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素梅 《学理论》2013,(30):249-250
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和衡量课堂成效的重要指标。《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如何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检验教学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在基础课堂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就教师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展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长春  雍燕 《学理论》2013,(14):321-322
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基础能力、人文素养及辅助其他学科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职语文课堂上,结合学生需求动机,优化课堂设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高职语文教育改革中重要组成部分。力求让高职语文课堂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薇 《学理论》2014,(32):237-238
当代理工类高等教育教学,往往偏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社团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高校应当有效引导理工科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这一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积极参与,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营造大学校园良好的人文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体系中培养小学教师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统一的新型小学教师.其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摆在该专业面前的新的课题.本文主要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尤其是教材的选编、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运用探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提高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策略及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小群  吴云霞 《学理论》2012,(27):217-218
高校思政课是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结合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主要从思政课入手,分析当前思政课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字载体,文言文是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思想精髓的方舟,对于促进学生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和接受环境的改变,高职院校的文言文学习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出现了诸多问题。切实可行的对策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文言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许菁频 《学理论》2011,(5):214-215
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语言类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运用交叉学科分析作品,扩展学生文学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扬,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力争通过各种渠道扭转当今高校大学语文"被漠视"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韦芳 《学理论》2013,(15):253-255
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特别是人文素质问题是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正确认识文学课对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只有重视艺术类专业的文学课并提高其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化素养,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而素质教育中的人文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各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缺失现象明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我们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定期开展人文讲座;注重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0.
高宇阳 《学理论》2012,(3):167-168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特点是重要的隐形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完善的性格、睿智的头脑、宽广的胸怀,对人生、情感和社会拥有透彻的领悟能力,要求教师具有人文情怀。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教书育人的能力,形成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感悟,深厚的知识积累,多年磨砺的教学经验和表达形式。教师的人格和素养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作用。让学生自觉地走进作品,同作品中的人物同悲喜、共呼吸,让作品人文的春风,吹开学生美好的心灵,让作品人文的细雨,浇开他们娇艳的心花,让作品人文的魅力,塑造他们良好的思想品质。让学生多层面地享受学习享受生命享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张晓颖 《学理论》2010,(25):265-266
文化教学对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至关重要,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与提高人文素质和文化底蕴刻不容缓,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对衡水市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既能提供科学研究的数据,也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文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注的重点侧重于教材中节选自各种题材或体裁的文本内容,较少涉及英美文学作品本身。而文学经典因其涵盖的丰富内容,在学生语言技能的构建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应当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结合应用学习者自我决定论和合作学习策略,阐释了教师可以在《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取得重构文学经典的助学地位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即兴演奏能力是钢琴表演专业学生需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为此,教师需在教学实践中侧重培养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收获。本文通过分析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即兴演奏能力的培养,以期提高高校钢琴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教育管理者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关怀是当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者来说,人文关怀是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等人文素养的必备师德。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贴近学生、规范学生,是高校教育管理者的人文关怀的具体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前青年教师已成为各高职高专教学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很多青年教师刚从学校毕业,或从其他行业转为教师,这使很多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素养和能力未达到教学要求。为了进一步明确青年教师的职责和责任,使其具备良好的素养、职业道德,掌握教育教学法规、教师礼仪,明白学生的心理活动,增加教师自身的自信心、科研能力等教学素养和能力。因此从这几角度探析高职高专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的培养与形成。  相似文献   

16.
柳谦 《学理论》2010,(25):217-218
学习英语的过程也就是掌握其文化背景的过程,因此文化差异客观上要求现代英语教学要从传统单一的语言技能教育为主向文化教学思路转变。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提升英语学习者的人文素养进行有机结合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4)
近年来国内各界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十分关注,而高校作为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环节,具有重大教育使命与责任。21世纪的教学任务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还要求教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文化课在外语教学中所受重视不够,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效率较低,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文章结合西班牙语国家文化课的教学内容及特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借鉴西班牙教学模式,提出外语文化课具体教学建议如下:安排分组讨论、进行课堂展示、经常性强调和复习。旨在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在课下积极查阅资料,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阐述目前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必要性,力求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名著欣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刘嫔妮 《学理论》2012,(21):253-255
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造就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政府和高职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以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各环节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当今国内外高职学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趋势。本文从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方面阐述了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如何针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职能。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4,(27)
为开展军校世界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员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笔者以中国知网为依据,从高校世界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高校世界史教学培养大学生能力素质研究、大学生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培养研究三个层面,了解研究现状。在现有资料中,几乎未见高校非历史专业世界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鲜见专门研究世界史教学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的成果;未见世界史教学培养大学生战略思维的研究成果;未见基于学员国际视野与战略思维培养的军校世界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