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26)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高校德育教师的认真配合与积极参与,高校德育教师可以通过树立先进的网络道德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创新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方法,借鉴传统道德等途径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高虹  吴寒斌 《学理论》2012,(30):183-184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而且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尤其是大学生素质的时代要求,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高校德育的应有之义。教育大学生以倡导生态文明为荣,破坏生态为耻,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对丰富高校德育内容,提升高校德育实效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红梅  朱磊 《学理论》2009,(26):243-244
体谅德育模式是西方很有影响的一种道德教育理论,体谅模式因其以道德情感为主线,以"教学生如何关心"为思想、内容,从而在教育理论界独树一帜。本文介绍了体谅德育模式的内容,分析了体谅德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总结了该理论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王飞 《学理论》2011,(35):50-51
在传统思想中儒家思想是主流,儒家思想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当下的德育现状面临挑战,德育的内容和方法都需要"创新",但是"创新"也需要基础,不是无源之水,而孔子德育思想的智慧便是诸多"源泉"之一。《论语》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道德教育者应当坚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贴近生活"、"以仁为乐""、与仁者为伍"、"推己及人"和"自省"等原则;这些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原则,依然可以指导今天的德育建设。  相似文献   

5.
王蔼然  曹顺仙  杨桃红 《学理论》2014,(32):291-292
道德教育的实施,应贯穿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其他各级教育,应该根据学生自身年龄和心理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过程规律,侧重于不同阶段的内容和重点。剖析当前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对德育的有效衔接提出了几点建议:全面认识德育的功能,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明确大中小学德育的各自任务,培养德育衔接意识;系统规划德育目标,制定统一的德育标准。  相似文献   

6.
金世红 《学理论》2012,(6):142-145
"教育即生活"作为杜威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之一,是其对教育与生活二者间密切关系的一种把握。杜威的教育思想和德育思想是融为一体的,就实质而言,其教育思想是"道德教育"的思想,"教育即生活"即"德育即生活"。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德育意蕴为反思中国中学德育的实效性,进一步推进德育目标的现实化、促使德育内容的生活化,从而为进一步凸显德育方式的人性化、实现德育途径的开放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友锋 《学理论》2009,(31):92-93
高校德育缺乏实效性,有外在环境原因,也有高校德育本身的原因,提高德育实效性应改进道德教育方式,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促进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8.
韩国高校没有全国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依托伦理、道德、政治等课程来实现。通过对韩国排名第一的国立首尔大学在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方面的分析,揭示韩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特征,以期带给我国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点启示。韩国高校非常重视儒家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培育,重视宗教、哲学、历史、语言等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9)
生态道德教育是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观和新的德育规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高校德育中,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抓,对高校学生进行更为直接、积极和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也完全有可能在挽救生态危机、维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做出自己的贡献。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亟须解决。因此主要通过对海南省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努力找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芳 《学理论》2012,(5):189-190
目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理性分析来看主要有:空泛化的德育内容,影响了德育的育人功能;刻板化的德育方式,影响了德育的内化效果;非专业化的德育主体,影响了德育的感染效率;单一化的德育环境,影响了德育的实现程度。提高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对策有: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采取理论灌输与促进学生践行相结合的思想道德教育形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高校只有在关注新动态,研究新问题的情况下,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改革,对于学生的德育表现,严格实行学分制,奖优惩劣,以此来焕发高校德育的内在生命力,这才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的道德教育是当代东西方道德教育的典型代表,虽然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两国的德育教育却各有千秋。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从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对中美高校德育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借鉴,在借鉴中发展,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孙彩云 《学理论》2012,(17):293-294
我国学校德育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就德育的地位、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由于儒家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是我们进行现代化道德教育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挖掘儒家德育思想对当代学校德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郁  许东 《学理论》2015,(3):242-243
德育要"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德育理论界的共识和实践的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德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刻剖析生活德育论对当前医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建立以情感为动力,以生活为载体,以培养理想人格为价值目标,形成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和谐统一的生活化医学道德培养新模式,增强医学院校对医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巧妙地利用渗透德育的方式,整合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并通过道德教育实践等方式强化其效果。吸收借鉴这些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班华 《民主》2007,(4):22-24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应当关注的事业,更是学校教育事业最重要的方面。在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多种形式中,教学是其基本形式。一、教学过程也是德育过程学校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都有可能成为道德教育形式。美国教育家诺丁斯说:“道德教育不仅是指任何一种旨在培养一种有道德的人的特殊教育形式,它  相似文献   

16.
改变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状况,是我国高校德育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培养,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改进道德教育方式,提高德育对象的主体性;更新道德教育的内容,促进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雷田田 《学理论》2013,(17):397-398
中学生德育是德育的重要构成体系,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过去在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更多地强调思想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教育,却忽视了道德教育,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德育,发现我们的德育过于追求理想化,而疏离了学生的实际,也造成了中学生的道德危机。因此,应从三方面加强和改进:树立正确的德育观,明确德育目标;丰富德育内容,跟上时代潮流;运用延展性德育评价原则,全方位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德育思想的内核是对中国社会道德体系和伦理规范的积极思考,也是对当代国家和人民现状的积极理解,更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想的丰富和坚持。其理论基础主要来自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思想与国外近现代德育成果。其主要内容是:以德兴国是国家治理的根本道德原则;立德树人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标准;德育为先是人全面发展教育的根本理念。研究习近平德育思想内核,有利于国民道德品质的完善、文化建设根基的夯实、良好社会风气的营造。  相似文献   

19.
朱晓晖  邸俊燕 《学理论》2013,(24):232-233
现行的高校德育缺少注重内心体验的审美心灵涤荡,高校德育演变成一种外在的强制灌输教育,其教育实效不尽如人意。审美教育作为关注人的意义世界、价值世界的情感教育不仅与德育具有内在价值上的统一性,教育目标上的一致性,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将审美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弥补高校德育的缺憾,为高校德育探寻新的视角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利益是道德得以发生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道德行为得以养成的基点,然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道德和利益的关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与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人性化趋势发展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应当实现道德和利益的整合,这是德育人性化的一个具体的体现。在德育实施中,应当注重更改原有的道德教育理念,在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合理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