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辉  廖波兰 《学理论》2011,(3):249-250
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不断创新。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研究生教育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实施研究生创新学分,是高校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而作出的积极探索,这不仅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而且激励了研究生导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社会活动或实践方式,具有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辩证反思思维和柔性教化与管理等特点。满足人的政治社会化需要是"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以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和本质要求,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教育"方式实现的基本目标,教育主体的交往与互动是"教育"实践的根本前提。系统全面考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逻辑,有助于实现"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自学考试制度面临发展的瓶颈,通过对比分析自学考试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涵、构成和运行模式,指出自学考试制度与学分银行制度在理念和形式上的不谋而合,提出了以自学考试制度框架为建设基础,从战略规划层面的学分银行模式选择、制度政策层面的运行保障和技术操作层面的标准建设三个方面开展自学考试转型学分银行制度的路径设计探索。  相似文献   

4.
任永健 《学理论》2013,(17):393-394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紧密围绕着"培养什么样人"与"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从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转变教师角色等三个方面,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探索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徐特立提倡教育要肩负起兴国强国的时代使命,教育要普及大众,主张"学会学习"及终身教育,产、学、研"三位一体"及"人师"与"经师"并重等重要观点,凸显出徐特立先生鲜明的爱国意识、平民意识、现代意识、改革意识与育人意识.深入领会这"五大意识"的深刻内涵,对我们今天全面认识和贯彻"科教兴国"思想,对中国当代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增强教育的育人功能都具有重要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信息开放、民主活跃、素质教育取得一定进展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灌输论"的同时,还需要根据教育环境的客观变化,借鉴"接受美学"教育理念来创新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灌输论"的主要逻辑体现为这样几点: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方式的单向度化;教育过程中的非生活化。接受美学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般性立场在于以"需求侧"为逻辑前提的教育观念、以交互主体性为主要呈现形式的教育方式、以生活化为场域资源的教育情境。作为一种策略建议,接受美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灌输论"的启示可以从教学内容上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均衡化、教学方式上参与化与互动化、教学资源上情景化与生活化、教学载体上新媒体化与虚拟化等方面开展尝试。  相似文献   

7.
"党内教育"作为一个专有概念,孕育于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在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历程中逐渐发展成熟。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梳理探讨中国共产党"党内教育"的"源"与"流",从建党以来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党内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深刻把握"党内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规定及基本经验,无疑有利于"党内教育"在当下发挥其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徐宏霞 《学理论》2012,(8):199-2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近年来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鉴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除了坚持显性教育途径之外,还要拓展新的教育途径,即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理论灌输"和"实践学习"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首先通过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对"读报教育"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描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与高校思想教育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读报教育"对我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手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4,(35)
诗意化教育是指关怀生命、自由以及教人如何"成人"的教育,而今的教育渐渐迷失了方向、与生命相违背,成为"非诗意"的存在。从诗意化教育的内涵出发,分析导致诗意化教育失落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诗意化教育的重建措施如下:树立生命化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协调教育的知识性与人文性。  相似文献   

11.
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契合点为我们提供了整合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礼仪教育有"入目"的魅力,道德教育有"入心"的优势。在礼仪教育中彰显道德教育"入心"的魅力,在道德教育中发挥礼仪教育"入目"的优势,是整合高校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于安龙 《理论导刊》2016,(8):100-103
"慕课"的兴起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界不可阻挡的潮流,这自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但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提供了机遇。为实现转"危"为"机",我们要善于吸取"慕课"教学的优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积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慕课"精品课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慕课"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2)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重形式、轻效果,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互动等,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开展方向脱离现实需求,高校行政化趋向严重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在高校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只有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灌输式"与"实践式""传统式"与"现代式"以及"单向式"与"双向式"相结合才能推动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5,(25)
"中国梦"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一种理想信念,与每一个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有着紧密的内在契合度。把"中国梦"主题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应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本文以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当前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研究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瓶颈及原因,通过探索"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个路径,力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和"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娟 《学理论》2012,(29):172-173
对教育是什么的追问,基于解读"是"的现实意义和潜在意义,探讨教育应为和教育能为这两大基本问题",教育应为"从"是"的潜在意义层面而言,教育者从逻辑规定的层面上,更多地从人性论、价值论角度对其进行理论的逻辑推演得出的。教育能为是教育本质规定的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功效、作用和用途。"教育应为"与"教育能为"的辩证统一,体现在现实教育中即主体间的指导学习,主体间的指导学习是教育应为的,也是教育能为的。  相似文献   

16.
博弈论是研究复杂条件下人类行为的一种工具,廉政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行为之间也存在着博弈现象。廉政教育者应重视运用博弈理论的方法与策略,寻求积极主动的方式,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受教育者"对策"选择,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让教育者的"政策"与受教育者的"对策"在思想交流交融中趋同。运用博弈论分析廉政教育过程,为廉政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需求视阈下,教育腐败的生成机理包含了"满足-消极环境"、"不满足-消极环境"与"临界状态-消极环境"三种具体形成模式。其中,内因是导致行为主体教育腐败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导致行为主体教育腐败的动态原因,满足与临界状态可向不满足方向动态转化。因此,为有效控制教育腐败,基于根本原因与主要原因都是内因的教育腐败,要加强思想交流与沟通,完善各项制度,强化制度预防与监管;基于内因是根本原因、外因是主要原因的教育腐败,要采取提高实际所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措施,建立健全教育腐败动态监管系统和预警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与理论基础,"无为"、"不争"是"道"的根本特性。"无为"、"不争"的理念是道家思想体系的重要架构,彰显了道家文化的独特性,涵化着创造性思维和自由精神,"无为"、"不争"的理念不仅对政治伦理、治国方略、养生之道影响深远,而且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建构带来了有益的启示。"无为"、"不争"的理念孕育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与策略,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成霞 《学理论》2011,(17):255-256
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其核心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它对于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改革教学方法,曾起过积极作用,与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及我国提倡的新课程改革之间又有着密切关系,亦为今天的新课程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可行性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民族院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注重加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融通。要坚持以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协同推进与交叉渗透相结合为原则,推动二者渗透融通。通过强化教育载体的多维渗透,引导教育向广度深度发展。搭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平台,创设人文化、生活化和实体化的教育场景。健全协同与融通有效机制,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