多6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陈磊  王璐  孙旭卓  赵乾 《学理论》2013,(29):251-252
以天津城建大学学风现状为调查内容,根据问卷调查分析学风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探寻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举措如下: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建立健全学风管理制度;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观;丰富校园学术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王有红 《理论导刊》2013,(9):42-45,112
延安精神与延安时期党的学风建设密切相关,这不仅仅是因为延安精神的形成与党的学风建设处于同一历史时期,还在于延安精神的内涵发展、培育、确立、弘扬与党的学风建设的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等具有同质性。延安时期党的学风建设是构成延安精神内涵的题中之意,延安精神则是党的学风建设的一面旗帜。在新时期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学风建设,以促进中共"三型"政党形成。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变革与转型的加快使社区的发展进入了新的轨道,社区的发展也进入了转型时期。各种问题的交织使得转型期社区承担着并不清晰的多重职能,当前的社区扮演着复杂的多重角色。这给社区的定位、目标与治理带来了相当的挑战,理清这些问题有助于解决社区长期存在与新近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何应对城市化、市场化、现代化给转型期社区带来的诸多挑战,需要社会各主体间协调合作,尽可能实现治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程曦 《学理论》2012,(23):59-6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经济转型,当今的社会道德发展也进入道德转型期,出现了各种道德发展乱象。导致乱象的因素有经济、文化、社会、个体与思想教育等诸多要素。我们要通过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强社会道德示范作用、加强校园德育建设和道德主体的修养,努力建构行之有效的道德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32)
高校学风建设是高校行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所大学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合理分析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策略是:思想上加强教育,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加强所负责专业或班级的学风制度建设;引入竞争机制,触发危机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与家长及任课老师的沟通及合作。  相似文献   

15.
李雪  龚连英 《学理论》2012,(12):157-158
地方书院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规范学风、倡引文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与地方书院文化存在内在的渊源关系,许多知名大学在内涵发展上沿承书院文化精神。现实表明,地方书院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巨大的现实价值,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增强校园文化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建设”。这是我们党进入新世纪,面对新形势,全面推进新的伟大工程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2001年中央组织部将“党的作风建设问题研究”作为重点调研课题,并划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5个子课题,下达给6省(市)委组织部和5个地级市委开展调研。按照分工,四川省乐山市主要承担了“改进和加强党的学风建设问题研究”。当前,对如…  相似文献   

17.
我国社会全面转型期的政策制导问题王春福,许明玉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的封闭型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开放型的工业社会全面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转型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新旧两种社会结构、运行机制和价值观念杂然并存,社会结构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刘东康 《各界》2007,(6):36-37,54
该文阐释了高校学风建设和学生工作在高校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并就如何以学风建设为主线开展学生工作,推进学生全面成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27)
培育优良学风是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作为具有与学风建设内涵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培养优良学风重要着力点。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载体和途径,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学习风气,规范和强化学生行为规范,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党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校学风建设是全党学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校学风建设,是提高党校教育质量,培育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力保证,有利于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